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1草坪的种类和修剪的原则冷季型草坪草最适生长温度是15~24℃,适宜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种植。常见品种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细羊茅等。其中高羊茅、细羊茅为宽叶型,其余都是细叶型。多采用种子混播进行繁殖。暖季型草最适生长温度在26~32℃(或30℃左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低温与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在夏季生长最为旺盛。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该类型草仅少数种能获得种子,主要用营养繁殖。多数单播,很少混播。  相似文献   

2.
陈秀炳  周洁  张波  谭伟  李小林 《园艺学报》2017,44(11):2239-2240
‘川圆芝1号’是从福建省尤溪引入四川的菌株G9109经系统选育而成赤芝品种。子实体肾形至近圆形,菌盖平展,赤褐色至土黄色。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26℃,最适出芝温度26~28℃;段木栽培生物学效率约18%,代料栽培28%。  相似文献   

3.
模拟温度条件下,随着空气温度的提高,蕨菜的净光合速率也随之升高;但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最适生长温度有所不同。刚出土1~5 d时,最适生长温度为21℃;随着蕨菜的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也有所增加,在蕨菜长出第6 d至初叶展开前,最适生长温度为23℃。这与蕨菜适宜生长在阴湿林下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4.
《浙江食用菌》2010,(4):33-33
猴头菇是我国著名的食药兼用菌,为偏低温型菌类,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2~26℃,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为16~20℃。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猴头菇产量高、效益好,是农村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江西省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桑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学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证实分离的菌株为锦带花桑黄。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该菌株的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确定该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生长温度为27.5℃,最佳碳氮比为5∶1。经正交试验对固体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菌株最适培养基为红糖20 g·L-1、酵母浸膏2 g·L-1、KH2PO4 0.5 g·L-1、琼脂20 g·L-1,菌丝生长速度为5.38 mm·d-1。  相似文献   

6.
观赏海棠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2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末花期(S3)3个阶段的花期物候观测,系统地研究了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旨在为海棠专类园建设及海棠花期物候性状特异种质挖掘与定向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始花期的候区分布,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最早(VE)、早(E)、中(M)、晚(L)和极晚(EL)5大花期时序品种群;最早与最晚开花品种的始花期间隔22 d。根据S1 ~ S3花期持续时间长短,以3 d为级差,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超短(VS)、短(S)、中等(M)、长(L)和超长(VL)5大花期长短类群;82个品种平均花期长度为(11.4 ± 2.8)d。基于花期物候频率统计,构建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的品种频度指数动态分布函数(CFI),其动态函数的直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k1 = 6.312 < k2 = 6.821 < k3 = 9.1557),反应了3个花期阶段物候节奏由慢而快的变化趋势。还构建了观赏多度指数函数(CDI),为品种群花期整体观赏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基于CDI,将品种群的群体观赏期划分为6个阶段,即启动期(P0)、指数快速上升期(P1)、指数高位稳定期(P2)、指数快速下降期(P3)、窗口期(P4)和指数低位持续期(P5);P1 ~ P3期间CDI值 ≥ 13.6%,时间长达21 d;P2时段的CDI值高达75.3% ~ 80.3%,时间达3 d。基于82个观赏海棠品种S1 ~ S3的花期长度(L)和开花期间每日最高气温均值(T)的二维源数据,以T = 23 ℃和T = 27 ℃为分界点,拟合了L与T之间的分段耦合函数,不同温度区间耦合度(R2)差异显著:52个品种分布于A区(T = 19.2 ~ 22.9 ℃),21个品种分布于B区(T = 23.0 ~ 26.9 ℃),9个品种分布于C区(T = 27.0 ~ 32.0 ℃);这反应了花期长短的相对性,当T ≤ 23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遗传因素,T ≥ 27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日最高气温,T = 23.0 ~ 26.9 ℃时,花期长短由遗传因素和日最高气温共同主导。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茎斑病广泛发生在火龙果种植区。通过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鉴定火龙果茎斑病的病原菌。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茎斑病的病原菌为Epicoccum latusicollum。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pH值为6~7。  相似文献   

8.
姜林  张翠玲  邵永春  于福顺 《园艺学报》2012,39(6):1201-1202
 ‘青矮3号’是1978年从苹果矮化砧木M9的自然实生苗中选育而成的半矮化砧木新品种。其树冠中等,长势中庸;作中间砧嫁接红富士树,3年生树全部结果,7 ~ 14年生树平均产量42 270 kg · hm-2(M26嫁接树为34 785 kg · hm-2),丰产性强;嫁接树的果实着色好,品质优,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0.87、7.8 kg · cm-2、14.3%,与M26嫁接树相当。嫁接红富士的盛果期树,树高3.83 m,冠径3.57 m,为M26嫁接树的130%,属半矮化砧木;干性强,可不设立柱栽培;适宜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苹果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9.
 ‘泰山赤灵芝1号(TL-1)’是由泰山野生种驯化选育而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5 ~ 28 ℃,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5 ~ 30 ℃;代料栽培发菌需要45 d左右,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采收需要55 d左右。子实体菌盖半圆形或近肾形,红褐色至土褐色,具有光泽,干品转化率达14%以上。具有产量高,出芝整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无公害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杏鲍菇营养丰富,菌盖及菌柄组织致密结实,菌柄雪白粗长,质地脆滑爽口,口感极佳,并有杏仁香味,且孢子少,保鲜期长,有"平菇王"、"干贝菇"等美称,深受消费者喜爱[1]。但由于杏鲍菇菌丝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1℃~26℃,子实体生长温度为8℃~20℃,最适生长温度为12℃~16℃,低于8℃子实体难以分化,高于20℃子实体  相似文献   

11.
苹果矮化砧木新品种‘冀砧2号’由‘SH40’实生后代中选出,嫁接亲和性好。红富士系苹果品种‘天红2号’嫁接到‘冀砧2号’中间砧上,定植翌年始花,3年生开花结果株率达90%,4年生树产量可达15 000 kg ? hm-2,成龄树株高是SH40的85%左右,枝展是SH40的75% ~ 85%,中短枝占总枝量的75%以上,产量可保持在45 000 ~ 52 500 kg ? hm-2,果实整齐度好,平均单果质量256.0 g,硬度8.7 kg ? 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 ~ 16.5%,着色90%以上。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或气候类似的区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嘉兰’是由雄性不育系‘CMS122-4’和优良自交系‘H201-3’杂交育成的中早熟耐裂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具有耐裂球、叶球肉质脆嫩、味甘甜的特点,叶球圆球形,单球质量约1.69 kg,定植到收获约75.5 d,产量约75 000 ~ 90 000 kg ? hm-2,高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相似文献   

13.
以甘蓝叶色黄化突变体‘YL-1’及其叶色正常近等基因系‘WT708’为试材,对比发现:‘YL-1’从子叶期开始表现出叶色黄化现象,并一直持续整个生活周期,叶片小,植株矮小,可以结球,但生长势和叶球显著小于‘WT708’,单球质量只有‘WT708’的39.0%;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绿体数较少,叶绿体内部基粒数少,基粒片层垛叠数少,基粒排列不整齐;‘YL-1’的FoFmFv /FmFo′、Fv′/Fm′、ФPSⅡQPQNETR均显著低于‘WT708’,说明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导致了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和光化学转化效率的降低。随着温度的降低,‘YL-1’与‘WT708’之间的光合色素含量差异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4.
比较硬果型番茄TS330 和软果型番茄A57 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TS330 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A57,其中绿熟期果实硬度差异最大。绿熟期TS330 果皮细胞壁厚度、细胞致密度(单位厚度的细胞层数)和果胶含量显著高于A57。TS330、F1(TS330×A57)、A57 绿熟期果实硬度依次为26.86、21.09、19.11 kg ·cm-2。番茄果实硬度与果皮细胞致密度(相关系数0.96)、果胶含量(相关系数0.99)密切相关。TS330×A57 的F2 果实硬度 趋向正态分布,表明果实硬度受多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丹参新品种‘丹杂1号’和‘丹杂2号’是以‘冀丹2号’为母本,分别以‘D0501’和‘冀丹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两品种产量高,药用成分含量高,抗根腐病能力较强。‘丹杂1号’产量为5 629.5 kg · hm-2,比河北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4.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5%,丹酚酸B含量为8.10%;‘丹杂2号’产量为5 578.5 kg · hm-2,比安国栽培丹参增加13.7%,丹参酮ⅡA含量为0.29%,丹酚酸B含量为11.7%。  相似文献   

16.
苏俊  陈霞  李林  范建成  李自生  舒群 《园艺学报》2016,43(Z2):2687-2688
‘彩云红’是由‘幸水’ב火把梨’F1杂交优系P125自交选育的红色砂梨新品种。树姿开张,花芽易形成,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早果丰产性强,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果皮绿色,阳面有红晕,成熟后红色着色面积60%以上,果锈极少或无。单果质量180 ~ 280 g。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极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 ~ 16.5%,常温下果实可贮藏40 d,耐储运。  相似文献   

17.
‘鄂子莲1号’(又名‘满天星’)是以‘建选17号’为母本,‘太空莲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子莲新品种。花单瓣,粉红色,莲蓬扁平,着粒较密,平均心皮数32 ~ 35个,结实率77.1%。鲜果实绿色,单粒鲜质量4.2 g。壳莲百粒干质量183 g。花期6月上旬—9月中下旬,有效蓬数约67 500个 ? hm-2,产鲜莲蓬7 800 kg ? hm-2左右,或壳莲3 150 kg ? hm-2左右。具有鲜食加工兼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韩飞  李大卫  刘小莉  张鹏  钟彩虹 《园艺学报》2016,43(Z2):2697-2698
‘磨山雄1号’猕猴桃是从中华猕猴桃种子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早花雄性新品种。树势中等,萌芽率70% ~ 85%,花枝率100%,成花容易。在武汉地区4月中旬开花,花期13 ~ 17 d,花为聚伞花序,白色,花冠直径34 mm,花瓣6 ~ 7片,花丝数约50枚,花药纵横径1.70 mm × 0.85 mm,花量和花粉量大,花粉萌发率62.4% ~ 79.0%,能与大部分早中花雌性品种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19.
 ‘磨山雄3号’是从野生美味猕猴桃资源中选育而成的晚花雄性新品种。树势强旺,萌芽率57%,成花容易,花枝率95%。花白色,花量大,花冠直径41 mm,花瓣8 ~ 10片,花丝168枚,花药纵径、横径分别为1.9和1.0 mm,花粉萌发率为73% ~ 82%。在武汉地区4月底至5月初开花,花期12 ~ 13 d,能与目前主栽品种‘金魁’、‘海沃德’、‘米良1号’等20余个晚花雌性品种的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20.
 ‘龙富’苹果是从‘长富2’选出的短枝型芽变新品种,节间长度介于‘长富2’和短枝型‘烟 富6’之间,树冠比较紧凑,不会因旺长而造成果园郁闭;果实近圆形或长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22.34 g, 果实整齐度高,着色速度快,脱袋7 ~ 9 d 着全红色,优质果率90%以上;果肉白色,肉质细嫩,香味浓 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6.1%,品质优。盛果期产量为108.8 t · hm-2,抗性与‘长富2’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