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世纪前的中英园林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案例,围绕园林选址、造园要素运用、园林功能等方面,探讨两国自然式园林形成发展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揭示中英园林的本质特征。通过研究发现,中英园林在园林场所、造园要素选取方面均崇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在园林构思与建设过程中融入追求享乐的思想;在造园要素处理方面具有相似手法。不同之处有:中国园林表现含蓄,英国园林表现粗犷;中国园林讲究精神追求,英国园林注重实用功能。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明晰了中英追求自然式营造方式的同时也存在鲜明个性特征,对传承自然式园林造园手法并在现代园林中正确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谢彤 《花卉》2019,(24):34-35
中式园林一脉相承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式园林是由文人、画家、造园师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是凝固的诗篇和立体的画卷,是自然美景的缩影,中式造园艺术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寻求作品的天然之美.  相似文献   

3.
园林与绘画本无必然因果关系,却都强调崇尚自然之趣的特点,模仿自然,将园林的景致构成源于自然界的风景。如同绘画一般,基于自然、再现自然,又高于自然。通过结合绘画与园林造园的方式从而营造出一种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园林氛围。  相似文献   

4.
马玛骞  林海 《现代园艺》2023,(16):135-137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命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以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为出发点,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景观的和谐统一,追求情境交融的意境表达。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包括叠山理水、植物搭配、建筑升华和空间营造等,其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对世界园林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探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传承造园手法的文化内涵及特色,使古典园林造园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园林设计中,为现代园林建造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中英两国的古典园林,相对于法国的规则式造园形式,在造园风格上同属自然式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具体风格上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之际逐渐形成其明确的风格,18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是中国自然山水园林的成熟期。而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在18世纪初才突破法国规则式园林的束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因此,文章运用了平行比较的方法,对18世纪中英两国的造园风格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国造园风格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深入比较中英两国造园艺术的具体风格与造景手法,对现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园林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山水地形对空间构建的影响一直贯彻始终,而叠山理水的造园技巧也是一直在传承延续,同时不乏发展与创新。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其造园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集成延续了宋代之造园典范-"艮岳",同时在綴山理水建筑等多方面进行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既有自然山水之魅力,又融南北造园艺术于一身的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本文经资料调查研究,将清代离宫御苑承德避暑山庄与宋代皇家园林经典"艮岳"做对比,总结得出避暑山庄造园手法的效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集造园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与诗书画等其它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她崇尚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体现出中国古典造园幽静淡雅的人文情趣和审美意境。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以她丰富而独特的语言来表述着这种艺术之美。人工建筑美与自然美的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一种"妙极自然,宛自夭开"的哲  相似文献   

8.
如何将园林施工管理完美应用于造园艺术中,是每一位园林建设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造园艺术的完善需要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勇于探索创新,促使在现代化景观建设中到达自然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探索园林施工管理中造园艺术的应用,为我国园林建设工作者提供完善的造园艺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郝广清 《现代园艺》2012,(21):41-42
<正>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在现代园林中,景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景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因而,景石在现代园林  相似文献   

10.
江南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其亲自然的设计理念对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江南古典园林亲自然理念的角度出发,简要分析江南古典园林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自然理念在造园要素和造景手法中的体现,以期对当代的景观设计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目前分析来看,我国古典园林有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奇观的美誉,其造园和成景的手法别具一格,受到了西方各国的推崇和模仿,因此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对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具体分析可知,其遵循的理念主要有2个:一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哲学理念,二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林观念。这2个理念在园林建造中有具体的利用使园林与自然实现了很好的融合。目前,我国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积极地进行自身韵味的提升,所以对城市园林建造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广西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以及现代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我国古典园林在造景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地被植物认识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的园林人追求造园的最高境界——自然生态效果,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造园者重视。迄今为止它已经成为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乔木、灌木和草坪组成的自然群落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园林精妙绝伦的造景手法及所蕴含的崇尚自然的精神为世人所称道,但在当代景观设计潮流中却充满盲目照搬西方园林的各种案例。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分析,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的应用,对如何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结合现代景观设计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于世界其它园林体系的园林,吸引了后代的持续学习与模仿。但在现代社会,将现代造园手法融入古典园林设计中,也不失为一种对古典园林的延续与发展。现以实例来探索现代造园手法在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朱松 《花卉》2011,(7):10-10
竹子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子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7.
园林中的声音,除了人为创作的声乐或是器乐等人籁之音,还有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等天籁,以及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地籁。园中"满耳皆新响",可见自然之声是中国造园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手法的延续与继承,能在当今景观空间中充分展示艺术魅力。本文列举古典园林其中的崇尚自然、移步异景、筑山理池、植物配置等造园手法特点,并在景观设计中运用,从而改变当今景观设计盲目崇洋、千篇一律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5000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相似文献   

20.
赵宇 《北方园艺》2005,(6):48-48
1外国造园艺术 欧洲的造园艺术始于意大利.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兴起营造园林之风,到巴洛克时期极盛.它的主要特征是循山坡的台阶式园林.随着意大利文化的传播,造园艺术传到法、英等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