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铸 《中国种业》2021,(3):98-99
太育9号原试验名称为太育1401。是山西太育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TY23为母本、TY3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审定;2019年通过国家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山西省南部复播区审定;同年通过甘肃省中晚熟区春玉米区、宁夏中晚熟春玉米区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和西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种植。本文对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晋育1号是太原一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16),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通过对晋育1号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以及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的介绍,加深对该品种的了解,以利于更广泛地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大丰26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26号是山西省大丰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耐密植、超高产、高抗病虫的玉米新品种,适宜东华北、西南玉米中晚熟区域春播种植.2009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9003.  相似文献   

4.
承单813是承德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河北省春播中熟组审定(冀审玉20170100号),2018年通过国家东北中熟区审定(国审玉20180207号),2020年通过国家西北春玉米区审定(国审玉20200017号)。为明确玉米品种承单813的优势推广区域,以河北省春玉米组、国家东北中熟春玉米组、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及多年多点的推广示范数据为材料,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对玉米品种承单813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审玉米品种承单813是一个适应性广、丰产性较好、稳定性突出的中晚熟玉米品种。适合在玉米高产种植水平区域优势明显的东华北春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瑞祥 《中国种业》2019,(11):78-79
大槐99是以自交系DH9为母本、自交系DH9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抗旱、抗倒、高产等特点。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吕庆雪 《中国种业》2022,(1):113-114
富民985是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以M801为母本、FM1101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年每667m2平均产量837.3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77.4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133d,比对照先玉335早熟1d,在各类试验中表现高产、耐密、抗病等特点,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东华北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三北61是三北种业有限公司隆化育种站以X7922作母本,FXY20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6月通过河北省北部春播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70076)。该品种株型半紧凑,中晚熟、出籽率高、耐密植、高产且适应性好,适应河北省北部春玉米中晚熟区及山西、内蒙古、吉林、辽宁等东华北春玉米相似生态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1.1亲本的选育1.1.1母本自交系X7922是三北种业有限公司以7922×SS坚秆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0,(8)
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 10-95为母本,自选系P 13-606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92.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5.7%,2018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006.2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6.9%。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等特点。生育期122 d,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及有效积温≥2 2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双惠100是山西省原平市双惠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用H248做母本、H281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它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特点,2009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9011。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突出,多点试验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潞玉1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以海9—21为母本、1572为父本杂交组配的玉米单交种,于2004年通过山西省审定(晋审玉2004011),并先后通过重庆、四川、贵州、湖南等省市认定。该品种于2005年通过陕西省认定,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综合性状好等特点,适宜我省中晚熟玉米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S6533(试验名嘉玉 168)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以 L209 为母本、L338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210413)。对多年试验中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的分析表明 S6533 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密、高抗等优点,适宜黄淮海复播区、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刘金  王吉昌  任吉园 《中国种业》2020,(11):110-111
潞玉1611是以LYA54为母本、LYB2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9年通过国家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和西北春玉米组双国审。该品种在新疆多年田间鉴定表现突出,具有抗倒伏能力强、优质高产、脱水速度快,适宜机收等突出优点,适宜在新疆中晚熟机收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登海618是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4002)。介绍了登海618品种的特性,并从适时晚播、早浇苗后第一水、合理增加密度等几个关键方面提出了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鑫研218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中国种业》2019,(10):79-80
鑫研218是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SX1395与SX393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17-2018年分别通过了国家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东华北中晚熟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性好、抗病抗倒性好、适宜机收、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介绍了鑫研21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双惠二号是山西省原平市双惠种业有限公司1999年用W203作母本,W30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母本W203来源于78599系选,父本W305来源于丹340变异株),系优质、高产、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2007年4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7017。  相似文献   

16.
益田809是山西益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交系YT98为母本、YT33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20001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适合山西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300~2550℃的早熟春玉米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正裕丰288是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和河北杂交玉米工程技术中心2012年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于2016年参加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绿色通道东华北中晚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已完成试验程序,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76056。1试验目的为鉴定裕丰288玉米在东华北晚熟区域的丰产性、  相似文献   

18.
由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国审宜机收型玉米新品种滑玉388,是用自选系HF-18XF与D593-1331杂交选育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77。该品种株型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强。2016—2017年在国家黄淮海和东华北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植,密度6.00万株/hm~2;黄淮海夏玉米区播种期6月上中旬,采用玉米单粒播种机种肥异位同播技术,种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建议适时晚收。  相似文献   

19.
奥利3号是由山西奥利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6023)。该品种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稳产性突出。200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0.
长单48号玉米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单48号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新品种,组合为P4/18599。200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晋审玉2008005),2010年通过陕西省认定(陕引玉2010011)。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400℃左右。2005-2007年山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9.7kg,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