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林县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工程质量上都实现了较大飞跃。两年完成模拟飞播造林34.5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两大工程新增有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2002年完成造林43万亩,创本县历史年度造林最高记录,是1980~2000年平均年度造林面积的51倍多。同  相似文献   

2.
一、2001年全省林业计划财务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林业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造林绿化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省2001年共完成成片造林226.5万亩,其中补植补造80万亩;新建和  相似文献   

3.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12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21.8万亩、飞播造林118万亩、封山(沙)育林565.2万亩.2014年以来,全区春季造林进展顺利,截至2014年5月15日,共完成人工造林263万亩,其中,重点区域绿化完成168.9万亩.  相似文献   

4.
《广西林业》2015,(1):54-55
<正>2014年,河池市林业局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和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完成山上造林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8.47%。完成核桃造林面积95.9万亩,核桃总面积达172万亩,成为广西核桃大市。林业总产值达147亿元,是"12.5"规划目标80亿元的1.8倍多。林下经济产值达35亿元,惠及林农150万人,人均增收近700元。  相似文献   

5.
一、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防护林体系。“八五”至“九五”期间共完成人工造林252万亩,飞播造林165万亩,封山育林159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59万亩,通道绿化1800公里,全市有林地面积由1988年的340.5万亩,提高到1998年的750万亩,活立木蓄积  相似文献   

6.
最近5年,我国林业工业发展的总投入中,近90%是民间资本;非公有制林业在新造林面积中占了80%以上,个别省份达90%(包括退耕还林);许多造林大户,非公有制林业已迅速崛起。2002年,陕西省完成造林面积1126.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79.6万亩,荒山造林415.33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0.6%;2003年全省计划造林112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20万亩,荒山造林420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4.6%。全省承包500亩以上荒山荒坡的大户共投资3.76亿元,治沙英雄石光银在沙地造林22.3万亩,定边县64万亩的荒沙荒坡,有3个石光银就可以使  相似文献   

7.
4月下旬以来,巴盟林业建设克服“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林速度不断加快,每天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截止到5月21日,全盟共完成人工造林79.6万亩,是计划任务66.9万亩的119%,比去年同期增加1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44.1万亩,是计划任务51万亩的86%;“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完成5.8万亩;日本海协贷款造林完成24.2万亩,是计划任务15.9万亩的152%;速生丰产林工程完成  相似文献   

8.
张廉 《内蒙古林业》2008,(12):60-60
2008年,杭锦旗林业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旗共完成造林作业面积90.4万亩,其中天保工程完成飞播造林5万亩,封沙育林3万亩;退耕还林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封育1.5万亩;三北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12万亩;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林业局紧紧抓住“重点工程与基地建设.国有林业单位脱贫解困与结构调整、森林资源保护、林业队伍建设”四条工作主线,全力抓好重点工程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0万亩,其中:封山育林7万亩,飞播造林2.5万亩.农田牧场防护林0.5万亩;柠条采种基地续建工程0.5万亩:文冠果采种基地建设0.5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302.61万亩,四旁植树、义务植树1.69万亩。林业建设与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7万亩。完成上级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任务,确保2005年林业建设总规模达到330万亩。  相似文献   

10.
《广西林业》2015,(2):54-55
<正>2014年以来,河池市林业局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和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完成山上造林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8.47%。完成核桃造林面积95.9万亩,核桃总面积达172万亩,成为广西核桃大市。林业总产值达147亿元,是"12.5"规划目标80亿元的1.8倍多。林下经济产值达35亿元,惠及林农150万人,人均增收近700元。  相似文献   

11.
承德县自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以来,县委、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林业建设步入建国以来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时期。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150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60.305万亩,其中荒山人工造林8.0万亩,飞播造林21.0万亩,封山育林29.15万亩,农田林网人工造林1万亩,采种基地1万亩,种苗基地建设0.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60.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0.3万亩,匹配荒山荒滩30万亩。河北省2005年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承德县有林地达到328.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89%,  相似文献   

12.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城市,重要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林业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今年上半年,林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6万亩,占落实计划目标任务22.57万亩的70.9%。其中飞播造林面积13万亩,人工造林面积3万亩,新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博白林场开拓生存空间,场外租地造林4.4万亩,带动了集体林业的快速发展;以项目为载体“借鸡生蛋”,造林2.5万亩;职工集资造林2.1万亩,实现了职工拥有自有资源,场强民富。全场完成造林合格面积7.2万亩。实现总收入4141万元,比上年增加283万元,增长7.3%;利润21万元,比去年增加13万元,增长162.5%。  相似文献   

14.
宝鸡市总面积138.4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0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9%。2000年以后,相继实施了天保、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绿色宝鸡创建等林业工程项目,累计完成飞播造林7.67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近9.53万亩。2008年全区林业社会总产值4438万元,其中干鲜杂果、生漆等各种林副产品收入2737万元。林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提高了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任务6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15万亩、封山育林2485万亩、飞播造林1000万亩。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5%,提高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4.1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000万立方米。力争实现"全区生态环境恶化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旬阳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完成造林63.8万亩,新建特色林业基地34.9万亩,使全县特色林业产业基地累计达到110万亩。其中青竹面积达到27万亩,狮头柑面积达到2万亩,蚕桑面积达到10万亩,新点橡子12万亩,核桃、板栗、拐枣等干果基地18万亩,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457.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完成414.1万亩,飞播造林完成43万亩;完成新封山育林面积324.8万亩;零星(四旁)植树112亿株。全省干鲜果品产量达到了934.9万吨。新发展花卉面积3.6万亩。林木种苗、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养殖、蚕桑等产业均得到较快发展,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  相似文献   

18.
“九五”林业工作回顾 一、造林绿化事业向纵深发展。1997年,全省提前1年半基本实现绿化,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关于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的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5年间,省厅共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投入林业建设资金16.86亿元,比“八五”期间增加9.8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迹地更新583.6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349.83万亩。特别是前年启动的“三难地”绿化攻坚和去年启动的退耕还林,为我省注入了新的绿色活力。去年,4大片“三难地”绿化攻坚主战场造林36.4万亩。4个试点示范县的41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全部完成。新建林…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热带林业》2002,30(3):1-1
2001年2月江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发表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尽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方向,也指明了海南林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及重大历史使命。建设生态省两年多以来 ,海南林业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林业经济逐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亮点。2001年 ,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63.4万亩 ,其中椰林工程10.6万亩 ,用材林8.1万亩 ,经济林28万亩 ,其他林16.7万亩 ,是年计划的127% ,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50万亩年度造林任务 ,实现了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的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决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政策的感召下,承德县个体造林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承德县1990年造林12万亩,其中个体造林333.33公顷,占造林任务的4.1%;2000年造林9500公顷,个体造林7.2万亩,占造林任务的51%;2004年造林22万亩,个体造林1.47万公顷,占任务的82%;2007年造林任务5667公顷,全部为个体造林。个体造林的快速发展,是林业建设史上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必将成为促进林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