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蛋鸡的育成期一般是指7~18周龄的这段时期,通常又分为育成前期(7~12周)和育成后期(12~18周)两个阶段。育成期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蛋鸡能否高产,能否长久的维持高产,能否具备良好的对疾病的抵抗力。由此可见育成期的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养鸡生产中,养殖户普遍认为雏鸡长到育成阶段,抗病能力增加,对外界环境  相似文献   

2.
雏鸡7周龄时转人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极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台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王庆泽 《禽业科技》2007,24(18):43-43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极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合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育成牛是指犊牛断奶后至第1胎产犊前这时期的牛,育成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养育,关系到体型的发育,影响到终身泌乳性能,因此,不可忽视育成牛的培育。1育成牛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为便于管理,将育成牛的饲养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蛋鸡的育成阶段为4~18周龄。此阶段的目的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1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1.1调整鸡群,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淘汰一部分体重小、体格弱、残疾等不符合标准的鸡。  相似文献   

6.
蛋鸡育成期是指蛋鸡7周龄到产蛋前这一时期。育成阶段是蛋鸡骨骼、肌肉和生理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全价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更符合育成鸡的发育阶段特点和营养要求,一般需改换日粮配方两次:第一阶段是7-12周龄,第二阶段是13周龄-开产5%左右。现将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雏鸡脱温后至开产前,是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即育成阶段(7—20周龄)。育成期的目的是要培育出鸡体健康、体质量达标、群体整齐,性成熟一致、符合正常生长曲线的后备母鸡,从而提高产蛋期生产潜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1转群从育雏到育成阶段,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鸡对温度、饲料、光照等条件要求发生变化,为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通常育雏期结束从第7周龄开始转到育成鸡舍内饲养。在转群前1星期对育成舍及设备进行检修、清洗、消毒、空舍等。  相似文献   

9.
犊牛育肥就是充分利用犊牛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的特点,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出栏期,生产高档牛肉。犊牛育肥大致分为哺育阶段、育成阶段、育肥阶  相似文献   

10.
<正> 按照传统的科学试验结果与理论依据,蛋鸡育成期应该采取限制饲养的管理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蛋鸡在育成期时骨骼、肌肉的发育都很迅速,占整个生长发育期的三分之二还多。从蛋鸡发育的整个阶段来看,与全身骨骼发育呈高度正相关的胫骨在育成期前8周龄内可完成体型的74%。12周龄时胫骨生长占整个发育期的90%以上,12周龄后生长迅速减慢,20周龄时达到最长。体重的发育在20周龄时达全期的75%,以后发育缓慢,一直到36~40周龄达高峰,40周龄后的增重仅是脂肪。所以育成鸡在12周龄后为克服骨骼、肌肉、内脏生长速度不协调,避免营养过剩造成的脂肪沉积过多和发生脂肪  相似文献   

11.
后备种鸡饲养阶段包括育雏和育成阶段,育成期的均匀度、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产蛋期生产性能的高低,对于种鸡来说,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群是种鸡生产中的生之重。  相似文献   

12.
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鸡的培育。实际生产中,养殖者只重视育雏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而疏于对育成期的管理.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营养方面。造成育成鸡合格率低、后备鸡体重不达标准,严重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这也是当前蛋鸡生产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育成鸡是指7周龄到开产前的鸡。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3.
1适当光照育成阶段光照主要作用是影响小母鸡的性成熟。正确地使用光照就能使小母鸡适龄开产。而开产过早的鸡,产小蛋的时间长,连产周期较短,难以高产。  相似文献   

14.
蛋鸡一般在4~18日龄为蛋鸡的育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一)做好由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1.调整鸡群:保持鸡群的均匀度,淘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从犊牛阶段到育成阶段,到育肥阶段,再到繁育期阶段,这四个阶段中,犊牛阶段饲养管理最为重要。其不仅关系到牛自身发育的需要,更关系到牛场的经济效益。为此建议,在抓好牛生长各个阶段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牛犊阶段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火鸡的饲养过程一般可以分为育雏、育成和产蛋三个阶段。当然,如果以饲养肉用商品火鸡,育成期还包括育肥阶段。育雏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为饮水、开食和温度控制。雏火鸡出壳后,近可能在24小时内移到育雏箱中饲养。进入育雏室后,待鸡群稳定后,进行饮水。初饮可用20℃左右的清洁温开水,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等。饮水后2小时~3小时开始引逗调教开食。初生雏  相似文献   

17.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合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后备母鸡的营养需要、饲养管理。12周龄以前是鸡一生中体重增长相对最快时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骨骼在最初10周内发育最快,8周龄时骨骼发育到成年骨骼的75%,12周龄时达到90%。12周龄后,各种器官发育已近健全,体增重速度减缓,胸肌明显增厚,腹脂随日龄增加而逐渐沉积。约从16周龄后,小母鸡逐渐性成熟,肝脏、卵巢、输卵管快速增长,钙质贮备增加,至产蛋率达到伽%时,体重要增加350-450克,为进入产蛋期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鸡群育成期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峰产蛋率的高低和维持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在实际生产中,养殖者普遍认为雏鸡长到育成阶段对外界环境已具备了良好的适应性、抗病能力增强,对育成期的工作往往不重视或重视不足,出现了许多不正确的管理方式,需要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雏鸡脱温以后到开产前(7~20)周龄为蛋鸡的育成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日的就是培育出生长发育良好、达到一定体重标准、体质健全、体成熟与性成熟高度一致,均匀度在85%以上的健康鸡群.因此做好这一阶段日常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育成期蛋鸭一般是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育成期蛋鸭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新母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质的育成新母鸭。1育成期蛋鸭的特点1.1体重增长快育成阶段是鸭体重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以绍鸭为例,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加快,42~44日龄达到高峰,56日龄起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增长,至16周龄体重已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