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羊肝片吸虫病,又称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中而诱发的蠕虫病.此病的发生,多数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多见低洼、潮湿等放牧地,而且,雨季发病病例更多.由此,根据此病流行,应提前做好预控措施.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此病的症状、流行,防控等等一一做要点阐述,同时针对性提出了注意药物灭螺、加强羊群管理、粪便发酵处理、定期组织驱虫等综合性防病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反刍兽类甚至人类的蠕虫病,又名肝蛭病,是我国范围最广、影响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此病主要受外界环境和季节的影响,流行于潮湿多雨的年份和地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其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排放出虫卵,虫卵随着胆汁流入肠道,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弱酸性、温度处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牛源肝片形吸虫卵人工培养囊蚴,口服或三胃注射感染牛,羊,兔等动物,对临床和病理的变化,囊蚴成活率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证明在成都地区牛源肝片吸虫囊蚴人工感染牛,羊,兔获得成功,囊蚴成活率分别为29.4%,11.65%,8%,幼虫和成虫对肝脏等组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病畜表现精神食欲差,后期出现拉稀等症状,是导致牛,羊,兔瘦弱和部分病畜早死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羊肝片又名羊肝蛙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稻田地区和江河流域等.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发生较普通、危害严重的羊寄生虫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选取自2012年以来花池乡17户养羊户的215只病羊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羊肝片吸虫病具有感染率高、分布广且危害大等特点,慢性型病症多发于春、冬两季,急性型病症多发于夏末与秋两季,此次取215只病羊进行治疗,治愈羊207只,治愈率96.3%;死亡8只,死亡率3.7%。对于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应确保早期、正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采取定期驱虫、灭卵、三氯苯唑、中药等手段加强防治,继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发生肝片吸虫病的青海半细毛羊患羊进行临床治疗实验,将药物分为4组:硝氯酚组,肝蛭净(三氯苯达唑)组,蛭得净(溴酚磷)组,肝蛭散组。结果显示,7 d后,实验各组的治愈率分别为0、64%、57%和86%,有效率分别为0、36%、43%和14%。15 d后,除硝氯酚组病羊死亡7只外,其他组病羊全部痊愈,膘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稻田地区和江河流域等.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动物肝脏、胆管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动物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本文对就肝片吸虫病的发生、症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牛肝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大片报吸虫寄生在牛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慢性肝炎、胆管炎,伴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批死亡。如我县茅墩镇1994年3-4月间感染发病4062头,死亡371头。在其慢性病程中,常使患牛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消化机能紊乱、泄泻冰肿,最后终致死亡。笔者从多年来采取中药辅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供参考。1方法(l)病畜分类:病畜经尼龙兜集卵法镜检有虫卵后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一般:仅长期消瘦,但饮食欲未见多大变化;轻型:出现明显的消化机能障碍,毛焦…  相似文献   

10.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多呈地方性流行,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1.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羊等反刍动物的蠕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同时,易引起慢性性、消耗性疾病发生,不仅影响生长发育,降低产品质量,甚至造成动物死亡,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笔者在近几年临床诊疗中发现,临床病例逐渐呈上升趋势,当引起养羊朋友高度重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中得到了一些治疗心得,在此与大家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绵羊和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肝脏胆管内诱发的慢性、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发病病例中同时伴有典型全身中毒症、营养障碍症等,牛羊具有强易感性。此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外界环境及季节对此病流行影响较大。此病常流行流水、山川、小溪、低洼、潮湿沼泽等处。特别于多雨年份和季节,淡水螺剧增区域,此病流行甚为严重。文章就诊治相关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病是山羊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该寄生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引起山羊死亡而造成经济损失,应当引起重视。1发病情况1999年1月以来某畜主先后在木洞镇、江北、武隆购回山羊18只,购回后,山羊食欲、精神状态、体况均良好,由于近几月来,该地区经常下雨,山羊每日放牧的时间短,营养不足,畜主也未能及时给该批羊群补充营养和驱虫,山羊表现营养不良,体况消瘦,食欲减退或不食。畜主曾使用青霉素对山羊进行肌肉注射,无任何效果。从1999年1月至4月22日止,在3个月内死亡8只,死亡率为44.4…  相似文献   

14.
羊肝片形吸虫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区域性、地方性流行,幼虫寄生在肠内经一段时间钻出肠壁向肝脏移行,也就是幼虫的第四期,危害最为严重,进入肝脏导致发病致使羊大量死亡,该病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病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和有些生产性能呈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奶牛、肉牛的一种常见病,但腹泻只是一种症状,产生于多种疾病:①普通病,肠炎、消化不良性腹泻、妊娠毒血症等;②传染病,牛冬痢、副结核、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沙门菌病等;③中毒,尿素中毒、黄曲霉素中毒、蕨菜中毒、棉籽饼中毒等;④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吸血虫病、牛阔盘吸虫病、囊虫病,犊牛新蛔虫病、绦虫病、球虫病等。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介绍如下。1奶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片吸虫的特性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感染肝片吸虫的病牛羊共76例,行针对性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病牛羊经阿苯达唑治疗后,病牛治疗总有效率达93.8%,病羊为96.7%,治疗效率均良好。结论:肝片吸虫病是具有高感染率及高发病率的寄生虫病,严重可致牛羊死亡,采取合理措施予以肝片吸虫病预防及治疗对保证牛羊生存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羊肝片吸虫病称为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或大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引起,据1992年疫病调查在德宏州主要是肝片形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在肝实质内移行,通过胆管,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和大量出血;由于成虫阻塞胆道,可引起胆汁停滞、积贮,使局部实质病变;血液出现胆红素,甚至发生黄疽等症状。本病对羊危害极大,尤其对羔羊危害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病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体内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胆管炎,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病羊毛易脱落,毛色发黄,干燥无光泽,病羊消瘦,流鼻涕,个别有打喷嚏现象,病羊敏感性高,食欲下降甚至不食。眼睑、下颌、胸下及腹下出现水肿。毛、肉品质显著降低,有的引起死亡。(一)病原及生活史肝片吸虫呈扁平叶状,长20~30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鲜虫为棕红色。肝片吸虫(俗称柳叶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通过中间宿主椎实螺。成虫寄生在绵羊和山羊的肝胆管中,虫卵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温度适宜时即发育为毛蚴,…  相似文献   

19.
<正>(一)流行病学特点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可引起羔羊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20.
肝片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给广大养羊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