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怡秋 《花卉》2020,(22):70-71
通过对公园绿地中植物的季相分析情况,总结出盘龙区需因地制宜的使用不同物候现象植物提升公园绿地内植物的季相变化,优化乔、灌、草多层次搭配等丰富盘龙区公园绿地季相变化,展现盘龙区的特色与景观。  相似文献   

2.
丁丽梅 《花卉》2021,(4):74-75
圆明园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作为一座遗址公园,还原历史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其本体价值,所以在植物景观配置中要力求植物品种与景观意境相符,植物景观季相变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增强圆明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影响,通过概述不同季节植物叶色的变化、花色变化以及果实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体现植物季相变化的景观特性。进一步分析观叶植物季相、观花植物季相和观果植物季相,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以及其他皇家园林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为圆明园植物景观恢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驻马店市开源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空间、季相以及配置形式,对公园植物景观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开源公园共有各类植物114种,隶属于52个科81个属,其中以蔷薇科、木犀科植物较多。植物空间配置形式多采用乔灌草搭配,季相变化较明显,季相景观以春夏季观花、秋季观秋色叶和冬季观干为主。  相似文献   

4.
植物作为造园的四要素之一,对公园景观的创造,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植物配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马甸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在植物群落、空间、种植方式及季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公园植物造景提出一些建议和不足,希望对公园的植物景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5.
臧英杰 《中国园艺文摘》2013,(7):137-138,F0004
通过实地调查滨海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分析滨海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以及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滨海公园的植物景观特点,并针对植物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旨在为类似公园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现状入手,探讨乡村公园植物选材、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并结合自身设计的北碚静观乡村公园中几个具有特色的景区特点,进一步探讨乡村公园如何通过植物配置来体现乡村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单超一 《花卉》2016,(22):11-13
山地公园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居环境的改善,更体现了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水平。本文通过中山市翠亨金山公园建设工程的设计为例,分析了金山公园的植物造景的应用以及配置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翠亨金山公园绿化在植物造景应用方面,树木种类相对丰富,并且运用了一定数量的乡土树种,在植物配置方面,植物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完整,层间植物丰富,四季季相景观多样。通过本文研究,对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思维和植物造景应用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并对山地公园生态景观建立基本框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合肥市35个公园142个样方,从植物种类构成、物种来源、植物丰富度、多样性等方面对公园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合肥市公园绿地共有植物84科173属224种,其中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210种。表明合肥市公园绿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乔灌草搭配合理,植物层次类型多样,群落较稳定,景观季相变化显著;但不同公园差异较大,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单一;在植物景观配置中使用了较多的外来植物,缺乏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遗址公园植物景观植物种类单一、后期管理不善等现状问题,以改善周围居民生活环境、提高西安市生态水平为目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西安市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的20处代表景点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建立了景观美景度与构景要素之间的数量回归模型,并结合评价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影响西安市遗址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主要因素有物种丰富度、色彩的适宜性、季相变化、景观层次、文化内涵、地形地貌。季相变化和植物色彩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高,文化内涵对景观美景度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以郑州市绿茵公园为例,分别从春季观赏植物种类及配比关系、春季植物的配置特点和季相设计特点等多个角度,对郑州地区春季植物群落景观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出了适宜郑州地区的优秀植物配置模式和配置要点,为植物群落景观的研究及评价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并对郑州地区春季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文静  张昶 《现代园艺》2022,(7):108-110
为提升植物景观视觉效果,阐述了植物色彩配置的相关理论,从协调性、对比性、均衡性、季相性4个方面分析了色彩在植物景观中的配置原则,探讨了植物色彩在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公园绿化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景观营造和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是贵港第一个城市生态公园,对于贵港城市公园建设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从科属种组成、生活型、来源、观赏类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在城市生态公园的理论指导下,探讨马草江生态公园园林植物选择的合理性,并在植物配置与规划上提供建议。结果表明,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具有园林植物135种,隶属于61科113属。公园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景观风貌,棕榈科植物种类繁多;植物景观层次和类型丰富;以乡土树种为主,具有小型植物专类园的植物,但还是存在植物多样性水平低、水生植物种类少、"水生态"景观不理想、植物景观季相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变化最为丰富的要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具有强烈的运动感。不同类型的植物,通过丰富的配置形式及不同的季相变化,能够营造出各式各样的景观效果,构造出不同变幻的景观空间。随着季节的不断轮回,季相景观的营造主要是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变化来予以实现。以福建厦门市为例,分析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效用,并细致探讨了沿海城市园林绿地植物季相景观的设计要点,以期为塑造多样化的植物季相景观,丰富园林景观内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常州紫荆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公园内的主题植物和植物群落,结果表明:紫荆公园中常用的月季品种为271种;紫荆公园内观赏植物共224种,隶属于82科,157属,并定量分析其植物类型构成、季相结构及群落数量特征3方面内容;归纳总结紫荆公园植物配置特点,旨在为今后月季主题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德昌  武静一 《花卉》2020,(10):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现如今已成为在城市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由于郊野公园景观植物分散难以管理,所以应通过相关配置完善景观植物。本文将浅析郊野公园景观植物的营造和配置,进而保证郊野公园建设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深圳公园植物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锋 《现代园艺》2012,(11):71-73
本文结合深圳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根据深圳市公园的现有植被状况,举例说明深圳市政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而分析深圳市公园的植物配置问题,在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公园不同分区的功能配置植物,构建生态园林和植物专类园,将公园植物配置的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大龙潭景区是一个自然山水景观公园,造园遵循"自然"二字,保持景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从未轻易留下人工改造痕迹,景区的植被十分茂盛,但颜色比较单一。自柳州市政府提出创建"五彩画廊的花园城市"之后,在原有植物和景观的基础上,公园利用彩色植物打造四季季相分明的景观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重点阐述其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海绵公园作为新型的城市发展方式,对系统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景观空间营造及植物配置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深圳光明区楼村湿地公园改建工程为依托,着重从种植的空间及植物选择与配置等角度进行研究,积极探索植物与LID设施完美结合的实施路径、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与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身心感受等,为现有城市海绵公园的景观优化和新建公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植物群落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科学、合理、优美的植物群落,不仅能够营造精致的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使植物充分的利用空间和营养物质,对环境的生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现以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植物群落实地调查为基础,分别对门前广场区、眺望阁景区、百鸟园景区、阳光充足的南区、贯穿南北的环路的植物群落配置进行了探讨,分析和总结了水源山公园的植物群落特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植物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植物群落配置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下马坊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对公园植物的种类组成、空间结构、植物群落、季相变化、植物应用等方面调查,分析历史文化古迹中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及不足,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