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干草是草食家畜舍饲期和冬春枯草期的主要饲料之一,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晒制和贮藏大量品质优良的干草,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营养损失,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1粗饲料 粗饲料主要指青干草和农作物秸秆。青干草是由天然草地青草或人工栽培牧草,适时收割后经天然或人工干燥制成。青干草的营养价值与牧草种类、物候期和调制技术密切相关。青干草的粗纤维含量较高,粗蛋白质的含量随牧草种类而异,豆科牧草较高,禾本科牧草较低,能量值差异不大,豆科牧草钙的含量较高,禾本科牧草较低,优质青干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3.
牧草人工干燥饲料的质量标准张壁(内蒙古武川县畜牧局)全价营养饲料,特别是人工干燥的牧草饲料对有效地发展畜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有关资料报道,盛蕾期以前收割的豆科牧草和抽穗始期收割的禾本科牧草的青草调制的草粉、碎干草、草颗粒和干草块的营养价值不如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沙打旺牧草的一次刈割和二次分期刈割进行了对比,分别测量了青干草产量和翌年返青率,并对青干草质量进行了粗略评估,旨在寻找沙打旺牧草的最会刈害时间期,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动物生产的基础,一般指供饲养动物使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其再生力较强,一年可刈割多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牧草作为饲料对于解决我国粗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牧草成为饲养草食动物的重要资源。牧草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需高度重视。牧草通过调制干草和青贮饲料可以有效地进行贮藏。影响牧草干草和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有很多,调制方式、牧草品种和刈割时期等都会影响牧草的品质,其中牧草的生长阶段是影响牧草饲用价值的重要因素。文章综述了牧草品质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牧草生长阶段对牧草干草和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期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的四大优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产量高混播牧草具有较单播牧草高而稳定的产量,通常产草量提高14%~25%左右。2品质好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元素,而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两种牧草混播后营养成分提高且均匀,适口性好,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3能改良土壤,延长草地的利用期两种牧草混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草地生长快,利用期长。4利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豆科牧草含水量较多,茎叶所含水分差异较大调制干草时易落叶,而禾本科牧草则相反,所以混播后调制干草时可减少茎叶的损失。豆科牧草含蛋白质多,水分高,不易单独青贮而…  相似文献   

7.
苜蓿干草等几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苜蓿干草、羊草干草、玉米青贮、玉米秸秆概述苜蓿干草、羊草干草、玉米青贮、玉米秸秆是我国北方饲养奶牛的主要粗饲料。苜蓿干草是指人工栽培的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在初花期刈割后经自然或人工干燥后制成的产品。羊草为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牧草,我国用作奶牛粗饲料的羊草干草基本上都是来自东北的草甸草原,是天然羊草在抽穗期刈割后经自然干燥后制成的。玉米青贮在我国指玉米籽粒在蜡熟期收获后其青绿秸秆切碎青贮后制成的产品或在乳熟或蜡熟期全株切碎青贮(包括籽粒)后制成的产品,后者的营养价值较高。玉米秸秆是玉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山西亚高山草甸不同坡向牧草产量动态进行研究。三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牧草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开始返青,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逐渐加快,牧草产量逐月增高,各坡向产草量动态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规律。干草产量的峰值,东坡和西坡在七月,其它被向则出现在八月。九月上旬牧草开始枯萎,产草量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翌年四月上旬牧草返青之前。牧草营养物质的变化,在生长前期粗蛋白质和磷含量高,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逐渐减少,而粗纤维含量则相反。粗蛋白质产量高峰期,东、南和西坡在七月,北坡和山顶部在八月,与干草产量的高峰期基本吻合,此时正是牧草利用的最佳时期。除五、六月外其它各月青草期牧草产量和营养物质产量,北坡均显著高于其它各坡向(P<0.05)。  相似文献   

9.
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1997年对67份国内牧草品种及野生品种的物候期进行了田间观测,通过牧草越冬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千粒质量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从中筛选了20份适应性较好的牧草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两种豆科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农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为材料,进行牧草播种行距、播种量、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是影响两种供试牧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蒙农红豆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施肥量、播种行距;影响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行距、施肥量。蒙农红豆草牧草干草产量的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锄,播种量2.5kg/667m^2,施肥量5kg/667m^2;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cm,播种量0.4kg/667m^2,施肥量2.5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人工草地的群落稳定性是草地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它是指在种间竞争、环境压力和干扰活动三个因子存在的条件下 ,人工植物群落各组分稳定共存、草地生产能力和经济利用价值不致降低的状态。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合理调控是维护高效、持久的人工草地 ,提高人工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其调控机制主要有牧草组分种间竞争 (品种组合 )、环境压力 (水、肥条件 )和干扰活动 (放牧和刈割 )等三种方式。分析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北美和西欧一些国家已在此研究领域内取得了较大进展 ,研究技术和理论体系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相对而言 ,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工作开展得较少 ,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理论水平较低。今后我国草地学界应将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列为专项课题 ,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戈弋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Z1):77-78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伟大号召,还草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在还草中,种植牧草具有营养丰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饲料(草)资源和蓄水保土、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等优越性,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新增长,调整种、养植(殖)业结构,实现现代农业和满足人们需要的绿色食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种植牧草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都突出地体现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飞播种草能提高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和产草量,是大面积治理若尔盖沙化草原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耿文诚 《草业科学》2000,17(Z1):48-53
夏秋人工草地剩余牧草收贮是云贵高原人工草地合理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青贮是牧草收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牧草收贮可调节牧草供应季节平衡;促进牧草再生,提高草地产量,改善利用均匀度,控制杂草,防止草地退化;提高牧草利用率,减少牧草枯腐;提高牧草质量和消化率;减少冬春青绿饲料生产及精饲料供给量,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湟源地区种植青玉米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宝山  张玉 《青海草业》2004,13(4):14-16
湟源地区是青海省绵羊实行西繁东育的基地之一,但由于饲料资源不足而限制了绵羊繁育规模,我们通过种植青玉米的试验,结果表明,青玉米产量可达到6.50kg/m2,它将为解决绵羊饲料探寻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果园生草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是果园集约、高效、生态、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基础。生草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4.7%~13.0%,提高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的导水性能和保水性能,也有助于拦截降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干旱少雨的季节可能会出现牧草与果树争水的现象,需要通过选择适宜的草种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减小争水对果树造成的不利影响;生草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连续生草6年可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19.6%~27.8%,有机碳的累积量会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草覆盖可调节果园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酶活性;生草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同时豆科牧草也可通过固氮作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总体而言,果园多年种植牧草对土壤养分的积累具有正效应。本研究可为有关的研究工作和生草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堃  吕进英  邵新庆 《草地学报》2004,12(3):240-245
在分析国内外草地沙漠化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研究1985-1998年沙化草地的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属于进展演替类型,经历"沙生、一年生植物群落"、"根茎禾草杂类草群落"和"丛生禾草群落"三个演替阶段,最终向地带性植被类型发展;其植被物种组成,覆盖度、产草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增加,表土结构变好;人工恢复的效果显著,播种抗旱、抗风沙型植物,可以快速建成植被覆盖地面,同时生产大量优质牧草,是我国沙化草原恢复重建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开发利用岗岭低产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从1984—1989年在踢球山种畜场进行牧草栽培,一年生草地每公顷产鲜草平均85815公斤,多年生草地平均每公顷产鲜草49275公斤。每天每头奶牛饲喂15公斤鲜草以代替部分干草,每月比精料加粗料常规饲喂方法增奶量为34.6%,每公顷鲜草饲喂增值效益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适宜的刈割方式是牧草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促进牧草的再生和分蘖(枝),提高牧草的产量和改善营养价值。不同的刈割方式(包括刈割时间、刈割次数、留茬高度)对牧草的生长、再生及牧草周围的环境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综述了刈割对牧草的生长、再生、草地群落结构、草地生产力及草地微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草坪草对遮荫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遮荫胁迫下,草坪草的解剖结构、形态结构、营养吸收积累及生理活动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对遮荫条件下草坪草光合作用、水分生理、营养生理等主要生理反应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应当从整个草坪构成和草坪草构件的角度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改善草坪草的耐遮荫胁迫能力,不仅要提高建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更应该加速对耐荫草种或品质的选育,加强对野生种质的开发与研究是解决当前草坪草耐荫性差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