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子对农业生产起决定作用,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农业技术措施中的核心。种子在农业种植中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任何农业都离不开种子,没有种子就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就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所以要提高对种子的重视程度,加大力度培育优良品种,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对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种子行业管理的现状,并分析了通过提高种子的品质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种子管理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两部分,包括品种、质量、价格、市场,经营管理诸方面。我们称这些为种子工作中的“软件”部分。如果没有这些“软件”,农业生产活动的整个系统就难以正常运行。种子工作的特点是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生产周  相似文献   

3.
种子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06)闫玉平纽笑晓孙美红喻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原有的种子管理体制和良种供应方法已不能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改革种子管理与生产供应方法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走...  相似文献   

4.
卢世红 《种子》2003,(5):93-94
种子产业化是种子工程发展的方向 ,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子加工、种子销售和种子管理五部分。实施种子产业化是今后种子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先决条件和基本动力 ,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根本、最可靠、最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 ,就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农业增产增收为目的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以品种为先导 ,以质量为纽带 ,以专业生产基地为依托 ,把科研、生产、加工、储运、经营、销售、信息服务等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 ,农业结…  相似文献   

5.
裴霞 《种子科技》2010,28(6):19-20
<正>种子是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而且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企业也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种子复检是种子检验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种子调运日趋频繁,种子交流日益活跃,种  相似文献   

6.
谈谈玉米制种基地的管理山西省长治市农业种子站(046000)武建业,张法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面向市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种子部门要在农村建立大面积集中连片的玉米制种基地,就必然要面对千家万户,直接和村民打交道。加之现...  相似文献   

7.
对农业种子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健 《种子科技》1998,(4):14-15
对农业种子产业化的思考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太原030001)杨健农业种子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大,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农业种子产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一、实现农...  相似文献   

8.
种子在农业发展上具有战略地位,三十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种子工作在农业上的重要地位,这不是哪个人说种子工作重要它就重要了,哪个人说它不重要就不重要,这是客观发展所决定的。要防止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可能出现的新徘徊,实现农业新突破,必须抓好种子工作。种子问题有两个县给我的触动比较大。一个玉屏县,全县人均占有粮食在全省比较高,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科技的芯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起着核心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彰显了种子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种子在生产经营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探索加强种子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包装管理和基地管理新机制,构建有机联系、相互配套、高效运转、健康稳定的种子市场管理新秩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种子在农业生产中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现在我国农业年年增产,这与种子有密切的关系。种子是由农业科学家精心培育的,对提高农业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从农业种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种子生产改进措施、农业种子有效的推广方式等方面阐述农业种子的生产及推广管理,希望为研究农业种子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种子管理制度改革以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停止全部生产经营的行为,且各种子经营销售企业及个体人员加入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促使县级种子经营销售网点迅速增多。这一情况虽然可以改善县级种子的经营情况,便于广大农民购买种子,但是由于上市的品种较多、更新速度较快,而部分种子没有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核就直接推广销售,致使种子市场日益散、乱、差。并且,由于部分种子的质量不合格,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县级种子管理部门作为基层管理组织机构,直接面向县级内的农民及生产,想要充分解决当前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加强种子备案制度,保证农业的生产安全性。基于此,主要研究了种子备案制度在县级种子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澳泰两国种子产业运行机制和特点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赵安泽有幸参加农业部组织的种子商业化项目考察团,于1995年7月15日至8月1日对澳大利亚和泰国的种子政策立法、组织管理、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加工设备、市场开发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现将澳泰两国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高效型转移,标志着兵团农业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开始。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已成为兵团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占科技含量30%的种子这个基本内在条件。可见种子产业对兵团农业今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改革旧的种子管理、经营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种子管理、经营体制是兵团种子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1种子产业的基本内涵种子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按时段和区域有序运行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生物遗传、生态环境、生产技术、生活需求、市…  相似文献   

14.
<正>1影响种子库存商品价值变化的原因"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种子企业担负这项重要的使命,种子的良好储存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是种子企业的生命线,因此科学合理地核算库存种子的价值是种子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作为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子企业大都单一地把作物种子作为生产经营对象,鉴于种子是一种特定的农业生产资料,它具有科技含量高、生产销售时间跨度大、季节性明  相似文献   

15.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源头,更是稳固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又是一年春耕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到春耕疫情防控两不误?3月19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与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承办的"防疫春耕两手抓良种先行抢农时"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是第七届山西科普惠农"3·19"行动相关活动之一,线上线下同时举办,邀请农业专家围绕春耕时节广大农民关注的科学选种、正确购种、种子价格、种子储备供应等方面的话题,为农民介绍山西省全力保障农业生产春季用种安全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同时为农民推介选种。  相似文献   

16.
种子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本兴 《种子》1998,(4):77-80
种子产业化是以种子市场为基础、品种为龙头、一体化为载体的产业体系.是种子科技、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种子产业化工程是我国种子发展“九五”计划和ZO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对种业管理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性的决策。如何加快种子产化建设步伐,笔者对此浅谈几点体会:1种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特殊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农业增产的根本内因,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母,它在农业增产诸因素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只有种子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种子价格上升原因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载体,但种子市场被高度垄断,导致种子价格虚高,坑害农民利益,影响技术推广进度。认真剖析农作物种子价格上涨的原因,对强化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价格管理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论外贸制种基地的开发与巩固河北省种子总站(石家庄050031)乔艳辉外贸制种是一项创汇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外贸制种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稳定、可靠、高质量的种子生产基地。没有这个基地,就会造成种子生产质量、数量的不稳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会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03,(4):1-2
种子是特殊的、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质载体,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根本内因,种子能否保障供应和种子质量的好坏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农民日报记者就种子供应和管理等问题采访了农业部刘坚副部长.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对发展农业生产、保产促收和增产增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存在不法分子对暴利的追逐、经营行为的不完善、农村信息不畅、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执法力量薄弱和管理不力等原因,致使假劣种子坑农害农案件经常发生,既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又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村的稳定性建设带来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