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番 《中国农资》2009,(11):12-12
<正>2008年是化肥行业辉煌的一年,化肥价格处在高位且市场供不应求,各大化肥生产企业盈利都令人又惊又喜。然而,2009年初钾肥价格巨幅下降,随之是长期的调整。在一年的抱怨声过后,现在钾肥市场依然安静,买家反应冷淡,而卖家早已心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化肥生产企业鱼龙混杂的局面有望改善,资源型企业在这一年将实现快速壮大,而没有资源优势的小化肥生产企业则会在2008年实现停产,资源型企业对小型企业的收购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虽然目前原材料不仅价格飞涨,而且供应也比较紧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资》1999,(3):32-34
<正> 近年来,化肥市场运行低迷、市场价格小幅回落,进口化肥冲击市场,使全国化肥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同时党和国家坚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战略方针,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改革化肥流通体制,打击化肥走私、控制化肥进口,又为全国化肥生产企业发展带来机遇。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依靠科技创  相似文献   

4.
化肥出口关税在特定时期的提高是基于农业稳定而设置的,目前肥料市场的形势对于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都带来了挑战,只有企业自身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才能在行业整合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中国的肥料行业还有提高效率的空间,这给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给外商带来了参与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正>嘉宾观点:在目前的化肥市场中,中大型化肥企业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旦遇到市场不好的时候,中小型企业纷纷停产检修或者限产,生存空间相对较小;而一些大企业基本维持正常生产,保证产品的正常供给。今年春季化肥市场总体的供应该会维持供需平衡,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短时期内,个别市场可能会以为库存不足、缺货的现象,但总体价格会维持平稳。目前成本对化肥价格已经形成有力支撑,因此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春季市场的整体走势应该是稳步上扬,幅度在50-100元/吨之间。  相似文献   

6.
回顾:2005的沉浮2005年的农资市场,就像现在的天气一样,少了一份2004年的燥热,却多了一份孤寂的寒冷,也许这能让我们杂乱的心情沉静下来,好好的想一想。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马占平:今年前8个月,化肥需求增长,生长也有小幅增长,但9月份以来,价格偏增,但是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总体上还是保持了供需的平衡。2005年出口有所增加,进口得到控制,这也是由于我国采取高关税政策,使得尿素出口的控制力得到加强。我国化肥主要品种的销售都有所增加,从供销社得到的数据表明,化肥库存1204万吨,在国际市场价格偏高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总体的平衡,也主要是由于我国采取了一些促进生产的政策,比如对化肥企业增值税全额免征,总计优惠达20亿元;国家还调整电价、全国对化肥生产企业的电价,天然气等资源的优惠达12亿元;对尿素征收高额暂定关税,在铁路上对化肥运输提供优惠,达50亿元/年。国家还不断建立、健全淡季储备制度,采取措施,保证化肥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他们在淡季多存化肥;提高了用肥旺季的储备程度,抑制了用肥旺季肥料价格的上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李占海:从市场层面来看,微观角度来探讨,生产增加,出口减少,市...  相似文献   

7.
<正>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中国政府对所有化肥及其原料出口征收了100%的特别关税,本来企业盼望关税会在第四季度有所松动,没想到是迎来的是更加严格的出口关税政策,促使行业进一步实现快速盘整。这一套组合拳,对于农民来说,看到的是切切实实在下降的化肥价格;而对于化肥生产企业来说,则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开始各显神通,力争通过自  相似文献   

8.
<正>尿素市场淡季不淡春耕用肥过后,市场预计尿素价格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复合肥生产企业都翘首以盼,但进入4月份以来,尿素价格不跌反涨,市场淡季不淡,让经销商和复合肥生产企业都很纠结。目前经销商的手里基本都没有库存,面对夏季用肥季节的临近,复合肥生产企业正欲采购原料进行生产,但尿素价格在出口集港的拉动下却出现上涨。"目前烟台地区还有尿素陆续集港,虽然大颗粒尿素出厂价已经达到2300元/吨,但货源依然紧张,仍然拿不到货,实在是搞不懂。"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洪涛很无奈地告诉记者。河南省安阳市豫北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赵朝阳说:"目前豫北地区的春季小麦用肥已  相似文献   

9.
从7月份开始,化肥市场价格一路下跌。七八月份的用肥旺季,尿素价格本应处于全年最高水平,但由于新增产能陆续投产、国家淡储化肥投放以及严控出口政策的有力执行,改变了国内供求关系,使旺季肥价不涨反跌,此间平均下跌了200~300元/吨。进入秋播备肥季节后,尿素价格虽略有回升,但同比仍有较大幅度下跌,并拉动其他品种化肥下跌,冬小麦播种用的磷酸二铵、复合肥市价也处低位。由于化肥市场低迷,迫使生产企业一再调低出厂价,许多企业目前处于保本生产甚至亏本生产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资》2008,(6):22-23
<正>中国近几年除了钾肥,氮肥、磷肥和复合肥产能都是过剩的,国家限制化肥出口肯定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也使国外部分化肥生产企业对中国市场望而怯步。——哈萨克斯坦磷业公司驻华首席代表秦卫星  相似文献   

11.
为支持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种粮投入的积极性,在前期对化肥行业实行扶持生产、促进流通、加强价格监管等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基础上,2005年国家又出台了免征尿素生产企业增值税、提高尿素出口关税、开展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等政策,保障供应,稳定肥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1年12月19日化肥关税政策出台以来,受重钙高关税政策影响,整个上半年重钙出口无市。年初以来重钙国内市场成交量较少,市场成交价格相对较低。据悉,国际港口库存相对较大,目前防城港、钦州港以及北海港库存量高达50-60万吨,出口已有订单除外港口囤货也保持在30万吨以上,生产企业也倍感无奈。与之相比,富钙全年7%的关税对其限制虽然较小,但国际市场持续压低价格,让生产企业无利接,今年国际市场成交量以及成交价格并不可期。  相似文献   

13.
<正>化肥出口关税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业内讨论的热点,从生产企业角度看,放开化肥出口,有利于缓解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的压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从国家层面讲,化肥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理应受到限制。面对化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以及2012年化肥出口量的大幅降低,国内化肥产业再次面临严峻形势,在企业做好"过冬"准备的同时,对明年出口关税政策放开的呼声再起。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嘉宾: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供销中心总监马大勇嘉宾观点:11月化肥价格的下跌其实是在市场意料之中。出口大门关闭,国内市场需求量有限,冬储进度迟缓,因此价格出现调整在所难免。短期内,化肥市场是一个小淡季,价格可能会小幅下滑但下跌幅度不会太大,但化肥征收增值税及新的出口关税政策将成为决定市场的关键。预计随着东北市场的缓慢启动,氮肥价格会相对平稳,小幅波动,磷肥、硫酸钾价格会有小幅下滑。  相似文献   

15.
化肥行业近几年很受委屈,“农民种粮的收入增幅被化肥涨价吃掉了”这一说法似乎成为爱农护农的标签,也成了媒体报道涉及肥价的既定套路。化肥价格增长就永远被农民所抱怨,好像成了农民增收的拦路虎。对此,我们不否认化肥价格在最近几年整体出现了上涨。但是要看到化肥生产的各类成本都在大幅的增长,化肥企业并没有因此而大幅抬价,反倒是一直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保证这一刚性需求的生产资料价格相当平稳。为此,本报通过对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化肥价格的增长幅度与我们印象中的结论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以来,硫磺及化肥价格大起大落,磷复肥行业陷入困境,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大,不少企业不得不减产或停产。然而,作为磷肥行业的一个新兵——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一直在满负荷生产,而且其产品供不应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近日记者专程到位于胶东半岛的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崔海涛 《中国农资》2014,(39):10-10
<正>本期嘉宾: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出口部经理钟旭亮嘉宾观点:今年尿素出口数量应该比去年有所增加,极有可能会超过去年的826万吨,这并没有什么稀奇,相对来说,出口价格的起伏跌宕更具有戏剧性。今年当尿素价格跌到地板价的时候,在氮肥协会的倡议下,国内主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通过联合起来,奋起反击,尿素出口价格有了大幅度的回升。可以说,中国厂商在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给了市场以正确引导,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与出口关税是国家针对化肥产业进行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其中,一年一调整的出口关税是针对化肥供需市场最有影响力的调控杠杆。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就恢复化肥增值税召开意见会。有专家预测,国家相关部门将会以关税调节慢慢过渡为增值税调节,这一信号再次表明政府简政放权、用"市场之手"调节行业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正>化肥产能过剩和土地流转将给化肥流通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流通行业的变化,会给生产行业带来次生变化,特别是没有资源、没有资本、没有品牌优势的中小型复合(混)肥企业的发展,会带来诸多的困难。在产能过剩和土地流转的大背景下,流通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给中小型化肥生产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和机遇?中小型化肥企业在本次行业的变化中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相似文献   

20.
张涛 《中国农资》2014,(42):I0043-I0043
<正>面对行业的雾霾,越来越多的化肥生产企业开始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而一些嗅觉敏锐的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着眼未来市场,走出一条"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新路。在西南地区化肥生产企业扎堆的地方,玖源化工的生产规模并不算最大,论资排辈也不算最老,但是凭借自身敏锐的市场嗅觉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方向逐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玖源之路,用其惊人的玖源速度,创造出川内少有的化肥与化工并举的玖源模式,堪称西南肥料生产企业中转型升级的价值典范。就此,《中国农资》记者专访玖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四川玖源农资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慈平先生,将其经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