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播期适宜这是形成小麦壮苗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小麦的最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泗县小麦冬前耕种管理上存在的选种随意、秸秆还田不科学、土壤连年旋耕、播种质量差、不重视冬前化除等问题,提出了科学选种药剂拌种、精耕细作、配方施肥、宽幅播种、冬前化除、适时冬灌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小麦壮苗越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冬前壮苗的增产机理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预防小麦冻害死苗的办法很多,可以概括成五句话:"抗寒品种要选好,适时早播要把牢,播种深度要合适,冬前壮苗要拿到,冬前管理最重要."而冬前管理的好坏和小麦冻害程度有直接关系,如果抓得好,就是在气温很低的条件下,小麦也不至于被冻死,如果管理不好,保温措施不过硬,小麦就容易遭受冻害.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小麦试验、生产示范和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小麦冬前壮苗的形态生理指标,从小麦分蘖特性、群体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方面,叙述了冬前壮苗在小麦产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增产的生物学机理.冬前壮苗个体健壮,群体适宜,分蘖成穗率高,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快,有效穗多,籽粒产量高,对培育冬前壮苗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南阳盆地一般在9月中旬完成腾茬,正常年份9月底整地待播小麦.而按照该区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或春性小麦品种要等到10月20日以后才能播种,这中间有20-30d的休闲期,若改用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就可以早播种10d左右,这既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发生,又可弥补该区小麦成穗数相对偏少的不足.同时由于该区一些农户往往急于早播种,导致弱春性、春性小麦品种播种过早,发生冬前旺长而遭受冻害.所以,推广产量潜力大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对促进南阳盆地小麦高产和小麦生产安全是一顶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杜建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99-99,102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越冬壮苗,是小麦奠定丰产的基础。阐述了小麦冬前壮苗标准及冬前苗情诊断方法,总结了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  相似文献   

10.
小麦播种后,在保证苗齐、苗均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科学管理,培育冬前壮苗,才能为小麦稳产、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冬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做好小麦冬前管理和培育壮苗对促进小麦生长和提高产量十分重要。经过多年小麦种植实践证明,只有培育壮苗越冬才能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小麦高产稳产。从冬前苗情诊断方法、冬前壮苗判断标准以及冬前壮苗培育技术3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提高冬季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适时播种,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与小麦高产有密切关系,然而何为适时播种?又如何科学地来确定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期哩?所谓适时就是不早也不晚,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确定冬小麦适时播种期的作法是: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所需有效积温数来计算播种的时期。1、确定不同小麦品种冬前壮苗标准:半冬性和冬性品种越冬前壮苗标准是主茎达  相似文献   

13.
小麦冬前管理与培育壮苗,不仅有利于群体合理发展,个体稳健生长,而且是单株穗多,穗大,粒多,粒饱的基础。小麦的冬前管理,主要是促根增蘖育壮苗,协调生长与养分积累之间的矛盾,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本文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冬前看苗管理与壮苗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注重培育壮苗,可为小麦丰产奠定基础。总结小麦冬前看苗管理要点及培育壮苗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选用3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半冬性小麦品种,在河南省21个试验点(北纬32°~36°)种植,研究了冬前积温(播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冬前壮苗叶龄指标的确定。结果表明:①冬前积温与产量存在二次回归关系,半冬性小麦品种的冬前积温在720℃时产量最高,表明此冬前积温下的播期是生产上的适宜播期。②半冬性小麦冬前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随冬前积温增加(播期提早)而增加,河南冬前积温在450~860℃范围,长1片叶子所需要的积温在62~83℃范围内变化。③根据适宜冬前积温与出1片叶子所需积温推算,河南省冬前壮苗应处于七叶一心期,这种冬前壮苗既能充分利用冬前积温获得高产,又能保证半冬性小麦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小麦特性栽培管理的条件,气候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冻害的原因并从选用抗寒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时期适量播种,培育冬前壮苗,适时灌水及镇压等方面,提高防御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阳盆地一般在9月中旬完成腾茬,正常年份9月底整地待播小麦。而按照该区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或春性小麦品种要等到10月20日以后才能播种,这中间有20—30d的休闲期,若改用弱冬性的小麦品种就可以早播种10d左右,这既利于培育小麦冬前壮苗,促进冬前分蘖发生,又可弥补该区小麦成穗数相对偏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由于降雨多、湿度大,给麦种存放带来困难。为了小麦一播全苗,小麦播种前用简单方法测定一下麦种发芽率,以便掌握好适宜的播种量,既降低成本,又便于管理,为小麦冬前壮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施足底肥。晚播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需10~15天,比适时播种小麦迟20多天,缩短了麦苗冬前的生长时间,加上消耗种子养分,致使幼苗生长瘦弱。因此,晚播小麦要早发壮苗,必须施足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根据∑T=50+20+10n(n为播种深度),当120℃>∑T,冬麦即立针,∑T<50℃冬麦种子未完成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