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杨天幕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发生于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危害面积已达30万亩,其中15万亩是严重受灾区,虫口密度在1万条/株以上,最多的可达10万条/株。在这些林内,胡杨树叶、嫩枝均被吃光,轻则使胡杨生长不良,重则造成大枝干枯,也有少量的老树在严重的虫害下濒于死亡。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0毫米,股宽8毫米,触角短羽状,长3—4毫米;翅黄色,前翅中部有一黄褐色带。雄蛾体长16毫米,股宽4—6毫米,触角黄褐色,长8毫米;前翅有两条褐色线,翅上密被淡黄色鳞片,前翅外缘有1毫米宽的褐色绒毛,顶角有3块黑斑,斑长约1.5毫米。卵:白色或灰色,圆柱形,长1毫米,直径0.8毫米,中央凹入,有褐色点,在股内以粘丝连接,丝长2—3毫米。排列在1—2年生的小枝上,呈顶针状。  相似文献   

2.
国槐羽舟蛾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羽舟蛾Pterostoma sinicum Moore属舟蛾科。分布山东各地;国内北由黑龙江南至广西、四川,西至陕西都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幼虫危害国槐、刺槐、朝鲜槐及紫藤的叶子。 成虫翅展62毫米。体翅淡灰黄色;腹部背面基节黄褐色,近端部灰白色;前翅脉略突起,褐色,脉间布黄褐色纹;前缘灰褐色,布黄白色小点;后缘区黄褐色,近边缘色深;亚外缘线由一列内衬灰白色的暗褐纹组成。后翅灰白色、后缘具黄白色细毛。 幼虫体长85毫米。头浅棕绿色;体光滑,背面粉绿色,向两侧绿色逐渐加深;各体  相似文献   

3.
<正> 苹果烟尺蠖(Phthonosema tendinosaria Bremer)属鳞翅目尺蛾科,是刺槐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对刺槐人工林危害严重。据记载,此虫仅分布在四川、黑龙江。经过调查,发现洛阳地区也有分布。为了便于防治,近两年来我们对苹果烟尺蠖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9—29毫米,翅展61—83毫米,触角丝状(见图—1)。雄虫体长17~27毫米,翅展54—61毫米,触角羽毛状(见图—2)。虫体均为褐色,复眼均为茶褐色。胸部背面有灰色的鳞毛,腹部密生黄色鳞毛,背部颜色略深。翅灰色,前翅基部有明显灰黄色或灰褐色斑纹,内横线、外横线、外缘线均  相似文献   

4.
线茸毒蛾生活习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茸毒蛾(Dasychira grotei Moore)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主要为害泡桐、柳树、悬铃木,也为害榉、榆、朴、樱花树及刺槐等树种.大发生时能将树叶食光,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为了有效地控制此虫的为害,1988~1989年我们对线茸毒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1 形态特征1.1 成虫:雄成虫体长17毫米左右,翅展38毫米左右.触角双栉状棕色,触角干白色,胸背部棕褐色,上被有灰白色茸毛,腹背面棕色被有黄色鳞毛,腹末端及腹面均被白色茸毛.前翅灰褐色,翅面上有黑、白相杂的鳞片.翅基部灰白色,内、外横线,亚外缘线均为黑色波状纹,内横线较平直,肾状纹黑色明显.后翅黄色,外缘近内区为灰褐  相似文献   

5.
花棒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又名灰斑古毒蛾、沙枣古毒蛾,宁夏、内蒙古、甘肃、山西等省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我区西部的阿拉善左旗飞播种植了大面积花棒,因花棒毒蛾的危害,树木生长不良.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0—17毫米,翅退化。雄蛾体长10—12厘米,翅展24—30厘米.雄蛾体黄褐色,触角干黄色,栉齿黄褐色.前翅赭褐色,内线褐色、宽,中部向外微弯,中区前宽后窄色暗,前缘有一近三角形紫灰色斑,横脉纹赭褐色,新月形,周围紫灰色,外线褐色,锯齿形,亚端线褐色,不  相似文献   

6.
杨黄卷叶螟,又名黄翅缀叶野螟,是杨树、柳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幼虫喜在嫩叶上吐丝、缀叶危害,大发生时常把叶片吃光,变成秃梢,严重影响苗木和幼林生长. 一、形态特征 1.成虫.体翅橙黄色,雄蛾体长11.5~14毫米,翅展26~29毫米;雌蛾体长12~14.7毫米,翅展18~32.8毫米.触角丝状较长,复眼淡蓝色,头部褐色,两侧有白条.前翅具灰褐色边,后翅中央具有一条横波状纹,其内侧有一黑斑,外侧有一短线,外缘亦具较宽的灰褐色边,腹部背面橙黄色,腹面灰白色,雄蛾尾部末端具褐毛丛,停息时触角后覆于体背,四翅平展,有的雄虫尾端常翘起.  相似文献   

7.
<正>一、形状特征成虫:雌蛾体长28~45 mm,翅展70~1 10mm,触角栉症状;雄蛾体长24~37mm,翅展55~76mm,触角毛状。体色和花斑有灰白、黑褐色等。前翅较宽、外缘较直,内、中、外横线深褐色,外横线呈锯症状,中室白斑大面明显,后翅灰色。  相似文献   

8.
油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油松的毁灭性食叶害虫,也能危害樟子松。发生严重时,能将松叶吃光,影响松树生长;连年受害时,能使松树枯死。山西省灵丘县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曾大面积暴发油松毛虫,本文就油松毛虫发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措施对其综合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油松毛虫的形态特征成虫。雄蛾翅展45~60毫米,雌蛾翅展60~80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黄色或灰色,有5条暗黑色横线,内横线、中横线、外横线呈波状,亚外缘略黑色,由9个斑点组成。  相似文献   

9.
刺蛾是木本植物的食叶害虫。山东省每年都有部分地区暴发成灾。据报导,全世界约有1,000种刺蛾,我国记载90余种。通过近年山东省森林病虫普查,共发现24种,其中15种属省内新记录。 现将已经鉴定的22种刺蛾成虫检索如下: 1、前翅与胸背绿色 2 前翅与胸背非绿色 4 2、翅展30毫米以上;前翅 “外缘带”黄色 褐边绿刺蛾Latoia consocia(walker) 翅展28毫米以下;前翅 “外缘带”  相似文献   

10.
<正> 桂花蛱蝶(Kironga ranga Moore)属鳞翅目蛱蝶科,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一、寄主与分布此虫寄主有桂花、女贞、木樨、卵叶小白蜡等。分布于福州和莱舟。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60—65毫米。雄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50—55毫米。触角、头、胸黑色,腹部黄灰色,有数条黑色横纹。前后翅黑色,前翅边缘较平,沿外缘有三行由黄色斑点组成的纹带,愈向内斑纹愈大,中室有黄色斑纹3个,后翅边缘为大锯  相似文献   

11.
涟篦夜蛾Episparis tortuosalis Moore在海南岛尖峰岭是麻楝的一种常见食叶害虫,1973年在广西夏石林业试验站苗圃中的麻楝苗木,曾遭此虫的严重为害。据印度森林昆虫学记载,此虫在印度为害麻棟和黄兰。在1973至1974年期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药剂毒杀试验,现整理如下。一、形态 (一)成虫雌虫体长21毫米左右,翅展49—56毫米;雄虫体长18毫米左右,翅展45—50毫米。体褐色,胸部和腹部具粗毛,雄虫比雌虫体色略深,色泽也较清晰。触角雌虫丝状,雄虫2/3为羽状,端部丝状。前翅前缘直,外缘自翅尖1/3处微内削。后翅外缘中部外凸,然后内削。雄虫前翅外缘线、亚外缘线、后横线白色,中线、基线也白色,但较模糊,有一白色新月形  相似文献   

12.
二尾蛱蝶Polyura narcaea Hewifson在岳西县内海拔200—1000米的不同地方零星分布,幼虫为害山槐,影响树木生长。形态特征成虫分春型和夏型。春型体长25毫米,翅展约70毫米。体背有黑色绒毛,头顶有四个金黄色茸毛圆斑,排成方形。翅绿色,前翅前缘黑色,外缘和亚外缘带黑色,两缘线之间为绿色带,中室横脉纹黑色,中室下脉有一黑色棒状纹,向外延伸接近亚外缘带,  相似文献   

13.
棉大造桥虫学名刺槐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 1.棉大造桥虫的危害 以幼虫危害刺槐叶成孔洞,仅留叶脉。 2.棉大造桥虫的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11—17毫米,翅展18—42毫米,翅灰白色,前后翅从前缘至后缘有2条不大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商洛地区黄连木的一大食叶害虫。在重点产区受害株率达100%,对黄连木的正常生长和结实影响极大。一、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9毫米,翅展40毫米;雄成虫体长17毫米,翅展32毫米。触角丝状,上面布满灰褐色鳞片。雌成虫下唇须前伸,雄成虫下唇须上卷。全身灰褐色,胸背有一黑色丛鳞。前翅色深,稍带淡红色,有明显的二色内横线和外横线,其前缘外横线内淡墨绿色,中部向外凸起,内横线二侧近前缘处各有一个黑色丛鳞,外侧较小,内侧较大。后翅由内向  相似文献   

15.
春尺蠖又称杨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在内蒙古等许多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杨、柳、榆、槐、桑、苹果、梨等树种。其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常暴食成灾。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约7~9毫米,无翅。体灰褐色,复眼黑色,触角丝状。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钝圆。雄蛾体长约10~15毫米,翅展28~37毫米。触角羽毛状,前翅淡灰褐色至黑褐色,从前缘至后缘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1978年至1982年对伊盟准格尔旗国营神山林场1.3万亩侧柏林发生的明纹侧柏松毛虫生活史连续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初报如下: 明纹侧柏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主要危害侧柏,幼虫吃嫩芽、针叶,严重时针叶多被吃光,使林木呈现枯黄状态,影响林木生长,甚至造成死亡。明纹侧柏松毛虫成虫灰褐色,前翅中室近端部有一白斑,其外方有横线。外横线锯齿状亚外缘线由纹列排成,暗褐色。雄蛾体长29—  相似文献   

17.
杨树主要虫害一类是食叶害虫,一类是蛀干害虫,其习性及防治技术现介绍如下:一、杨扇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雌蛾体长15~18毫米,翅展38~42毫米;雄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6~37毫米。虫体淡褐色,头顶有一近椭圆形黑斑。老熟幼虫体长32~39毫米,头部黑褐色,身体有白色细毛。蛹褐色,长13~18毫米,尾端尖削,分成两叉。茧椭圆形,灰白色。本地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薄茧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羽化。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第二、三、四代成虫相继羽化成灾;第五代卵期5~6天,…  相似文献   

18.
杨天杜蛾一般取食叶肉,残留叶脉,使叶枯干脱落,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是我国十二大森林害虫之一。杨天杜蛾成虫为淡灰褐色蛾子,前翅灰白色,横生四条白纹,后翅灰白色,中央有一条色泽较深的横线。幼虫淡棕褐色,头黑褐色,体上有淡黄色细毛,背面灰黄绿色有一条棕黄色背线,两侧有灰褐宽带和一条黑色的气门上线,腹面灰绿色,每节有环状排列的橙黄色肉瘤八枚,瘤上生有长毛,腹部第一节和第八节背面各有一红褐色瘤状突起。杨天杜蛾在我区一般每年三代,10月中旬第三代老熟幼虫在落叶、树基、墙角下结茧化蛹越  相似文献   

19.
1、形态特征茶翅蝽成虫体长12毫米~16毫米,宽6.5毫米~9.0毫米。体色淡黄色至灰褐色,具黑刻点,背面金绿色。触角黄褐色,喙伸达第1腹节中部。头部侧缘有明显的弯曲。前胸背板有5个隐约的小黄点。翅褐色。腹面淡红褐色。卵长约1毫米,短圆筒形,灰白色,卵块最少为28粒,卵排列呈六边形。若虫似成虫,体小无翅,腹部背面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18毫米~23毫米,宽10毫米。黑色,密布刻点,并具黄斑。触角黑色。喙细长伸至第3腹节中部。腹部腹面中央有凹下的纵沟。卵长圆形,光亮,卵块通常12粒,排成四行。卵产在叶背,初产的卵淡绿色,近孵化时呈深黄色。…  相似文献   

20.
卷蛾科为小型蛾子,少数为中型。体色大多为黄、褐、灰、棕等色。触角多为丝状,有纤毛或刚毛,下腭须退化或消失,下唇须下垂、前伸或向上弯曲,复眼有鳞或毛;前翅约呈长方形,外缘较直,翅顶一般突出,静止时合垄成屋脊状或钟罩状,前翅斑纹分基斑、中带和端纹;后翅呈四边形或宽卵圆形,一般为褐色,无斑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