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杂交2代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驼色棉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棉花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驼色棉的核型公式为:k(2n)=26=18m 2m(SAT) 6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8M1 6S;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16m 10 sm,属于2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2L 10M2 12M1 2S;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 2 sm(SAT) 16 sm 2 st,属于3B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4L 8M2 8M1 6S。通过比较发现,驼色棉核型倾向于父本。  相似文献   

3.
选取小麦族下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赖草属的5个类群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老芒麦核型公式为2n=4x=28=24 m(2SAT)+4 sm;纤毛鹅观草核型公式为2n=4x=28=22 m+6 sm(2SAT);毛盘鹅观草核型公式为2n=4x=28=20 m+8 sm;西藏鹅观草核型公式为2n=4x=28=26 m+2 sm;赖草核型公式为2n=4x=28=22 m(2SAT)+6 sm;同时,根据Stebbins的核型进化理论,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加以分析,揭示了5个类群的相对进化程度;结合3属的外部形态,从而阐明了3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即赖草属进化程度最低,鹅观草属最高级,而披碱草属的演化水平居中。  相似文献   

4.
利用染色体组型对国内6个无花果品种进行了遗传背景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布兰瑞克(W5)的核型最不对称,且它的染色体类型比较多,进化程度较高;较为原始的是金傲芬(W2).波姬红(W1)与金傲芬(W2)的随体位置基本一致,麦斯依陶芬(W4)与布兰瑞克(W5)的基本一致.所以,波姬红(W1)与金傲芬(W2)可以归为一类,其核型公式可表示为2 n=2 x=26=(16~22)m+(4~10)sm;麦斯依陶芬(W4)与布兰瑞克(W5)可以归为一类,其核型公式可表示为2n=2x=26=16m+8sm+2st(或M),中国无花果(W6)可单独为一类,其核型公式为2n=2x=26=10m+12sm(2 SAT)+4st.  相似文献   

5.
6个无花果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染色体组型对国内6个无花果品种进行了遗传背景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个品种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6。布兰瑞克(W5)的核型最不对称,且它的染色体类型比较多,进化程度较高;较为原始的是金傲芬(W2)。波姬红(W1)与金傲芬(W2)的随体位置基本一致,麦斯依陶芬(W4)与布兰瑞克(W5)的基本一致。所以,波姬红(W1)与金傲芬(W2)可以归为一类,其核型公式可表示为2n=2X=26=(16-22)m (4-10)sm;麦斯依陶芬(W4)与布兰瑞克(W5)可以归为一类,其核型公式可表示为2n:2x=26=16m 8sm 2st(或M),中国无花果(W6)可单独为一类,其核型公式为2n=2X=26=10m 12sm(2SAT) 4st。  相似文献   

6.
半枝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压片法对药用植物半枝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可形成13个二价体,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8.4%;半支莲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核型公式为K(2n)=2x=26=20m+4sm+2st,染色体长度范围为1.49~4.24 μ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8S+8M1+4M2+6L,其核型为"2B"型,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半枝莲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对红花金银花(Lonicera syringantha Maxim.)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金银花的染色体数目为18条,基数为9,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2M+12m(2SAT)+2sm+2st,其中第3号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4M2+4M1+6S,核型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3.12%,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同时对核型的4个重要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花金银花的进化指数为8,进化程度较高;表明红花金银花是较野生金银花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张兰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251-256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滨彩2号(浅棕色)、99-55(深棕色)和滨绿1号(绿色)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滨彩2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2m 18sm(2SAT) 12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0L 16M2 14M1 12S;99-55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26m(2SAT) 22sm 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12L 10M2 22M1 8S;滨绿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k(2n)=4x=52=40m 12sm(2SAT),属于"1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4x=52=8L 16M2 18M1 10s.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鲁棉研15号及其父本——转基因抗虫棉选系613、母本——常规陆地棉选系R55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棉研15号及其父母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6。鲁棉研15号的核型公式为:k(2n)=26=10m+12sm+4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10M2+4L+4S。其父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6m+2sm(SAT)+16sm+2st,属于"3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8M1+8M2+4L+6S。其母本的核型公式为:k(2n)=26=20m+6sm,属于"2A"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6M1+18M2+2S。通过比较发现,鲁棉研15号倾向于父本,三者中属母本最原始。  相似文献   

10.
不同辣椒变种的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辣椒栽培变种进行核型观察分析,初步认为它们的核型公式是:灯笼椒为2n=24=18m+4Sm+2Sm(SAT);簇生椒、樱桃椒、圆锥椒为2n=24=20m+2Sm+2Sm(sAT);长椒为2n=24=20m+2Sm+2St(SAT)。按照 Stebbins 的核型不对称性分类,簇生椒、樱桃椒、圆锥椒及长椒皆属于2A 型,灯笼椒则属于2B 型。由此认为,从进化趋势及亲缘关系看,灯笼椒为最进化或特化的类型,其余4种则为相对原始的类型,且依次为簇生椒、樱桃椒、长椒、圆锥椒。  相似文献   

11.
薇甘菊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解去壁法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薇甘菊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属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核型公式为2n=38=26m+10sm+2st, 属于不对称核型(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As.K% =61.4%.  相似文献   

12.
鳊鲂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主要鳊鲂鱼类细胞遗传学特征,用肾细胞体内培养法分析鳊鲂鱼类染色体核型,并首次测定了广东鲂、三角鲂、长春鳊等的DNA含量。结果显示团头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6 pg;广东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57 pg;厚颌鲂核型为2n=26m+18sm+4st,NF=92,DNA含量为2.81 pg;三角鲂核型为2n=24m+20sm+4st,NF=92,DNA含量为2.60 pg;长春鳊核型为2n=26m+22sm,NF=96,DNA含量为2.34 pg。鲂属鱼类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核型存在着趋同性,与长春鳊核型差异明显。无论是DNA含量还是总臂数(NF)鳊鲂鱼类差异都很显著。此外,按总臂数多少划分,长春鳊为特化类群,鲂属鱼类为较原始类群。这些结果可为鳊鲂鱼类的染色体组操作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A2A2G1G1]研究的基础上,对亲本[A2×(AD)1]和三元杂种[A2A2G1G1]×[A2×(AD)1]进行了形态学和核型分析。形态学分析表明:在23个性状当中,有26.1%的性状趋向于母本,有13.1%的性状趋向于父本,21.7%的性状为与父母本相同的性状,13.1%的性状表现为中间性状,26.0%的性状表现为超亲性状。核型分析表明:异源多倍体[A2×(AD)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50(2SAT)+2sm属1B型;三元杂种[A2A2G1G1]×[A2×(AD)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核型公式为2n=4x=52=40m(4SAT)+12sm(2SAT)属2A型。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产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灰枝紫菀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枝紫菀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2,核型公式2n=2x=32=26sm+6st、属4A型,染色体中未发现随体。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野生油菜和西德黑芥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中间锦鸡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对锦鸡儿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利用细胞学研究方法,首次对中间锦鸡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 Kuang et H.C.Fu)染色体数为2n=18,其核型公式为2n=2x=18=16 m(4SAT)+2M;按stebbins的核型分析原则,中间锦鸡儿的核型属1A型。此外,有关核型的变异范围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芒草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芒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基数为x=24,核型公式为:2n=2x=48=26m+16Sm+6St,属于“2C”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