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邢湘臣 《茶报》2004,(3):46-46
自古至今盛名不衰的“碧螺春”茶。清代词人李菁客盛赞日:“谁摘碧天色?点入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龙井洁、武夷润、齐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在古人心目中,“碧螺春”茶兼有三美,在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之上。由此可想品位之高,故今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2.
《茶叶》2016,(3):169-169
9月4日上午,阿根廷总统夫人朱莉安娜·阿瓦达(Juliana Awada)一行到访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中茶博副馆长朱珠珍、应玉萍接待了来自南美洲的贵宾,这也是中茶博龙井馆区自2015年5月开放以来,迎来的第一批重要接待。  相似文献   

3.
信息便览     
杭州上演“龙井开茶节”大戏 3月29日~4月25日,杭州市旅游委员会、西湖区政府、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手推出“2003年中国杭州龙井开茶节”,并借此正式对外打出“中国茶都”的杭州名片。 开茶节除了盛大的祭茶仪式,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歌舞、民俗表演等外,还有“采茶王”、“炒茶王”擂台赛,龙井茶体验之旅,茶道表演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4,(4):1-1
本刊讯4月6日上午,清明时节,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及其夫人来到杭州云栖的西湖本山茶庄品茗。并在西湖龙井茶叶博物馆馆长倪建财陪同下参观了西湖龙井茶叶博物馆。马云在博物馆炒茶中心的炒茶锅前一显身手,炒起龙井茶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2011,(4):25-25
3月25日上午,2011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在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龙坞镇隆重开幕,同时举行的还有2011年的西湖龙井开茶节,标志着杭州的西湖龙井正式进入了采摘期。在开茶节仪式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正式授予西湖区为“中国茶文化之乡”、龙井茶为“中华文化名茶”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4月29日,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第三届茶文化节“暨五环茶迎奥运”活动。其中的绿环为浙江省新昌县的大佛龙井。由此可见新昌县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志。早“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研讨会、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上,新昌县委副书记程晓帆结合全县实际,作了《发展茶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的讲话。据悉,“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论坛上,茶界、文化界的资深茶人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研讨了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联名向全社会发“出同饮中国茶,共建和谐社会”的倡议。新昌县大佛龙井是老舍茶馆拓展茶叶市场的一个主打产品。举行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让更…  相似文献   

7.
凌光汉 《中国茶叶》2012,(11):42-42
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历来重视茶叶生产,尤以去年“大佛”龙井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后,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要把全年产茶包括夏秋茶全部实现“放心茶”,保持大佛龙井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8.
陆德彪 《茶叶》2001,27(2):16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识广博,因为不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仕途坎坷,其“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品为大家所熟悉和赞美。 龚自珍的茶诗茶词甚多,47岁时所作的《会稽茶》便是其中的佳作。《会稽茶》诗云: 茶星夜照越江明, 不使风篁(指龙井)负重名。来岁天台归楫罢, 春波吸尽镜湖平。 在《会稽茶》诗前有一段长200字的序言,作者在序言中赞美会稽茶“秀颖似碧螺而色白,与浓绿者不同,先微苦,涤脾,甘甚久,与龙井骤芳甘不同,凡所同者,山水芳馨之气也。”认为会稽茶的质量“乃在洞庭(指碧螺春)、龙井间”。  相似文献   

9.
湄江茶     
湄江茶产于贵州省湄潭县,系扁条形状茶类,约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湄江茶以清澈碧绿的湄江河得名。它有特有的炒制技术使品质独具一格。“色泽清澈、滋味醇和、形状扁直”,可与杭州龙井相媲美。湄江茶原料鲜嫩,只取清明至雨水间的头批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因为采得早而细  相似文献   

10.
赵燕燕 《茶叶》2004,30(2):118-118
由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湖区人民政府主办,杭州西湖街道办事处、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西湖龙井茶商会承办的“春到茶乡”2004年中国杭州龙井开茶节,于3月27日在茶博馆伴着阵阵开山茶鼓隆重上演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的指导下,茶叶产销形势日趋好转,1984年浙江省涌现出一批产销两旺的单位,例如,杭州市西湖区1984年产茶3.3万担,产量虽比上年减少,但产值却大大增加。他们的主要经验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应变,减少低档炒青、低档龙井、低档旗枪茶,增加高、中档龙井、旗枪茶、烘青花坯和红茶,做到适销对路,提高茶叶质量,讲究经济效益。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他们实行多渠道经  相似文献   

12.
早在本年度的三月中旬,当杭州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区龙坞、狮峰等地的龙井43号茶还刚刚抽芽时,却在上海等地的茶叶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西湖龙井”,这些冒充者是用非西湖产区的“乌牛早”等品种。当时每斤售价少则数百元,多则高达2000元。三月底四月初,山西太原的一些茶商打出广告语“:飞机空运鲜叶、现炒西湖龙井茶”,每斤售价高达2680元,太原市民或拒绝,或“抢鲜”上钩。西湖龙井为传统名茶,以新为贵,每年西湖龙井新茶上市是茶市的重大行情,但是往往有利欲熏心的茶商为谋取暴利以冒牌茶业鱼龙混珠,上海、太原的出现冒牌龙井决非巧合和偶然,那…  相似文献   

13.
茶树品种--龙井种、鸠坑种的种籽上天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新光 《茶叶》2004,30(1):42-42
20 0 3年 12月 17日 ,杭州市第二批共 5 19克航天搭载种籽返回杭州。该批龙井种、鸠坑种、食用菌孢子、芦笋、苦瓜、草坪草等种籽 ,是搭乘我国第 18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11月 3日从涌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1月 2 1日在四川遂宁地区成功回收 ,在太空遨游 18天。茶树种籽搭载数量为 12 0克 ,其中龙井种 60克、鸠坑种 60克。龙井种安排在中茶所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库的园区试验育种 ,鸠坑种安排在淳安县千岛湖畔的茶树良种场试验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实现动植物品种创新 ,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推进杭州优势特色产业和加快…  相似文献   

14.
扁茶是我国的特种绿茶,如龙井、旗枪、大方和峨眉竹叶青等,其中龙井最著名,向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特级龙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芽锋显露,香气高鲜,滋味甘醇。但扁茶的炒制历来都靠手工完成。龙井和旗枪的炒制工艺通常分为青锅和煇锅两个过程。青锅除了杀青的作用外,还有初步理条,压扁的作用,煇锅则是在茶叶干燥的  相似文献   

15.
程柱生 《茶叶通讯》2011,38(1):46-48
(六)动物类 带"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 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字的茶名:西湖龙井、大佛龙井、羊岩龙井、 海风龙井、莲台龙井、南海神龙井、龙潭茶、龙泉茶、龙虾茶、龙舞茶、 龙须茶、龙乾春、龙都香茗、龙都毛峰、龙都颗颗香、龙岩斜背茶、龙浦仙毫、龙浦翠茗、龙泉白天鹅、龙泉剑茗、龙泉玉剑、龙潭翠毫、龙游凤尖、龙山银尖、龙谷丽人、龙湖雪梅、龙湖翠、龙游方山茶、龙洞碧芽、雪龙茶、九龙茶、游龙茶、  相似文献   

16.
龙井茶趣     
还记得唐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茅蘖初萌,正得春生之气。”春茶的美好,还在于其对健康有益。现代人对茶的品赏和热爱,除却养生目的之外,还增加了妙趣横生的娱乐元素。尤其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在春天到来之际,约三五好友,游西湖不够,还要去龙井吃吃农家菜;喝龙井不算,还要到茶园和茶农一起劳作,也亲手“下锅”炒制一把春茶,这才叫尽兴。  相似文献   

17.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茶叶》2004,30(3):182-183
1省“十大名茶”新鲜出炉 十大名茶评选活动由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经过县市申报、形式审查、市场抽样、质量检测、品质评定、综合初评、申报单位陈述答疑、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证处公证,于5月19日在杭州正式揭晓,5月27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十大名茶”的颁奖大会。荣获省十大名茶称号的名茶及其受奖单位分别是(按笔画排名):大佛龙井(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化龙顶(开化县人民政府)、安吉白茶(安吉县人民政府)、西湖龙井(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武阳春雨(武义县人民政府)、松阳银猴(松阳县人民政府)、径山茶(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金奖惠明茶(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协会)、望海茶(宁海县茶业协会)、绿剑茶(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8.
瑜山翠龙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是“南茶北引”获得成功之后,经多年研制而成的地方名茶。该茶因盛产于瑜山流域,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形似龙井而得名,又以栗香高长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和耐冲泡的独特品质,成为北方扁形绿茶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徐乾治 《茶叶》1989,(3):42-43
“浙江龙井”是吸取“西湖龙井”的精湛炒制技术制成的一种扁形优质茶。富阳县自1983年引进该茶炒制技术,经多次试制获得成功。产品于1986年通过县级技术鉴定,认为,"外形扁平,色泽绿润,香味清鲜,汤色、叶底  相似文献   

20.
水仙茶是福建的一类传统乌龙茶,建阳是水仙茶的主要出产地。长久以来,与我国知名茶叶相比,例如龙井、普洱、铁观音等,水仙茶无论是在知名度还是在传播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水仙茶具有独特的气味与风格,深深的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爱好者,在未来发展上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在茶叶市场上独树一帜。本文将通过建阳水仙茶目前所处的市场环境、市场变动,及茶叶的自身特点和当前的营销风格等进行分析,阐述如何促进水仙茶行业的发展,促进水仙茶文化的传播,探究水仙茶的加工特点,旨在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