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是在农田周围营造的防护林,是通过树木的密度、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等调节农田附近的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土壤结构、含水量、地表径流、地下水位等因素,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促进农业丰产丰收的人工林。该文结合涡阳县建设平原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的经验,从农田防护林结构规划、立体经营与抚育管理、农田防护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供广大农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生产上,营造农田防护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田防护林的更新,通常都以植苗更新为主.这里介绍了采取根蘖萌芽更新农田防护林的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力、省资金,同时具有林木生长速度快、林带效益发挥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农田防护林、绿化祖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本文根据新疆的气候、土壤、灌溉等条件及农田防护林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有关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的一些重点。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顾名思义就是对农业生产、农田以及改善农业气候,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和湿度、改良土壤等几个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其对提高农业生产产量,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效益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农田防护林在营造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胁地等问题。文章主要结合西北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的实际情况,就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胁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该次研究对更好地发挥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靠近内蒙古高原,干旱多风是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因此,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是该地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合理,规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不仅减轻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还是改善农田的水分循环和防止干旱的有效措施,由于农田防护林的营造,调节了农田的湿度、温度、光、热、气自然资源,形成了特殊的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为农业生产的减灾避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防护林的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生产丰产、稳产、高产,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屏障意义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对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本研究则对此进行分析,提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建设农田防护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阐述了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设计要求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是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举措。通过林网对气候、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和土壤湿度、减轻和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做好后期管护工作,是保证农田防护林长期发挥其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农田防护林建设是当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农田防护林促进我国农业增产、农田生产环境改善和农村绿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建设对减少农业自然灾害、保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农田防护林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年来重大的农田防护林工程及其作用,通过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农田防护林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推动农田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农田防护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减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为目的的人工营造的林带体系。 成就 苏联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营造农田防护林规模最大的国家。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草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十八世纪末期,俄罗斯就开始在侵蚀沟、荒谷和沙地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农田。在十九世纪末期的30年中,共营造7000多公顷防护林带,有些林带一直保存到现在。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农田防护林体系对粮食产量、调节农田小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的效益分析 ,阐明了农田防护林体系在砂姜黑土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为淮北砂姜黑土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样板。  相似文献   

12.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是驻马店平原地区林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对驻马店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农田防护林在粮食增产增收和农业抗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属于风沙地区,农业的丰产和增收离不开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而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3.2%。对此,本文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的几个基本类型,主要有:平缓起伏沙土、草原栗钙土、起伏台地淡黑钙土、平地黑土和漫岗丘陵棕壤等土壤类型农田防护林区,并因此提出了管造原则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农田防护林作为森林资源一种特殊形式,人们更看好其生态效益,这需要加强农防林经营与管理,尤其要深入探讨接近防护成熟老林带的更新改造技术,使区域防护功能得到持续发挥。1沙区农防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八十年代中期是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完善期,大部分农田形成林成网、田成方的景观格局。在林网的作用下,农业产量逐步趋于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早期营造的农田防护林网布局不尽合理,不能全部及时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们的重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建设中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经济效应、整体改变和提高生态环境、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就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发展中作用和发展接合在实际中浅谈几点认识。一、农田防护林的意义农田防护林在整体平原农田建设中是建设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承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  相似文献   

16.
开封试区农田防护林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防护林的防风、固沙、土壤水分及作物增产效益分析,为今后沙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验目的依据本地实际及防护林栽植以杨树为主的特征,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适宜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优良品种,为本地防护林杨树品种选择提供更大空间,使农田防护林更好地发挥防护作用,提高营造防护林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8.
高晟 《农业网络信息》2011,(4):15-17,26
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有力地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农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农田防护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能而在农田中按一定规格标准营造的纵横交错的林带.辽宁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是保护农天,使作物免受风沙、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调节气候,为农田稳产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一、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效益防护林体系的防风、防沙、改善生物气候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能,主要决定于防护林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