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必不可少的投入品之一,但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削弱植物生产能力、浪费紧缺资源、污染环境。通过分析桃园化肥的减施增效技术,总结了在不影响桃树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的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合理间种、生草、落叶归根、秋施基肥等措施增加桃园有机质,培肥地力;通过整形修剪、疏花疏果、适时采收等树体管理,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树体自身的养分积累和转化率;通过保叶养叶保证树体营养积累;采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节肥技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水肥耦合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肥料减施的贡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研究了水肥耦合条件下底肥减施20%和40%、灌溉量减少15%的条件下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中肥(W2F2)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比高水中肥(W1F2)处理提高2.0%,比常规处理(W1F1)提高4.1%。中水中肥处理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5.8%、6.5%、6.3%、4.5%、10.6%。说明中水中肥处理(80%常规施肥+滴灌至田间持水量的85%,每公顷每次施用51kg大量元素水溶肥随水滴灌4次)不仅能提高设施番茄产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番茄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是设施番茄肥料减施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对水肥一体化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在河北永年县开展了棚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常规普通施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每667 m2用水250 m3、追肥40 kg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比常规栽培节水34.2%、节肥20%,番茄增产4.74%。  相似文献   

4.
应用N肥施用量单因素设计,研究银川平原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番茄对N肥的反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供肥特点变现为低N、高P、高K,且因施肥量大而排水不畅,土壤表现为轻度盐渍化特征;N素是决定番茄产量最主要的影响因子;供试土壤具有极高的速效P、K供应水平,达到高产时对P、K的需要量较少。667m2范围内,施N肥0~80kg,番茄产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番茄达到较高产量时的N肥适宜用量为40~60kg。  相似文献   

5.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对大棚草莓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模式进行了比较,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不同施肥量、氮磷钾配比等因素对草莓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比常规施肥方式能节肥35.10%,水肥一体化模式中施氮量48.00 kg/hm^2,施磷量32.10 kg/hm^2,施钾量95.10 kg/hm^2,N∶P∶K为1.00∶0.67∶1.98施肥处理的草莓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量等指标较常规处理分别增加了39.50%、23.10%和24.60%,呈现明显差异,较常规施肥模式增收18.04万元/hm^2,与其他不同施肥模式处理之间也均在整体生长中期或后期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化肥减施条件下,中微量元素肥配施氨基酸水溶肥对西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个处理,分别为T_1:对照(不施用任何肥料);T_2:常规施肥;T_3:化肥减施20%+纽崔恩;T_4:化肥减施20%+纽崔恩+氨基酸水溶肥。试验结果表明,T_4处理主蔓长、茎粗、叶绿素含量、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其每667 m2产量达2 659 kg,比对照高1 117 kg/667 m~2;T_4的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中心、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43%、8.07%,均显著高于T_1。说明化肥减施条件下,中微量元素肥配施氨基酸水溶肥对西瓜的生长、产量、品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未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设施蔬菜最具潜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核心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完全水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按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基质养分的供给状况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融为一体,适时、定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日光温室番茄的根部基质。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发育阶段的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施肥总量的推荐、基肥用量的确定、滴灌水量的运筹方案、滴灌追肥的运筹方案等内容。该技术节水40%以上,减施化肥30%以上,提高氮肥利用率40%以上,增产10%以上,增收15%以上。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协调水、肥、气、热等因素,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肥水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保护地黄瓜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较常规水肥管理模式增产率达4%以上、节水率达30%以上、节肥率达7%以上,667m~2节本增收4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掌握陇东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肥料种类、施用量、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状况,开展了日光温室不施肥(CK)、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和肥料减量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番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品质及土壤、果实和茎叶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3 d,采收期延长了10 d,长势旺盛,单果质量较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为7 972.8 kg,位列第2,较CK增产83.28%,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38%、26.21%、61.99%。水肥一体化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2 d,采收期延长了8 d,长势较好,单果质量最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最高,为8 108.9 kg,较CK增产86.41%,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85%、27.69%、65.70%。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均能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海乐都县日光节能温室面积大幅上升,温室种植指数不断提高,种植品种繁多。在碾伯镇贾湾村,番茄已成为当地“一村一品”的主栽作物,但由于连年偏施N肥和P肥,忽视K肥的施肥方法,导致耕层土壤速效K含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在该村进行了钾肥对番茄增产效果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