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蚕桑曾是该县农村传统的骨干副业项目,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了6 666.6 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饲养蚕种23万张,生产蚕茧7 500 t,年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年实现蚕桑生产总值2亿元.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出现了严重地毁桑现象,使全县的蚕桑业遭受了严重地打击.然而,该县蚕桑业基础雄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但是根据蚕桑业的特殊性,目前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全县的蚕桑生产,在体制、机制乃至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快蚕桑业发展步伐,探索发展新路子,把射阳县蚕桑生产做大、做强,再创历史辉煌,笔者根据近几年实际,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的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遍布23年农业乡镇,年生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全中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可是在1995年丝绸行业大滑坡,射阳县蚕桑业受了严重的打击,导致了严重的毁桑。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射阳县蚕桑生产又一次经受双重因素的影响,几经磨难,然而射阳县蚕桑业仍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农业地位中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射阳县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鼎盛时期全县桑园面积达到6667hm^2,遍布23个农业乡镇,年生产优质无病桑苗10亿株,是享誉全国的优质无病桑苗基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海宁市桑苗产业的历史和现状,桑苗作为蚕桑产业的基础性配套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必然受到蚕茧行情波动的影响,指出了稳定桑苗产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海宁市现阶段桑苗产业应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在市场信息、品种领先、品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稳定桑苗产业,确保优质桑苗供应,为我国蚕桑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射阳县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也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基地县。目前在全国蚕桑生产普遍下行的情况下,我县蚕桑生产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年增幅在5%左右,得到了国家、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1射阳县蚕桑业的现状全县现有桑园4000 hm2,2012年饲养蚕种16万张,产蚕茧6250 t,生产一代杂交种10万张,优质桑苗5000万株,蚕桑总产值2.6亿元,单位面积产值5000元/667 m2,蚕茧总量和蚕桑总产值双超历史,桑园面积和发种量均创17年来的新高。目前蚕业经济总量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二。全县蚕桑主要集中在特庸、盘湾、洋马3个镇,分别占全县的63.6%、28.6%、5.5%。  相似文献   

6.
蚕桑业是射阳县传统产业.全县现有桑园面积3 440hm2,2007年饲养蚕种15.3万张,年生产蚕茧600万kg,培育优质桑苗5 000万株,实现蚕桑产值1.4亿元.  相似文献   

7.
栽桑养蚕作为传统骨干副业,已在射阳农村深深扎根,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地蚕桑业并未形成燎原之势。本文就我县桑苗、蚕茧生产的现状和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面对复杂多变的茧丝绸生产形势,到“十五”期末,桑园面积发展到6666.6hm^2,年饲养蚕种20万张,生产蚕茧7500t,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的奋斗目标,并就如何加强蚕桑业的领导、加快实现产业化、实话科技兴蚕战略和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等阐明了观点。  相似文献   

8.
周帅  苗启军 《蚕桑通报》2010,41(3):56-57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3667hm2,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5750t,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  相似文献   

9.
李洪 《蚕学通讯》2010,30(1):47-47,50
重庆市开县地处渝东北,面积近4000km2,地形以浅丘为主,气候温和,适宜发展蚕桑业,且养蚕历史悠久,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严重滑坡,蚕茧产量逐年下降,已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为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促进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应积极解决蚕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左秀兰 《蚕桑通报》2011,42(3):34-35
蚕桑业是我县农村的主导产业,蚕桑收入在全县农民的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诸多不良因素影响,蚕茧价格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导致蚕农直接经济效益大幅下降,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茧价暴跌,蚕桑生产也因此跌到历史最低谷。茧价的无序波动,严重地挫伤了我县蚕农的栽...  相似文献   

11.
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的绿色生态产业,一直是临安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临安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全市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的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蚕桑产业已成为天目溪、昌化溪流域蚕桑主产区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从蚕种生产到丝绸产品加工贸易的全程生产体系,蚕桑业发展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生产服务体系.2003年临安市被列为全省蚕桑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及首批"蚕桑西进"工程建设的重点县(市),这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临安蚕桑产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实施"蚕桑西进"工程,着力打造优质茧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射阳县特庸镇是全国闻名的桑苗繁育基地,以优质无病著称,历史最好年份出圃嫁接桑苗1.08亿株。当地蚕农对桑苗室内袋接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各类桑品种嫁接成活率均较高,但相对而言,"育71-1"品种嫁接成活率偏低,多年来徘徊不前,2015年仍只有68%。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桑苗生产,长期以来,蚕农积累的经验是夏季播种实生苗,通过春季嫁接培育良桑苗的方法,对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春季繁育桑苗嫁接适期短,春耕大忙,劳力紧张,往往不能如数予期完成任务。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的大发展,桑苗生产的速度和质量,已不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探索一个速度快、质量好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江苏省射阳县地处苏北沿海,是一个蚕桑生产发展新区,在发展蚕桑过程中,坚持不懈地抓好无病优质桑苗基地建设,生产稳步发展,桑园面积由1980年510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0亩,蚕茧产量由180吨上升到3640吨,分别增长6.8倍和19倍,茧丝绸出口创汇占全县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该县采取七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赵淑娅 《蚕学通讯》2002,22(4):52-55
蚕桑丝绸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近年来 ,开县蚕桑业受国际市场因素的影响 ,生产发展徘徊不前。围绕建成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实施县委提出的蚕桑“十百千万”工程 ,大力加快我县蚕桑业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建设 ,笔者就做大盘强开县蚕桑业进行了专题调研。1 现状和问题开县地处盆周山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和生态环境都适宜栽桑养蚕。自古以来 ,农桑并举 ,栽桑养蚕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1 995年全县发种 7.7万张 ,产茧 1 52万kg。近几年来 ,我县蚕桑生产与全国全市一样几起几落 ,到 2 0 0 1年全县发种 2 .3万张 ,产…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是我县一项有着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的高效农业和支柱产业。蚕桑业作为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又面临中央对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极好机遇,必须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才能做大做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淮阴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蚕桑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地改变目前我县蚕桑生产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而造成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粗放式经营,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营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产业化发展。1我县实行蚕桑生产基地化经营的可行性我县是工业小县、农业大县,种桑养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曾为推动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较大贡献。1995年蚕桑生产达到我县历史上最高峰:桑园面积13.5万亩,年养蚕发种31万张,年创产值1.5亿元之多。但是在上几年低潮冲击下,也…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收益大 ,是我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近年来 ,由于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对全县蚕桑业冲击较大 ,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难度。随着我国加入WTO ,发展蚕桑业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机遇。通过对蚕桑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认为 ,在发展蚕桑业过程中 ,只有加强蚕桑基地建设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建设蚕桑基地的可行性1.1 资源丰富 ,气候适宜 我县现有耕地 8万多公顷 ,未充分利用的土地面积比较大。气候方面 ,全年日照时数 2 2 93 4h ,平均气温 14℃ ,无霜期…  相似文献   

19.
栽桑是养蚕的基础,桑苗是栽桑的基础,是发展蚕桑生产的前提。因此,发展蚕桑生产,首先必须考虑桑苗的生产。1987年前我县由于没有培育桑苗,靠外地调苗,既增加了成本,又保证不了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计划的完成,同时还增加了桑苗病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县逐步实行桑苗自育自用。现将杂交柔育苗要点简介如下。一、种子的准备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周帅 《江苏蚕业》2010,32(2):49-50
射阳县是全国优质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