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友官 《蔬菜》2006,(9):18-19
福鼎槟榔芋是福建省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许多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但成功率不是很高。笔者认为除了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外,更主要的因素是在栽培技术上没有掌握到位。我们通过多年的栽培试验研究,取得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现将福鼎槟榔芋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福鼎槟榔芋属魁芋类,株高、叶大、生长期长,多作为一年生栽培,母芋肥大,呈圆柱形,肉质细软,味香,子芋少。槟榔芋一般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长,这是因为它的根为须状肉质根,发育旺盛,但根毛少,吸收力弱,根系生长初期分布较浅,不耐旱;虽然植株的叶片可以遮盖地下的根群,耐旱力…  相似文献   

2.
槟榔芋在桂林种植历史悠久,是广西传统的名特优农产品之一,其市场需求巨大,在桂林荔浦市、恭城县、平乐县、阳朔县、全州县、灌阳县等地种植普遍,但是多年连作严重影响了槟榔芋的产量和品质.槟榔芋植株高大、生长周期长,传统栽培多采用高垄稀植促进地下球茎膨大,单位面积产值和产量受到限制.采用槟榔芋与蔬菜间套作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槟榔芋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模式的调研和试验研究,总结提炼出槟榔芋和莴苣套作生产技术,为农户开展槟榔芋高效生产提供依据.通过套种莴苣,既能保证槟榔芋产量,每667 m2又可净增收莴苣2000~2500 kg,增加产值2200~2750元.现将槟榔芋套种莴苣栽培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槟榔芋北移栽培不仅要注意引种来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气候条件差别,还要考虑品种特性。适当早播和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越冬贮藏是北移栽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槟榔芋采收后,如未经严格挑选和处理,长期处于阴湿等环境条件下,遇高温极易诱发干腐病和黑褐病,从而造成腐烂变质,降低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为了延长槟榔芋贮藏期,采用科学的贮藏方法和简易加工技术可提高槟榔芋的商品价值,同时使产品均衡上市,满足消费者需求。本文总结了槟榔芋几种常见的贮藏保鲜方法,如堆藏法、泥沙埋藏法、田间越冬贮藏法、窖藏法、低温冷库贮藏法、保鲜膜包装贮藏法、气调贮藏法等,并概括了目前槟榔芋的主要加工品及其制备方法,为延长槟榔芋贮藏保鲜期、减少腐烂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与槟榔芋间作的棘托竹荪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丝长势、原基形成时间、产量及槟榔芋产量为评价指标,将4个棘托竹荪菌株与槟榔芋进行间作试验,筛选出适宜与槟榔芋间作的优良棘托竹荪菌株。结果表明:棘托竹荪D89与槟榔芋间作效果最好,原基形成时间为52d,3潮菇总产量为2.17kg/m2,槟榔芋产量为2.88kg/m2。  相似文献   

6.
槟榔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槟榔芋是福建省连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槟榔芋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槟榔芋已经成为连城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槟榔芋高产栽培技术,在文亨镇、  相似文献   

7.
引进6个槟榔芋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每667 m2平均产量在1 783.62~2 076.47 kg之间。比CK增产的有4个品种,增幅达3.74%~7.14%,分别是长汀青芽槟榔芋、闽候竹岐槟榔芋、福鼎槟榔芋和长汀红芋槟榔芋。其长势强,株高适宜,丰产性好,母芋大,芋形好,品质中等以上,商品性佳,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8.
阙玉林 《中国果菜》2020,(2):64-66,80
槟榔芋是薯蓣科植物,因其肉质细腻酥甜、营养丰富,且具有独特的槟榔花纹而闻名海外。但是传统槟榔芋培养技术培育出来的产品产量低、病毒频发,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槟榔芋产业的发展。目前,槟榔芋脱毒复壮技术的突破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槟榔芋的脱毒复壮技术的意义,介绍了脱毒复壮技术的主要技术流程和操作要点,探讨了槟榔芋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并对槟榔芋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槟榔芋在桂林市种植历史悠久,经济效益良好,近年来槟榔芋斜纹夜蛾危害愈发严重,根据试验观察发现桂林市槟榔芋斜纹夜蛾高发时期为6月末至10月中旬,间隔近一个月出现一次成虫高峰,根据诱虫监测结果,在成虫峰次较为明显时期,及时做好预测预报有助于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10.
槟榔芋间套种技术是-项在保证槟榔芋产量基础上实现多种、高产、多收的技术。槟榔芋-玉米间套种技术的应用,能提高耕地利用率、培肥土壤。按市场收购价计算,每667.m2增加产值35.75~4.225元。  相似文献   

11.
选用2种硒肥,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施硒肥能提高总硒含量,增加槟榔芋生长量,提高槟榔芋的叶面指数和茎粗,利于槟榔芋品质的提高,并能有效改善槟榔芋的口感和风味。  相似文献   

12.
彭溪镇位于泰顺县东部、浙闽交界边陲山区,海拔310m,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种植槟榔芋。槟榔芋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从福建省福鼎市传入该镇栽培,近年来通过农田肥力培育,推广绿肥(紫云英)-槟榔芋的种植技术,既能培肥土壤,又能增加槟榔芋的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槟榔芋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种植槟榔芋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7年种植达3000hm2,主要分布在我县南部乡镇,由于当地独特土壤、气候条件,形成槟榔芋独特品质,生产的槟榔芋具有个头大而圆、肉质粉、香味浓、口感松和淀粉含量高,深受香港、广东及闽南等蔬菜市场青睐,已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出口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日渐走俏,发展无公害生产势在必行.为了确保槟榔芋产品高产、优质,行销畅通,我县依托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按无公害生产规程操作,所生产的槟榔芋2003年通过国家无公害标志认证,市场更畅销,一般产量达22.5-30t/hm2,产值2.55-3.6万元/hm2.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祁阳槟榔芋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其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花纹明显、芋香浓郁、粉糯可口、久煮不糊等特色,并且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此,特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制订了祁阳槟榔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汀县种植槟榔芋历史悠久,种植的槟榔芋品质独特,肉粉味香、口感疏松,深受福建、广东及港澳人民喜爱。目前长汀槟榔芋常年种植面积达4000hm2以上,成为当地农民创收的重要产业。软腐病是长汀槟榔芋最重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严重,损失巨大,2010年发生面积近1000hm2,株发病率一般3%  相似文献   

16.
蔡煌 《中国蔬菜》1989,1(2):15-0
我县优质槟榔芋的原产地山前乡,具有120多年的栽培历史。当地俗名‘山前芋’或‘三年芋’。因该品种抗性强、品质好、产量高、形美味香,颇受国内外顾客欢迎。1984年经我国外经部等单位鉴定后,命名为 ‘福鼎芋”,列为国家名优特产。近几年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家,尤其香港澳门等地区销量最大,年销量都在2000吨以上,为国家增收了可观的外汇。 由于过去芋农保密种植、封锁种苗、不传经验,所以外县没有引种扩种。近年来浙江平阳、江西萍乡、广东汕头等地试种成功,纷纷要求赠送技术资料。今获得当地有关部门同意,首次系统总结我县高产栽培技术,准…  相似文献   

17.
苍南县种植槟榔芋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苍南槟榔芋属于魁芋类优良品种,近年来参加温州、杭州、上海等地农博会,因其易煮、熟食松酥香甜、富含硒锌,深受消费者喜爱.2004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称号.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槟榔芋Colocasia esculentum(L.)Schott采用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其增产增收的效果,国内外报道很少。现将1986年槟榔芋地膜覆盖增产效应小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用0.01毫米线型聚乙烯地膜,在江永县上洞乡小勉圹村第四组周秋送的责任田进行。选用品种为荔浦芋。设槟榔芋盖膜、不盖膜(c k)两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排列。用垅栽平铺盖膜方法,齐苗后揭膜。田间管理与大田基本相同。 试验地为近代河流冲击物发育而成的沙质壤土,pH6.0,肥力中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本试验测株高,单株重及母芋球茎的横径和纵径等项目。 二、结果及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水莲 《现代园艺》2012,(23):18-19
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槟榔芋已成为福建长汀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槟榔芋的生长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汪建军  王社英 《蔬菜》2014,(9):19-20
引进福鼎槟榔芋在贵州省石阡县进行试种,以探索石阡县种植福鼎槟榔芋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石阡县种植福鼎槟榔芋,可选择海拔600 m以下、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的土壤,选用80~100 g的种芋,厢宽1.6 m(每厢种两行)、沟宽40 cm、株距70 cm,每667 m2种植953株,并采取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及时培土除草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母芋单个质量达到1.10 kg,每667 m2平均产量达到1 286.36 kg,每667 m2净产值可达2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