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芡实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芡实别名鸡头、刺莲、水石榴、水仙桃等,属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种子内的种仁供食用,种仁俗称芡米,芡米营养价值高,可生食或煮食,亦可入药,有益肾涩精,补脾止泻,安神等功能,是一种高档营养保健品。芡实的果实按刺的有无,分有刺种和无刺种,有刺种又叫野芡或北芡;无刺种又称栽培芡或苏芡。人工栽培的品种主要是无刺种,即苏芡。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供求出现缺口,市场畅销,因此,人工栽培芡实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芡实,别名鸡头、鸡头米、鸡头苞.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种仁即芡米,供食用,新鲜芡实种仁可生食.干米白色、质糯,可制药.叶柄可作蔬菜.芡实原产南亚,我国各地湖泊、沟渠常见野生及栽培植株,主要生长于江苏洪泽湖一带以及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芡实目前在我国生长的有南芡、北芡两个品种.北芡果实长有密刺,南芡果实无刺. 芡实性喜温暖,不耐霜冻和干旱,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全生长期180~200天,气温25℃以上种子萌动、发芽,20~25℃幼苗生长,20~30℃为茎叶生长适宜温度.种子安全越冬适温为0~10℃.幼苗生长期适宜水位为10厘米,中期为20厘米,后期为30~80厘米,不可超过1米.适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的土壤,土质以微酸性、中性为佳.全生长期需要充足阳光,不耐阴.在成熟后期一次性采收,每667平方米(1亩)产种仁200~250千克.  相似文献   

3.
芡实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芡实别名鸡头,是1年生水生大型草本植物,以种子内的种仁供食用,称为"芡米".近两年我地积极进行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荒芜水面种植芡实,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我地引种品种主要为紫花苏芡,也有少量白花苏芡,它们以粒大、性糯、质优备受人们的青睐.根据笔者近两年试验、观察记载,总结以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芡实—莴苣水旱轮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洪泽湖区成为全国芡实生产的主要区域,洪泽湖区芡实已成为洪泽湖区一个高效水生特色蔬菜产业。由于一般早期芡米价格较高,大部分农户为提早芡米上市时间,一年只种一茬芡实,土地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茬口适宜的冬春莴苣(茎用)和芡实进行水旱轮作,可减轻连作障碍,并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2、预湿建堆 8月10日左右,将干稻草在建堆前二三天预湿,同时将干牛粪或菜饼预湿,水分含量以偏湿为好。建堆时将牛粪或菜饼,双孢蘑菇生产专用肥、磷肥和尿素等混合均匀后分层加入,石灰和石膏在第1课外作业翻堆时分层均匀加入。料堆宽2米、高1.5米,每层料高0.2米,料堆南北走向,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6.
芡实是一种特色水生蔬菜,采收的芡米俗称"鸡头米",性糯,味佳,且含丰富营养成分和矿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有"水中人参"之誉。江苏省苏州市种芡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334 hm2左右,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生产效益。以苏州地区传统芡实栽种经验为基础,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对品种、茬口、栽种技术、肥水管理、有害生物防控等环节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实现苏芡新产地优质高效和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芡实为药食两用中药,为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维管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名鸡头米、鸡头莲。芡实原产于东南亚,现在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生长于湖泊、池塘、滩地等地。芡实生长喜温喜湿,不耐寒冷和干旱,需阳光充足,适温20~30℃。宜在水位较稳定(水深60~120厘米)的池  相似文献   

8.
芡实高产优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芡实又名鸡果头、刀芡、黄实、苏黄,是一年生大型浮叶植物。芡实适应性较强,可在水深不超过1.5米的池塘、湖泊、沟渠或低洼水田种植。芡实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干旱,要在无霜期内生长,水深  相似文献   

9.
<正>芡实(Euryale feroxSalisb.,1806)又名芡、鸡头、雁头、鸡头子、水鸡头、鸡头苞、鸡嘴莲。种仁名芡米、芡实米、鸡头米,属双子叶植物纲毛莨目睡莲亚目睡莲科芡属水生植物。芡实除了药用外,还有其独特的食用性和保健作用,是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在中国各地水乡皆有,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野生芡实适应性强,南至海南,北至黑龙江皆有分布,但芡实米的产地都在黄河以南。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及山东等省  相似文献   

10.
一、适期播种选择水位1.5米以内、涨落平稳、风浪较小的湖边、浅滩、沼泽低塘或排灌方便的低洼田块种植。播种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紫花芡因是栽培品种,适宜精细栽培,多采用育苗移栽法。(1)直播。于4月上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1.5~2公斤。方法有穴播、泥团点播和条播等多种。穴播应选水深0.3米以内的浅水湖荡,每隔3~3.5米挖一浅穴,每穴播种3~4粒,覆盖泥土1厘米  相似文献   

11.
对一起因在水源中超剂量使用水田除草剂导致相邻农民种植的水生作物芡幼苗大量死亡、重新栽插芡苗仍出现生长缓慢、芡籽粒严重减产的农业司法鉴定案例进行分析,分析了认定水源施用水田除草剂与造成芡苗药害间具有因果关系的事实依据,讨论了合理施用除草剂、防治农药水源污染和农业司法鉴定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种子类 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如车前子、大力子等。有些药材要除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仁、芡米、桃仁等。 (二)花类 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以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保持  相似文献   

13.
播种 由于早春温度低,马铃薯播种后35天左右才会出苗.为实现早播早出苗,增加马铃薯在田间的生长日数,提高产量,一般还可以采取播种前催芽的方法.一般采取室内催芽,温度易于控制.块茎切块后,按1∶1比例与湿沙(或湿土)混合均匀,然后摊成宽1米、厚30厘米左右,长度视种薯量及场所面积而定.上面及四周用湿沙(或湿土)覆盖7~8厘米,温度保持在15~18℃,最高不超过20℃,以免温度过高引起切块腐烂和幼芽过细.待芽长2毫米左右时,将切块扒出.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芡欧鼠尾草种子的发芽率,以不同品种芡欧鼠尾草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对芡欧鼠尾草种子进行处理,同时分析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芡欧鼠尾草种子在15~25℃均可萌发,且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芡欧鼠尾草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鲜重)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发芽指标,25℃为芡欧鼠尾草种子的发芽最适宜温度。另外,黑色芡欧鼠尾草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均大于白色芡欧鼠尾草种子。  相似文献   

15.
对芡实种子成熟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仁还原糖含量从花后10~25 d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31.6%~58.9%;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白花南芡和白花北芡在花后15 d总糖含量最高,而紫花南芡、红花南芡和紫花北芡在花后20 d总糖含量达到峰值。芡实种子贮藏物质主要为淀粉,发育过程中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北芡直链淀粉含量高于南芡,花后25 d紫花南芡总淀粉含量最高。支链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比值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差异与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一、建园 无核葡萄的适应性很强,具喜光、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等特点.但建园时以选择向阳、地势较平坦的沙质地,pH值6~7的微酸至中性土较佳.栽植前最好按南北行向挖定植沟或大穴定植.在南方地区,苗木定植期以9~11月或2~3月为最佳,每亩栽417株(行株距2米×0.8米)或333株(行株距2.5米×0.8米)为宜.由于南方高温高湿气候的特点,宜选择抗病力强的欧美杂交种为宜,如维纳斯无核、无核王子、无核早红、南抗1号、夏黑、希姆劳特等抗病力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芡(Euryale fersox)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作物,种子芡实俗称"鸡头米",性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干旱,一生不能离水,全生育期180~200 d.我县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引进了适宜湖滨、圩内种植的避洪作物芡,全县种植芡100余公顷.由于受风灾、旱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2001年减产,因此,为了来年避灾夺丰收,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谈谈趋利避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芡欧鼠尾草的植物学性状、种质资源、栽培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对芡欧鼠尾草在中国种植过程中出现的花期迟、产量低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对如何解决芡欧鼠尾草在中国种植出现花期迟、产量低的技术途径进行了设想,重点介绍了奇亚籽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旨在为芡欧鼠尾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技术》2007,(11):35-35
1、生物学特性 川乌为毛莨科1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黄色,呈纺锥形或卵形,外皮黑褐色,下部有许多须根.川乌的适应性很广,在海拔1700~3000米地区都可栽培,属喜温喜湿喜光1年生作物,具怕高温、干旱、怕涝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芡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芡实俗称鸡头果.目前以野生和人工栽培并存,主要生长于净水的湖边、池塘、低洼地.我镇近两年随农业结构调整,利用水稻田种植芡实面积逐年扩大,今年种植1000余亩,品种为"苏芡",米粒大,质量好.芡实的种子脱壳后称鸡头米,是滋补身体的极好补品,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尤以江苏太湖地区的"苏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