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尤建玉先生在花木之乡长大,从小就对花卉盆景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传统盆景艺术有较深的研究。为提高盆景制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他不断冲电,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经常参与各项盆景观摩交流活动。其制作的盆景作品构图新颖、古朴自然、动静相宜,在作品表现形式上善于师法自然、不拘陈式,作品中既能体现传统盆景艺术精髓“诗情画意”,又融入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参悟,把人生的各种境界表现在盆景之中。在制作手法上灵活多变,技法细腻,对盆景形式美和内在美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尤建玉盆景作品另见第58、59页)  相似文献   

2.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1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3.
《花木盆景》2007,(8):F0002-F0002
徐伟华,1949年生于广西陆川县,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高级园艺师。他酷爱盆景,潜心研究盆景制作技艺近30年,特别对树木盆景造型颇有建树。他在遵循岭南“蓄枝截干”技法的同时,讲究枝干过渡比例与力度,提出“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节多出枝,每枝曲折转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被盆景界普遍认同。  相似文献   

4.
岭南盆景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成熟的技法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盆景的一大流派。岭南盆景要不断学习其他盆景流派的长处,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创新提高,这已成为岭南盆景界同仁的共识。但是,岭南盆景艺术如何创新?是否要坚持自己的特色,是否能突破已有的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盆景界炒得最热的一个词莫过于“舍利干”,最新潮的树干修饰技法,莫过于舍利干的制作。盆景创作已经不仅限于对美妙枝法、根法的追求,更将视角扩大到了对树干的修饰上来,追求树干的自然美创造,强化树干的造型章法,进一步突出树干在盆景创作中的中坚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六月雪制作盆景有着诸多优点:其萌芽力强、花期长、叶细小、耐剪扎,可制作独干、双干、悬崖、丛林、水旱、附石等多种型式的盆景;六月雪为常绿小灌木,树体不大,枝节老气,宜制作中小微型盆景,这就很适合笔者这类有不大的屋顶露台爱好者把玩;六月雪在养植造型中,适宜岭南盆景艺术和技法的运用,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培育和改变作品造型,使其成为  相似文献   

7.
喻荣品 《花木盆景》2003,(9):18-18,4
王宜泉同志系安徽含山县人,他在盆景界名不见经传,是一位新人。但他制作的盆景作品在艺术上有一定特点,清秀、自然,寓艺术美于自然之中,在当地已受到盆景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赞同。现品读他的一组盆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盆景界关注新人的作品,注重对新人的培养,使盆景界新人辈出,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8.
正岭南盆景以英近树造型、因树造型、截干蓄枝等技法和枝法,在盆景界闻名遐迩,为行内各流派所推崇和效仿。然而,行内又有一种声音:岭南盆景以杂木盆景见长,松柏类盆景则为北派所擅。勤劳务实的岭南盆景艺术家们对山松盆景的求索从未停歇脚步,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钻研,努力创作,刻苦耕耘,运用岭南盆景出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简介郑永泰,1940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顾问,广东省盆景协会副会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作盆景,2000年退休后创建欣园盆景园,醉心于盆景制作。其创作理念崇尚自然,注重技法,追求意境。制作技艺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技法为基础,博采众长。选材上不论品种,不计贵贱,随缘取材,随性而作。其作品清新自然,枝法细腻,内涵丰富,视觉清爽,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10.
《花木盆景》2007,(8):30-30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奇葩的新秀,以其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截干蓄枝”的独特创作技法,得到国内外盆景界的认同和赞誉。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八大传统流派之一,其以修剪为主的“截干蓄枝”技法,不仅被岭南地区众多盆景艺术家所推崇,而且还吸引其他地区及流派的艺人争相学习。及至今日,其已成为制作盆景的基本技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曹健 《花木盆景》2007,(10):32-35
今刊登日本盆景大师木村正彦先生从自己众多的创·改作的作品中挑选出了最具代表性、大气的几件作品与广大读者共同来探究木村先生的构思、技艺。作为盆景制作专业人士也必须揣摩浓缩于这些作品中创作理念。无论原材料质地如何,其技法的精髓如果能细心体会到,那么在你自己的盆景作坊里不也一样能创·改作出美的作品吗?  相似文献   

13.
<正>松有"百木之王"之称,尤其黑松,其干苍劲有力,树形优美,是制作盆景的上佳材料,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有很高的盆景艺术创作价值。近年,在盆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先进技法的应用,黑松盆景的制作方法日益成熟。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黑松盆景的创作仅停留在技法上,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尤其在黑松盆景美的实质——线条美的探索上鲜有涉及。笔者在黑松素材长期培养和创作中,搜集和积累了大量资料信息,不断地探寻黑松盆景线条美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力,认为黑松的美不仅仅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奇葩的新秀,以其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和"截干蓄枝"的独特创作技法,得到国内外盆景界的认同和赞誉。广东省盆景协会是目前广东省专门关注岭南盆景事业发展的最大型的社团法人组织,协会成  相似文献   

15.
微型盆景又称掌上盆景,是中国盆景艺术不断发展中涌现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小中见大,以少胜多,自然美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可谓"盆小意境深,景微情趣浓",备受人们青睐。 参观多届盆景展,见到不少微型盆景展出,作品中绝大多数均为小树桩盆景,制作手法多以修剪,绑扎造型为主。大中型盆景制作技法丰富多样,相比之下,微型盆景制作技艺,似乎显得单一些。  相似文献   

16.
盆景创作中,对盆中树木生理活动进行控制是盆景制作的重要手段。对盆中树木进行控制是盆景创作基础,没有控制的盆中树木不是死亡就是杂乱无章,无法称其为盆景。盆景创作中的制作技法从主体形式上分截干蓄枝法和蟠扎修剪法。  相似文献   

17.
<正>"破石栽树"法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李云龙首创的山水盆景技法,运用此法,给山水盆景中的树木创造了生长的空间,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光"石盆景,让山水盆景真正"活"了起来。2017年5月27日,山东省盆景联盟成立大会暨山东省首届盆景展在临沂市正直汽车主题公园隆重召开,李云龙大师应邀制作表演,现将制作过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盆景界松柏盆景的地位可谓蒸蒸日上,广大桩友争相在松柏类树桩方而育桩造景,使松柏类盆景制作出现了空前火热的局面。相比之下,杂木盆景倍受冷落,存盆景园地中似一个无人疼热的孩子,寂然一隅。平心而论,松柏类常绿木有其自身的优点,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杂木盆景有着松柏类树桩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随季节不同而显示出自己的不同风采,或星芽点点,  相似文献   

19.
唐吉青 《花木盆景》2003,(12):40-41
近年来,动势盆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研究和制作动势盆景的人越来越多,学习和掌握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的基本技法,成为大家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20.
唐吉青 《花木盆景》2003,(12A):40-41
近年来,动势盆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研究和制作动势盆景的人越来越多,学习和掌握树木盆景的动势造型的基本技法,成为大家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