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精神沉郁、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其特征是发生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干酪性卵巢炎和脑膜炎。目前,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已经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浅谈对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措施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雏鹅)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一例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以侵害雏鸭为主。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近年来由于我镇养鸭业的发展,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容易发生且在临床上较为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本人结合自己在动物医院门诊诊治的一  相似文献   

5.
问:什么是鸭传染性浆膜炎? 答: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六和肉食在嘉祥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本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侵害锥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几年,兖州绿源、嘉祥宏大牧业及六和肉食在我县发展订单养鸭业,我县养鸭规模迅猛发展壮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目前,已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8周龄小鸭。其主要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一旦发病,传染快、病死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传染病之一。笔者现就对某一鸭场发生的一起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的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养鸭业在全国各地兴起,随着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鸭病已成为养鸭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笔者结合科研工作和养鸭实际,以问答形式谈谈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控制措施。问:何谓鸭传染性浆膜炎答: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雏鸭易感,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是什么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是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原…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等禽类易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而不表现任何症状.由于本病导致鸭体重减轻,死淘率提高,因此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疫病之一.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鸭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有共同的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特征〔1〕。一旦该两种病并发感染则会引起鸭群大批死亡,尤其对1周龄~6周龄的小鸭最敏感,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主要的两种细菌性传染病,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3年7月,德保县那甲乡艾屯村周某饲养的鸭群发生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体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已经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采取免疫接种、鸭舍消毒、治疗等,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接触传染病。该病可通过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病变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其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是目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叫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小鸭的传染病.给养鸭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  相似文献   

19.
鸭疫巴氏杆菌病(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危害8周龄以下的小鸭,其特征是引起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对养鸭业威胁较大,是引起养鸭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就鸭疫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剖检病变、临床诊治以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一综述,希望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家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又称新鸭病(New duck syndrome),鸭败血症(Duck septicemia),鸭疫综合症(Anatipestifer syndrome),鸭疫败血症(Anatipestifer septicemia)。主要侵害2~7周龄雏鸭,也可侵害雏鹅、雏火鸡以及野鸡等多种雏禽,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为病变特征,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是目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