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畜禽业》2019,(10):14-15
研究应用ELISA法于2016-2018年对怀化市部分地区共3 260份猪血清样品检测PRRS抗体水平,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猪PRRS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和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地区猪PRRS抗体阳性率为75.52%(2462/3260),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会同县被检猪群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8.20%,沅陵县和溆浦县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6.80%和75.00%,而洪江市、芷江县和麻阳县稍低,分别为74.41%、74.74%和73.80%;此外,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78%、84.10%和50.95%,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免疫接种和未免疫接种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1%和27.63%,而散养户则分别为73.74%和15.55%。结果表明怀化市猪场需要定期对猪群进行PRRS抗体检测,部分未免疫接种疫苗的猪场需尽快给猪群免疫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2.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20日龄至4月龄的猪、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感染;主要特征是大肠发生坏死性炎症。近年来,本病在大、中型猪场较少发生,但在小型猪场和农村养猪户中由于饲养管理欠佳,未免疫或免疫失败而屡见不鲜。对于本病,由于长期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进行防治,所以很多地方产生了耐药性。在有关文献的启示下,我们进行患仔猪副伤寒而自然康复猪的血清(以下简称康复血清)治疗仔猪副伤寒的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采集血清用猪的选择没有注射过仔猪副伤寒疫苗,自然感染,经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1)
正被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呼吸与繁殖综合症病毒(PRRS)感染的猪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应答受到明显抑制;国内猪群的PCV-2和PRRS感染率很高,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必然产生很大影响。专家建议每个猪场应考虑母猪的免疫次数、仔猪的母源抗体、综合防治的措施等根据猪场的情况量身定制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张玉刚 《畜禽业》2013,(1):68-69
2012年3月,105团3个自繁自养猪场1周龄内仔猪先后发生急性副伤寒病例,病情轻重程度不一。应用敏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对初生仔猪实行1日龄口服一个剂量仔猪副伤寒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3)
<正>1免疫程序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CSF免疫程序。目前多数猪场采用仔猪、育肥猪20~28日龄首免和60~70日龄二免,种猪每年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母猪的免疫应避开配种和妊娠期,以免引起胎盘感染)。林毅等采用Dot ELISA检测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和4种猪瘟免疫程序(超前免疫组:新生仔猪在吃初乳前接种2头份猪瘟单价疫苗,注苗后1h让其吃初乳;超前并加强免疫组:按超前一次免疫后,45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4)
怀化某小型规模化猪场存栏的40余头繁殖母猪陆续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新生仔猪喘气、腹泻,部分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发病原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与伪狂犬病毒混合感染所致,对猪群紧急免疫接种猪蓝耳弱毒疫苗和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同时辅以抗生素和中草药添加剂治疗,最终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9)
正在当前情况下,实施免疫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但免疫和免疫结果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免疫结果:疫苗本身、猪的健康、饲料营养、免疫接种操作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的等。健康猪群是基础,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核心,正确的操作是关键。1猪场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1.1疫苗及稀释剂1.1.1疫苗的质量。一些兽用生物制品厂家管理不到位,弱毒苗污染或灭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5,(5)
<正>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对控制猪瘟至关重要,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对提高免疫效果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对南平市某规模猪场哺乳仔猪的抗体检测,为制定适合于该猪场的猪瘟首免时间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对象选择分娩日龄临近、分娩仔猪大于8头、胎次为2~7胎的母猪21头及  相似文献   

9.
范翠萍 《畜禽业》2016,(4):12-13
正当前,产蛋鸡发病种类较多,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方法、免疫程序,还决定于接种时机体的健康状况即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重要的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  相似文献   

10.
科海撷英     
《畜禽业》2007,(2):36-37
<正>猪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抗病增重效果好为验证猪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株肌肉注射后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华神生物制品公司技术中心薛春芳等,对妊娠母猪、育肥猪、仔猪进行了田间试验。经试验证实:仔猪接种后生长良好,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母猪接种后,能提高产仔成绩和成活率;70日龄商品猪接种后,经过近100d育肥,其出栏重增加20.83%,对发生伪狂犬病的猪场肌注本品48~72h后能控制疾病的发生。薛春芳,邓仕伟,汪勇.猪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的田间试验.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2):115~117  相似文献   

11.
5 猪瘟 Dewulf等证实猪瘟病毒感染早期通过排泄物传播病毒并不重要,提示机械传播在猪瘟病毒并不具有流行病学意义.鉴于弱毒疫苗缺乏可鉴别的遗传标记,有的国家已禁止使用弱毒疫苗,Marowska-Daniel用去掉跨膜区加上人CD33的信号肽的GP55基因构建了基因疫苗,接种猪可诱导对猪瘟的免疫保护.Dewuff等评价了猪瘟病毒E2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接种后7d攻毒所有猪发病,出现病毒血症,部分猪死亡,这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摄入初乳的新生仔猪接种猪瘟疫苗不能诱导足够的免疫保护,提示母源抗体对疫苗接种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
正仔猪副伤寒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开始在我州流行的一种仔猪传染病。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春秋两季常规防疫工作中开展仔猪副伤寒的免疫接种工作,基本控制仔猪副伤寒病发生与流行,但每年都仍有零星散发的病例出现。笔者多年以来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畜禽诊疗工作,先将多年诊治仔猪副伤寒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09,(9):22-22
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丹毒菌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耐吖啶黄弱毒菌苗。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采用猪只皮下接种1mL,免疫期约6个月。猪丹毒GC42弱毒菌苗在生后3个月开始免疫接种,对未断奶或刚断乳的仔猪使用本菌苗后.应在断乳后2个月左右再免疫1次,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当猪群中发生该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对同群未发病猪只用抗生素进行紧急预防性注射。连用3—5d.每天2次。停药后立即进行一次全群大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再接种一次菌苗,对患慢性猪丹猪的病猪应尽早淘汰。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9)
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与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动物疫苗失败较为常见。免疫失败是指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在免疫保护期内出现疫病的现象。导致动物疫苗失败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疫苗、动物本身及免疫技术3个方面。详细介绍生产实践过程中导致动物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为科学选用疫苗,合理制定程序,规范接种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英  杨智  张凌燕 《畜禽业》2011,(11):32-33
<正>免疫接种是给猪群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猪群产生或获得的特异性抵抗力,能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猪业生产健康发展。免疫接种按接种时机不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疫苗按常规剂量接种,同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弱毒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按照1、2、3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的仔猪;猪瘟疫苗和猪瘟-猪丹毒二联苗分别2倍剂量接种35~40日龄(阉割时进行),间隔1周后进行口蹄疫疫苗常规剂量的免疫接种,共分8组。通过正向间接血凝(PHA)试验检测猪瘟抗体,结果表明:对散养生猪同时进行猪瘟和口蹄疫双针防疫的免疫效果确实,是可行的。且不同免疫剂量猪瘟疫苗在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略有不同,剂量大的,则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相对高些,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疫苗本身质量、疫苗保管等因素导致防疫质量下降,我们建议猪瘟采用2头份剂量规范实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5)
临床上猪免疫疫苗和注射药物引起过敏反应以及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一系例过敏反应综合征在规模化猪场中时有发生,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在兽医防疫和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以重视。为了减少养殖户注射疫苗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常见的过敏反应的症状和应急救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8,(1):12-12
(1)灭活苗: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油乳荆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妊娠母猪接种后,其所产仔猪可获得被动免疫;也可用于不同年龄猪只的主动免疫,主动免疫接种后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接种疫苗时,疫苗要恢复至室温(20-2)℃,摇匀后使用。给妊娠母猪接种时要适当保定,以免引起机械性流产。该疫苗要贮藏在2~8℃环境,有效期1年,其规格为10mL/瓶、20mL/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电话:0451-82763372。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5)
<正>自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入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范畴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2种增加至3种,使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免疫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增大。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结合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要求,于2012年2—3月在潼南县11个镇街的11个村(社)的39家散养户及2个规模猪场,在以往免疫程序(如仔猪30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瘟、猪口蹄疫疫苗;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同时免疫1次猪瘟、猪口蹄疫疫苗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6,(1)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沙门氏菌属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急性型病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变化,多发于生长育肥猪,成年猪发病较少,我国各地方的猪场均有发生,对养猪业造成的损失较重,现就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