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灵台县借助国家、省、市大力扶持发展蔬菜产业的政策机遇,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有效供给、功能多样、优质高效的现代蔬菜发展新格局。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一、发展现状1.蔬菜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0.85万km2,其中:春播0.35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泽县把草畜产业作为全县产业富民第一战略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县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达到32%.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114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2.1%.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广饶县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统揽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抓调整、育龙头、搞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8元。 一、以科技兴农为抓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培植了蔬菜、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花卉、桑蚕、冬枣等新兴产业。全县粮经比达到49:51,蔬菜、畜牧、水产三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6.6%。二是大力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狠抓良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全县农产品优质率达到46%,优质专用粮面积达到2.16万公顷,优质蔬菜面积发展到1万多公顷,黄牛改良率达65%,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兰坪县始终把保障蔬菜生产和供给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保障生产和有效供给作为是事关全县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事关农民增收的“致富工程”,事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工程”,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稳定工程”,抓紧抓实蔬菜产业,使蔬菜产业成为全县高效农业中发展最活跃、效益最明显、增收最直接的主导优势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蔬菜产业是罗山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该县特色农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主导产业之一. 一、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为6666.67hm2,其中,露天菜地面积为4666.67hm2,设施菜地面积为2000hm2.  相似文献   

6.
徐水县是河北省蔬菜生产大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蔬菜面积1.06万hm^2,其中设施西红柿面积0.6万hm^2,总产量60万t,实现产值6亿元,西红柿产业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成为徐水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徐水西红柿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内蒙等地,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山东省齐河县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以大棚菜为重点的蔬菜生产,使蔬菜产业不断壮大。1999年,全县各类蔬菜大棚已发展到8万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3万公顷,总产量15亿千克,实现产值1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仅蔬菜一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在平阴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部署,以"三年突破平阴"为动力,使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扎实进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1.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价格稳定,效益较好近年来,平阴县蔬菜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同比增长3.1%,其中:叶菜类面积3.3万亩,同比增长2.4%,根茎类4.7万亩,同比增长4.2%,茄果类1.9万  相似文献   

9.
<正>蔬菜是盐山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盐山县蔬菜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而言,蔬菜产业发展仍属短板,其规模总量、产业布局及产业化经营水平等都较低。为此,近期我们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促进盐山县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照“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与时代引领”的总体部署,靖边县全力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步伐.启动并实施了富民工程,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和优势产业来抓,蔬菜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靖远作为甘肃最大的蔬菜基地,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其中日光温室3 453.33hm2,塑料大棚2 466.67hm2。总产值7.08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290元。蔬菜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蔬菜产业已成为振兴靖远农业及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靖边县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首选产业和优势产业来抓,蔬菜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文章针对靖边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靖边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德宏州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以科技兴菜、农民增收为核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谐持续发展.以冬春无公害蔬菜外销为龙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市场,形成集团生产,促进"企业 市场 基地 农户"的蔬菜产业化发展,走"生态农业 优势资源 资本(资金、科技、人才) 市场网络"一体资本农业道路.使蔬菜产业成为德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80年代中后期后蔬菜购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机制、竞争意识、价值规律在蔬菜产销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资源要素在蔬菜产业中配置逐渐趋向合理。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蔬菜的积极性,使丽水市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蔬菜产业已成为丽水市九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之一,成为农村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高山蔬菜不仅是丽水市特色和优势产业,并日益成为丽水市建设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绿色农产品基地主要产业推手。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邹平县蔬菜生产工作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为核心,大力实施蔬菜产业化经营,使全县蔬菜生产得到了蓬勃发展。到2002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6.8亿元,蔬菜产值为3.2亿,占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0%。蔬菜产业已成为邹平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各级各部门都已认识到蔬菜产业在今后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结合邹平县的现状,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规范基地,培育区域化规模种植优势,增加效益。从邹平县现有的蔬菜基地分…  相似文献   

16.
蔬菜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作者根据国家和甘肃省产业战略布局来分析,认为抓住政策机遇,发挥好光热资源优势和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位优势,甘肃蔬菜产业就会从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上升为“富民兴陇”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一、肃宁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肃宁县耕地面积56万亩,蔬菜占地面积达到14.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1万亩,无公害环评认汪面积达到7.5万亩。全县蔬菜总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近几年县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强化科技投入为手段,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创汇农业,使蔬菜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威市凉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区年蔬菜面积达到16 860 hm2,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约占10%,蔬菜总产量达78.5万t,总产值达3.65亿元,是农村种植业中比较效益最高的产业,已成为武威市凉州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需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99年武威市凉州区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在占1/7的耕地面积上获得全区近1/3的农业产值,在农民纯收入中蔬菜的收入占25%,特别是种植温室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为使我区蔬菜产业进一步提高效益,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现将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盐边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边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属攀枝花市郊县,东邻米易县,北连凉山州盐源县.幅员面积3326.43km2,人均耕地约1亩.全县有19.2万人,农业人口16.7万人,占总人口的87.3%.蔬菜产业是我县7大产业之一,是我县南部片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北部片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2007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15万亩,产量8.65万t,产值6 920万元,蔬菜产值占全县种植业产值的:30%,农民在蔬菜产业上人均纯收入达400余元.客观分析我县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县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快西夏区枸杞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产业是宁夏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夏区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西夏区枸杞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西夏区枸杞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