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以陕南三市(商洛、安康、汉中)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市固定资产投资、地区总面积、旅游资源吸引力和生态环境吸引力等5项指标作为评价的输入量(投入)指标,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等二项指标作为输出量(产出)指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出陕南三市的生态旅游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2.
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成环境进行了分析,进而着重从类型、数量、规模、等级、分布和区位条件等方面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揭示了陕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南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实地调研,利用SWOT分析法,研究了陕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整体规划、基础设施、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人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陕南乡村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学客观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有助于促进陕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对于当地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资源条件、开发条件、生态条件3个方面,构建陕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法对陕南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陕南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67分,评价等级为3级,总体水平一般.制约陕南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子是开发条件,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科学合理规划、深入挖掘潜在价值、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动陕南生态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应建立在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及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旅游的永续发展。在对生态旅游者的分析基础之上,分析了陕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提出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陕南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地位明显,具有开发多功能、多层次旅游产品的潜力,可成为未来陕南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针对目前严重的水灾、无序开发、基础设施差、资源不清以及布局欠合理等问题,提出了重视资源的普查和分类与分级,积极建设旅游发展平台,全面规划,树立构筑“生态旅游大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等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深化、开发资金缺乏、生态旅游系统和谐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旅游应创建"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系统、构建峡谷国家公园开发模式、开发深层次生态旅游产品、实现投资多元化,提高景区服务科技含量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文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60-14962
研究生态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综合效应,对于不断修正和完善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陕南地区10个生态旅游景区附近居民进行调查和问卷处理,从不同层次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目的地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进行了量化与评价。特别是根据经济、社会和环境3种效益的量化值和权重值,对陕南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价。发现其综合效应“较好”,但没有将3种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对生态旅游的特征和要求体现不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推进陕南蓝莓产业的合理科学发展进行了陕南蓝莓生态适生区划研究.【方法】以地形数据、气候数据和土壤数据的10个指标为基础,综合应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判断矩阵法、GIS空间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陕南蓝莓生长的潜在适生区.【结果】陕南具有大面积适宜蓝莓生长的地形和土壤条件,其潜在适生区分别占总面积的90.16%和84.42%;而气候对其潜在分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其潜在适生区占总面积的63.18%.综合评价陕南潜在适宜蓝莓栽培的面积达到4.68×104km2,占陕南总面积的67.36%,主要集中在浅山丘陵区.从行政区划来看,潜在适生区域主要分布在汉中市宁强县和西乡县,安康市镇安县和汉滨区以及商洛市的山阳县等.【结论】陕南生态环境适合蓝莓的广泛种植,产业管理部门需加强产业的引导和培育工作,促进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从山地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入手,在总体把握和分析贵州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贵州省山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提出科学建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高建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31-132,141
陕南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山地面积大,耕地少,农业人口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本文在对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有效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陕南发展,提出了解决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陕南白术高产栽培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陕南丘陵山地白术栽培管理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主要影响增产增效方面的生产管理环节,总结出了减少病害损失、增加产量效益的陕南白术高产栽培实用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陕西作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将会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优势品牌,推动区域经济稳定提高。陕南茶作为陕西茶主要组成部分,必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优势、政策倾向提高自身的品牌效益。本文结合陕南茶发展现状,紧扣"一带一路"战略中陕南茶的发展定位和茶文化的传播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推动陕南茶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陕南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步伐较为缓慢,存在着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效应的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现象,严重违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对此,以"两山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指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陕南28个县域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出陕南各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提出建设现代循环产业园区、生态工业产业链、特色生态农业、标志性生态旅游产业4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商洛市是一个秦巴山地的国家级贫困地级市,其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在近年来才得到大力发展,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该文结合商洛市生态旅游发展实际指出商洛市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旅游线路策划、吸引投资、加强宣传、人才培训、加强居民参与度等方面提出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陕南2017年县域数据,通过各产业占GDP比重划分了乡村发展类型,创建了乡村性评价体系,测算了28个县域乡村性指数,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及ArcGIS技术,分析了乡村发展类型的乡村性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陕南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分为均衡发展型、商旅服务型、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以均衡发展型县域为主,占46.4%。(2)陕南县域尺度乡村性具有明显差别,总体发展程度为安康商洛汉中;虽然安康市发展水平高于商洛,但从发展的均衡性、综合性来看,商洛市发展优于安康市。(3)乡村性强弱与乡村发展水平并不是完全相关,以南部大巴山区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陕南茶区地处秦岭南坡,大巴山北麓,具有适宜种茶的土地、气象和品种资源优势,是我国长江以北的重要产茶区之一.数年来,陕南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目前,陕南茶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有许多制约陕南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存在.本文从陕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路,对促进陕南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南白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峰  熊晓丽  肖自芬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34-134,138
分析了陕南白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为陕南白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陕南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陕南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如何改变现状,推进陕南小麦产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调查陕南小麦品种更替、演变、种植技术的进程及生产现状,分析作为小麦次适生区,存在的品种多乱、病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问题。提出了选育适宜陕南地域的专用小麦品种,配套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促进陕南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章维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54-1655,1657
联系池州生态旅游发展实际,在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市场分析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构建池州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