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实验用4个三元杂交种、2个二元杂交种和2个原种为实验材料,4龄起蚕开始饲养,以茧层转换率、近似消化率、丝长、丝量、干茧出丝率等为指标,分别对原种、二元杂交种、三元杂交种间的饲料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还对食下量、食下率近似消化量、近似消化率、茧层转换率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出以下结论:①二元杂交种的食下率、近似消化率高于三元杂交种,而三元杂交种又高于原种;②对于茧层转换率,三元杂交种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与原种之间差异不显著;③对于丝长、丝量,三元杂交种略高于二元杂交种,二元杂交种高于原种.因此,要提高茧层转换率,可以通过选择优良亲本利用杂种优势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家蚕量性状及效率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按窝式设计,用同胞分析法估算家蚕5龄起蚕体重、蛹体重、茧重、茧层重和食下量、消化量等6个量性状及消化率、茧重转换率、茧层率和茧层生产效率等4个效率性状相互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量性状间存在正的表型与遗传相关;食下量、消化量与茧重转换率、茧层生产效率间的表型和遗传相关为显著负相关,与消化率为显著正相关;消化率与茧重转换率的表型及遗传相关为高度负相关,与茧层生产效率的表型相关也为负相关;雌蚕的茧重、蛹重与茧层率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为显著负相关;茧重转换率与茧层生产效率为正相关.本文还讨论了茧层生产效率及茧层量的育种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桑品种的饲料价值及与有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用6个桑品种养蚕的经济性状.统计分析表明,饲料效率及其它性状桑品种间有显著的差异.食下量与茧质成绩的相关不显著,5龄经过与最大体重增加量、全茧量和茧层量之间呈高度负相关.叶丝转化率与食下量显著负相关,与茧层量显著正相关,与桑叶干物率和茧层率之间高度正相关,与消化率相关不显著,与茧重转换率没有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消化率、茧重转换率和桑叶干物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大,茧层率对叶丝转化率的直接作用较小.认为,要提高桑的叶丝转化率,应重点提高桑叶干物率和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认为:(1)中系品种C_(23)、日系品种N_(70)一般配合力好,组合C_(93)×N_(70)的特殊配合力好;(2)群体配合力方差组成中,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的Vg均在80%以上,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Vg在70%左右,万蚕收茧量的Vg为6.55%;(3)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F_1表现型值在所有分析的经济性状上呈极显著正相关,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与F_1表现型值在部分性状上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一般配合力也是组配一代杂交种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把对CPV抗性较强品种和易感性品种杂交,从F_2代开始,累代于三龄起蚕经口接种CPV病毒多角体,连续蛾区育选择六代,对CPV抗病性已有明显差异。然后以强、弱二系分别与东34、华10杂交,制成四对杂交种和相应的四个原种,以鉴定选择效果。通过试验和对调查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对CPV抗病性连续选择六代,可以形成许多性状不同的原种品系。(2)向抗病性强的方向选择,对原种性状变化除了普通茧率和良卵率下降,茧层率稍低外,对其他的性状均有良好的影响。(3)对杂交种的多数性状也是强系组合为好,但茧层率、普通茧率以弱系组合为高;对虫蛹率、万头茧层量、茧丝长、茧丝纤度,对CPV抗病性因杂交对象不同,强、弱二系组合互有高低。(4)大多数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弱系组合为好,15个性状优势率的合计值弱系组合大于强系组合。  相似文献   

6.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4):432-435
选择饲料效率水平层次不同的 16个柞蚕品种 ,春、秋期分别单头饲育 ,各重复 8次 ,调查食下量、消化率 ,并分析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食下量理论上与饲料效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而在供试品种中却无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品种食下量都较高 ,表明控制食下量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的可能性不大。消化率与饲料效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供试品种的茧重转化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87% ,茧层生产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9 6 4 % ,其中 :茧重转化率较低的高饲料效率品种 ,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较平均水平高出 1~ 3百分点 ,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要高出 0 5百分点 ;多丝量品种的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达平均水平 ,而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却要比平均水平低 5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从杭g×春5(中×中系统)子三代群体出发,以茧层量和茧丝长为指标,分别向茧层量大、茧层量小、茧丝长长、茧丝长短4个极端方向作选择.经连续4代选择后,各原种品系分别与杭8杂交,计算杂种优势率,比较歧化选择对各原种品系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认为:(1)在同一分离世代群体中,选择极端的表型,经连续4代,可以分离出具有不同经济性状的原种品系.(2)向茧层量大和茧丝长长的方向选择,全龄经过稍有延长的倾向,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均增加,其他性状与小系和短系相比互有高低或相仿.(3)在本试验条件下,各原种品系的产卵量、不良卵和良卵率开差不大.(4)各原种品系与抗8组成的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的观测值与原种品系大体一致,即大系×杭8和长系×杭8的全龄经过稍长.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茧丝量、茧丝长均增加,其他性状与小系×杭8和短系×杭8相比,互有高低或相仿.(5)杂种优势多数性状均以小系×杭8为最大,大系×杭8最小,优势率绝对数的合计顺序为小系×杭8(323)>短系×杭8(274)>长系×杭8(248)>大系×杭8(241).(6)从原种品系及其杂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来看,向茧层量大和茧丝长长的方向作选择.具有相似的结果.即均向高茧层、多丝量的方?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茧层高和其它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基于前期研究的基础,在2016-2017年春、秋蚕期共4次分别通过中×中、日×日及中×日正反交组合进行综合试验,选择目标亲本进行杂交组配,并以此类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饲养方法,开展比较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种类型杂交组合的结茧率、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茧层率表现优良的杂交组合,选择为目标组合,其亲本组配的四元杂交种有多个杂交组合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碧月",可见,其亲本可通过进一步培育研究,可育成高茧层率品种。通过该试验的开展,有望育成综合性状将达到预期的指标——成虫蛹率较高、产茧量较高的高茧层率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9.
丁农  蒋敏求 《蚕桑通报》1991,22(3):25-27
从蚕种生产的发展趋势看,蚕种场特别是原蚕区迫切要求原种强健、好养、制种量高,杂交原种正是由于具备这些特点,而受到蚕种场的欢迎。因此多元杂交种特别是四元杂交种的利用数量将不断扩大。但是对组成四元杂交种的每个亲本来说,四元杂交种属F_2代,因此各种经济性状的变异是否会明显大于其亲本,特别是蚕茧的匀正度能否齐一,对制丝原料茧来说尤其重要,为人们所普遍关心。徐卫华等(1990)就杂交原种茧  相似文献   

10.
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鲁菁×华阳”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1.
家蚕品种茧层生产效率的调查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1个家蚕品种的茧层生产效率平均为10.11%,最高12.19%,最低6.71%。二化性品种较高,一化性和多化性较低。中系二化种最高,平均10.54%,日二化种次之,平均10.39%,欧一化平均9.08%,日一化8.90%,多化平均8.72%。茧层生产效率与茧层量、茧层率、5龄一日茧层量成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5龄经过、全龄经过有正相关倾向,但不显著;与虫蛹率、死笼率、全茧量、消化率无一致倾向的相关。还调查了消化率和茧层转换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家蚕五龄期血液为材料,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20份基础家蚕品种材料的血液蛋白质含量进行测试并对茧质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1)各品种材料间的血液蛋白质含量有着显著差异,高的为1387.86 ug/mL,低的为666.22 ug/ mL;(2)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与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茧层率之间的正相关性大于茧层量;与茧层量间的相关性大于全茧量;(3)家蚕血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可以预测家蚕品种茧质遗传基因质量性状的环境表达及相对稳定性,在高茧层率品种的亲本选配和系统选育领域上有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拟探索猪α+γ复合型干扰素(IFN-α+γ)共表达重组杆状病毒r Bm NPV(Bm-α+γ)在不同家蚕品种中的表达效率,以期筛选出较适合共表达猪IFN-α+γ的家蚕品种。实验分别对24个原种和7对杂交种共38个家蚕品种的蚕蛹接种重组杆状病毒r Bm NPV(Bm-α+γ),然后利用ELISA方法对猪IFN-α进行表达量检测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蚕品种对猪α干扰素的表达不同,日系原种的表达量要高于中系原种,且日系×中系杂交种组合普遍高于中系×日系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5.
多丝量家蚕新品种0547×0548,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该品种具有产茧量高、强健性好、茧丝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等特性。简述中系原种0547、日系原种0548和一代杂交种0547×0548的性状特点,总结提出其饲育要点。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7.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家蚕品种飞.鹤×祥.云原原种长期繁育过程中存在的种性退化现象,采用数据分析软件检测其2003-2010年间主要性状的变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原种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幼虫生命率的变化均较小,死笼率的变化范围较大,基本保持了该品种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9.
经金寨县多点对比试验及丝质鉴定,野三元原种具有抗逆性强、繁育系数较高的特点;野三元一代杂交种具有食性优、抗病力强、单产高等优点,野三元一代杂交种的平均盒种产茧量比对照种苏菊×明虎高10.6%,全茧量、茧层量与茧层率略高于对照种;野三元丝质成绩优良,解舒率比对照种略有提高,其余指标与对照种相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动优质蚕茧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应用,我场2016年春季,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引进了高品位茧丝家蚕新品种"芳·绣×白·春"。品种茧层率高、生丝纤度细、净度成绩优良等特性明显,是一对适合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良家蚕品种。母种、原原种、原种均已经过6个蚕期的繁育(2016—2018年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