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棚西瓜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西瓜的生长速度与西瓜品质,并具有一定的节水、节肥效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通常采用微喷灌与滴灌的方式,与传统的沟灌方式相比,能够节水近40%,节肥近30%,同时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与糖度也会有所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设施农业主要灌溉方式为滴灌,滴灌有明显的节水效果,配合施肥机使用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但是单独使用有很多局限。微喷灌作为一种优良的节水灌溉方式,正好可以弥补滴灌的不足。本文介绍了滴灌-微喷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及系统设计要点,以期为提高设施农业灌溉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翰文 《河南农业》2019,(25):28-28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一、关键技术(一)灌溉系统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渐趋成熟。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微(滴)灌等方式,也是目前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喷灌主要是用对灌溉管道进行打孔,借助水压将水形成小水滴,洒在植物表面以供给植物所需水分的灌溉方式。喷灌技术是目前较易  相似文献   

4.
刘海萍 《中国农资》2014,(29):21-21
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在我国有了较快发展,水溶肥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目前大多地方的施用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粗放,一般是将肥料溶解于水,通过人工淋施、浇施或冲施人田;而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模式应该是将肥料溶解后,通过灌溉管道输送到田间,如喷灌、微喷灌、滴灌等。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在我国有了较快发展,水溶肥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目前大多地方的施用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粗放,一般是将肥料溶解于水,通过人工淋施、浇施或冲施入田;而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模式应该是将肥料溶解后,通过灌溉管道输送到田间,如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据了解,这一技术模式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应用于大棚蔬菜滴灌及新疆棉花膜下滴灌,目前应用面积超过2500万  相似文献   

6.
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喷灌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沟灌对比试验可以得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节水、节肥以及提高西瓜品质和促进西瓜生长方面效果显著,节肥28.9%、节水38.7%,糖度和VC含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节水灌溉系统在温室花卉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园林生产节水灌溉滴灌、微喷灌、人工点灌三种方式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试验结果,总结出三种灌溉方式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并在温室条件下对花卉植物节约水肥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为重庆市节水灌溉系统在温室花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对露地园林植物生产节约水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几种,上述灌溉方式各有所长,各有不足.随着示范县建设项目的推进,宁河县引进高畦暗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当地设施农业生产的软管微喷灌节水技术,具有省水、省地、省力、省肥、增产和增效的特点.文章主要介绍软管微喷灌节水技术应用中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研究滴灌、微喷灌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技术在河北省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利用埋深0.2 m的真空表负压计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为-25 kPa条件下进行滴灌和微喷带灌溉(微喷灌),以小畦田地面灌(畦灌)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以及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畦灌处理相比,滴灌和微喷灌处理的灌水量均减少了150 m~3/hm~2;总施肥量均降低了24.0 kg/hm~2,其中,节约氮肥(N)16.5 kg/hm~2,节约钾肥(K_2O)7.5 kg/hm~2;土壤基质势始终保持在-25~-3 kPa,变化幅度较小;根层土壤硝态氮和氧化钾含量均较高,保肥能力强;产量分别提高了6.33%和8.45%,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采用冬小麦滴灌和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提高灌溉自动化程度的前提下,可省水、省肥,且可提高产量,符合当前规模化农业生产的要求,建议在冬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自动施肥系统以实现精确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灌溉施肥技术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有哪些灌溉施肥装备和枝术?其推广、应用、发展情况如何? 微灌(滴灌、微喷)等精准灌溉方法的应用,给施肥技术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它导致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水肥灌溉技术的兴起。利用滴灌系统进行施肥,是将可溶解于水的化肥(农药),按设定比例混合在灌溉水中,直接滴灌在植物的根部, 或利用微喷灌系统在喷洒水时,直接进行叶面施肥(施药),迅速、均匀完成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正>化肥在粮食连年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因化肥大量施用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迫切要求对化肥本身和施肥方式进行创新,以喷灌、滴灌、微喷灌为主要施肥方式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被认定为节水、增效、环保的现代农业新举措。随着水肥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将逐步被滴灌、喷灌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用水大户,同时,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不仅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事,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滴灌是现行灌溉技术中省水效果最大、灌水质量最好的一种新兴的灌溉技术。根据试验,滴灌比地面灌溉省水70—80%;比喷灌省水40%节能60%以上。因此,滴灌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正在成为灌溉技术发展的方向。一、燕山滴灌技术的诞生和发展1974年,墨西哥政府向我国赠送了滴灌技术和设备。考虑到这些国外引进的设备造价昂贵不易推广,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水电部下达的任务,水利水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蔬菜滴灌技术的应用1986年以来,笔者连续在卢沟桥乡不同地区进行滴灌(微喷灌)与沟灌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示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滴灌的主要优点1.节省灌水量滴灌克服了传统灌溉由于土壤、渠道水分大量流失的弊病,因而省水效果明显。据198...  相似文献   

14.
65.保护地内为什么要应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之一,具有省水、节能、省肥、省工、不占耕地、增产及提高作物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滴灌技术自七十年代开始在大田作物应用,尤其是在果树等生产灌溉上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应用推广。但是滴灌技术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花卉、药材等)生产上应用仍停留在试验或试用阶段,尚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多数还采用着传统的畦灌方式,这样不但浪费水,而且还带来了土壤温度低、空气湿度大等问题。另外,在没有滴灌的保护地内施肥,只得用落后的人工来解决,又费力,又不均匀,挥发浪费也大,尤其  相似文献   

15.
水肥一体化 是一种新的灌溉和水施肥技术模式。在加压灌溉条件下.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按照科学配方.将化肥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把水和养分适时、适量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加压灌溉有多种方式.最适合与施肥结合的是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渗灌和小管灌4种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中的微喷灌简称微喷,它是借助于一套专门的设备,将具有…定压力的水,喷到离地面不高的空中,散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植物根区的地面上,实现灌溉的一种节水节能新技术。微喷是一种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吸收了喷灌抗堵塞性能较好和滴灌工作压力低、可节省动力能源的优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广泛采用微喷灌技术用于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喷灌是通过塑料管道压力水,用很小的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和植物叶面上进行灌溉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该文介绍在旱作地区应用微喷灌节水技术发展胡萝卜生产的成效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目前果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列举了管道灌溉、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技术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为果树节水灌溉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皖南茶园多处丘陵坡地,地形差异大,年降雨量分布不均,洪涝灾害和干旱并存,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而喷灌、滴灌具有节能、省水、省工、增产、增效等优点,是先进的灌溉技术。2016年在泾县汀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茶园水肥一体化工程,根据茶园的地形及树龄,分别建设喷灌、滴灌和微喷灌溉系统,项目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水分和养分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措施,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仍以设施农业为主。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步发展。相比而言,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展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