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85年11月4—11月在尼日利亚召开第一次非洲湿地稻生产国际会议。到会代表116名,来自亚、非、欧、美各洲的18个国家和机构。这次会议是由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联合尼日利亚国立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塞拉里昂农业与自然能源部共同组织召  相似文献   

2.
自1960年以来,全世界相继建立了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并得到了国际农业研究咨询小组(CGIAR)的协作和资助。这13个中心是: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学院(IITA)、利比里亚的西非稻米发展协会(WARDA)、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肯尼亚的国际动物疾病研究实验室(ILRAD)、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FAO的国际植物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3.
早熟、矮生、优质、高产豇豆新品种--I129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129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从尼日利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引入,经鉴定筛选出的优良矮生普通豇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位于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在上周末公布了一项以促进非洲农业研究为目的的战略计划,该计划将在尼日利亚建立一个全球性农业研究园。  相似文献   

5.
吴铭 《北京农业》2010,(1):45-45
<正>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ARS)研究人员与尼日利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合作,发布了6个新的抗黄曲霉素污染的玉米品种。黄曲霉素是最强烈的致癌物,由落花生、木薯、山药和玉米中的曲霉菌,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近年来,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专家们及尼日利亚国家间协调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田间试验,培育出6个仅含微量氰化物的木薯新品种。它们是TMS 50395、TMS 30572、TMS4(2)1425、TM891934和TMS63397。这6个新品种在尼日利亚的产量每公顷可  相似文献   

7.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是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之一,设在尼日利亚的南部城市伊巴丹的郊区,建于1967年。现有人员1000人,其中科学家、助理、行政人员400人。科学家来自世界45个国家。主要任务是:从事湿热地区农作制度研究;湿热地区豆类(主要是豇豆和大豆)改良研究;湿热地区薯类、玉米、水稻改良研究等。该所在尼日利亚、贝宁、坦桑尼亚、扎伊尔等9个非州国家设有试验站,进行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50和60年代,在美国福特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先后在菲律宾、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哥伦比亚四国,建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和国际热带农业中心。这些国际研究中心的建成对促进世界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60年代和70年代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育成小麦矮化品种和国际水稻研  相似文献   

9.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于1970年在非洲尼日利亚西南部伊巴丹地方建立,靠近伊巴丹大学,有土地1,000公顷。它的研究目标是改进热带低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热带低湿地区一些国家的粮食生产水平较低,过去长时期采用撩荒制,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多改为连续种植,加剧了土壤流失,影响了粮食产量。热带农业研究所建立后,吸取在热带低湿地区不同土壤及气候条件下工作者的有益经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木薯科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外木薯科技发展现状 近30年来,世界木薯基础研究、育种、生产和加工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际上设有两个以木薯为重点的研究单位,分别是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和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此外,木薯主产国如泰国、巴西、印尼等国也相应建立了木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的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一个安全有效的生物控制黄曲霉毒素方法。此种新方法是用相关的但无害的菌株控制那些产生黄曲霉毒素真菌菌株。这个方法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服务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和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经过几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2.
IITA的大蕉与香蕉研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罗闰良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设在尼日利亚伊巴丹。其宗旨是:持续进行农业增产的研究和培训等活动,与国家和国际机构合作,改善非洲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低收入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大蕉和香蕉是该所研究的重要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87年7月24日是国际热作研究所(IITA)在尼日利亚伊巴丹建立20周年纪念日。庆祝活动共举行了3天(7月23日—25日)。最精彩的节目是一场英式足球比赛和为在该所工作1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授奖。他们每人得到了一枚奖章和一个在该所服务的证书。 20年来,国际热作研究所在农业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动态     
利用灌木控制杂草生长 在热带地区,除草是个大问题,往往占耕种总劳力的30%,而除莠剂又很贵,因此需寻求新的途径。 尼日利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将一种非豆科灌木——Acioa barterri的枝叶剪下来用作地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15.
11月2日,经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批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信息所)牵头,打造建设"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数字(智慧)热带农业专业科技创新院.  相似文献   

16.
11月2日,经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批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信息所)牵头,打造建设"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数字(智慧)热带农业专业科技创新院.  相似文献   

17.
四海集萃     
国际热带所试验用菌类治蝗虫(刘儒庭)设在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试验用菌类治蝗虫取得成功。这种菌类的学名叫metarhizium,对蝗虫的杀伤力很大。它的孢子附着到蝗虫身上之后会破坏这种昆虫的外皮,即它的外甲,然后侵入它的肌体,很快将其杀死。主持这项研究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昆虫学家朗格·瓦尔德说,由于蝗虫吃同类的尸体,因而可大大减少使用这种菌类的数量,从而降低杀虫成本。据报道,使用这种菌类灭蝗每公顷大约成本为2万里拉(约合9美元),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成本差不多,但这种菌类的有效期更长,而且它只作用于蝗…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主办、国际香(大)蕉协作网(INIBAP)亚太指导委员会(BAPNET)协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及广东省园艺学会香蕉科技协会承办的"全国香蕉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1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4):F0002-F0002
4月23~25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区域性热带农业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讨会暨中国热科院-CIAT-Bioversity合作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本次会议以“加强创新合作,推进亚太地区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为主题,回顾了 2018年中国热科院、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及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Bioversity)三方科技交流合作,及中国与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等亚太国家热带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成效。  相似文献   

20.
尼日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能够杀死蝗虫和蚱蜢的真菌,它可能会成为一种更廉价和更安全的农药杀虫剂替代品。 尼日利亚伊巴丹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说,尽管这种真菌不能象化学杀虫剂那样迅速杀死害虫,但真菌的效力持续时间长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杀伤力。这一真菌被命名为"绿色肌肉",能在4~10天内杀死蝗虫和蚱蜢,但不伤害其他昆虫、植物和人畜。这种真菌品种土生于非洲。 由于蝗虫爆发给农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各国政府通常对之采用化学杀虫剂,但依赖化学杀虫剂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尼日利亚研究人员打算尽快对这种杀虫真菌进行广泛试验,他们认为其成本将只有化学杀虫剂的几分之一。目前南非德班的生物控制产品公司已获得商业性生产这种真菌的许可。 (本刊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