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管理是自然保护区的生命。建立自然保护区并非只需圈一块地,宣布自然保护区成立就大功告成。如果不给予必要的资金投人,不设立管理机构,不实施监测和保护管理,那么自然保护区就徒有虚名,不但不能发挥自然保护区应有的作用,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甚至可能比建区前遭到的破坏还要大。  相似文献   

2.
河北六里坪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自然保护区陆续进行了调整,调整工作复杂,问题较多,该文通过实地参与六里坪猕猴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从自然保护区调整的时间、理由、面积、土地权属、功能区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自然保护区调整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涛 《绿色科技》2020,(6):61-63
指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的标准之一,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为此,针对昙华山州级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昙华山州级自然保护区获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西南,距市区30km,总面积8万hm2。1985年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丹顶鹤、白鹤等珍稀水涉禽和斑海豹等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保护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长白植物区系的原生型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规划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文论述了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发展目标、功能区划原则,并对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总体规划与效益评估。规划实施后,将有效地保护该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抢救濒危物种,成为一处有价值的生物遗传基因库。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1995年5月2日,林业部再次发文,确认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将保护区概况、保护管理现状及发展构想,作一简要论述。1 保护区概况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中段,云南省临沧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班洪、班老乡境内,界于东经98°54'~ 99°05',北纬23°12'~ 23°19',保护区总面积为7082.5hm2。保护区最高海拔1747m,最低海拔520m,海拔相差1227m…  相似文献   

7.
周朝梅 《绿色科技》2020,(6):66-67,70
指出了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景观优美,闻名省内外,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针对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分析了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科普宣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有效的科普宣教模式的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江西武夷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认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基本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有了较好的办公等条件;人员数量比较充实;保护区的日常维护较好,没有发生大的破坏保护区的事故发生;与社区关系较好,共建共管有许多很好的典型与成功的事例;有了基本的调查资料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保护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措施还不能适应国家级保护区发展的要求;硬件与软件发展不平衡,硬件较好,但软件不适应;与基础建设、基础设施相比,科普能力、监测能力设施相差较多;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经费还有许多困难等。建议要在增强保护区科普与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上努力,目前可以从编绘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图或者植被类型图、建立固定的观测样地、绘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并进行定期监测、建立保护区的科普体系、充实保护区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等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贫困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大的社区特征,也是制约保护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实现社区发展的途径和保障措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只有实现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工作的必要性、实施成效及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于2011年7月、8月间,由国家环保局等七部委组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估组对四川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和考察。这些国家级保护区分布在不同的生态与环境条件下,代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有着不同的基础与背景,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但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就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自然资源安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解决保护区科技人才、实验区保护与利用、主要保护对象动态监测和保护区的科研等问题,探讨了四川保护区所进行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特点、发展现状、存在压力、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为保护区发展带来的机遇,提出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的实际,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事业应注意的六个法律问题;一是必须贯彻“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的方针,以保护区内环境和资源为前提;二是必须依法经过批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三是必须依法限定在实验区内;四是必须依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五是必须依法加强游人及旅游秩序的管理;六是依法实行经济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及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基础。近年来已受到国际社会的空前关注与重视。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自然保护事业发展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  相似文献   

15.
以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森林公园的利润区模型,对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利润区、外部利润区以及利润区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指出该保护区如何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效而科学地运营,实现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自然保护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正在全球蓬勃兴起,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则是生态旅游的首选之地。为了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本文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见解。1关于生态旅游1.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一词源于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我国尚属新领域,没有统一的定义。它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视游客和管理者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保护自然的职责和义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感情交流;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受到环保宣传教育,学到科学知识。可见,生态旅游的内涵是区域自然性、内容专业性、品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岭峰自然保护区内常见的昆虫种类有225种,隶属35科、5个目,所有研究标本均保存在岭峰自然保护区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河南省陆生脊椎动物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以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数据为依据,对陆生脊椎动物各纲内目、科、属、种等分类单元或空缺分类单元进行累计统计,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相对应的空缺分类单元状况和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任务,并对生态旅游进行分析,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辽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