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程梦鹏  张维尧 《油气储运》2003,22(2):36-38,59
忠县长江穿越工程位于三峡工程水库区,管道穿越设计难度较大。通过对大开挖、钻爆隧道、盾构隧道三个穿越方案进行比较,决定忠县长江穿越工程采用钻爆隧道穿越方案进行穿越,该施工方案技术成熟、难度低、工程投资较省,并介绍了穿越施工中防治水的设计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二线泾阳泾河穿越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的管道长距离定向钻对穿工程,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层、粉砂层及粉质黏土层。在φ1219大口径钢管穿越设计中采用"大开挖深基坑埋管+长距离夯套管+定向钻对穿"的组合穿越方案,并在施工中实现了优化扩孔器组合、调整泥浆性能、使用推管机协助管道回拖等多种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两岸厚卵砾石层穿越,河床高硬塑性粉质粘土层扩孔时卡钻、抱钻以及管道回拖卡管等施工技术难题,可供类似管径定向钻穿越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齐鲁石化-青岛输气管道首次应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穿越蓝烟铁路的概况,论述了蓝烟铁路水平定向钻穿越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给出了穿越段钢套管的选用和管道防腐等程序,对定向钻穿越铁路的施工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山区陡坡段大口径管道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礼斌  尹番  廖福林  于忠祥 《油气储运》2011,30(4):273-275,235
国内对山区段大口径管道陡坡施工的技术经验相对较少,以川气东送魏家包改线段的陡坡段管道施工为例,从施工技术难点,施工方案的选取、确定及技术特点等方面对山区陡坡段施工进行分析和总结,详细介绍了在山区陡坡段进行管沟开挖施工过程中作业带的平整、管沟的开挖、管沟的清理和安全保护几个方面应注意的事项,有助于研究人员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大口径管道陡坡段的可行性施工技术,对类似情况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小口径管道陡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口径管道定向钻穿越复杂地层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周  冉永红  尤伟星  张浩 《油气储运》2012,31(1):33-35,83,84
西气东输二线举水定向钻穿越工程中,采用原定向钻单穿设计方案施工时,管道拖至覆盖层与岩层交界面处时受阻致使回拖失败。按照顺气流方向向右平移10m后重新进行穿越,实施对穿方案,并在原设计方案的出土端采用开挖、夯套管及注浆加固处理松软覆盖层的方法,最终成功穿越。分析首次穿越失败原因:未加固覆盖层、穿越管径过大以及扩孔器较重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扩孔时出土端覆盖层下沉,覆盖层与岩石交界面处形成台阶,使管道回拖卡阻。总结施工经验,在大管径定向钻穿越软硬交错复杂地层的设计与施工中,务必加固上部覆盖层,且扩孔、修孔、洗孔、回拖过程应连续进行,在特殊情况下,停止回拖时间不宜超过4h。  相似文献   

6.
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是目前管道铺设施工的一项重要施工工艺,在世界各国及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穿越距离较长,作业带难以满足管道一次性预制需求,3 300 m长江定向钻穿越作业带可用部分只有1 km,要达到一次性预制存在巨大的拆迁量,而采用"二接一""三接一"等施工方法对长距离管道回拖存在较大风险,为了确保管道一次性回拖成功,采用弹性敷设、过路、过河等措施实现长距离管道一次性预制。通过对管道强度进行应力计算以及现场多次测量,最终采取管道弹性敷设漂管进美人港河的预制方案,实现了1 km管道陆地部分预制,2 km管道进入美人港河漂管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该措施大大降低了管道回拖力,减少了拆迁量,为管道的一次回拖成功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参6)  相似文献   

7.
张宝强  焦如义  袁会赞  张倩  刘艳利 《油气储运》2012,31(11):871-873,886,887
大口径长输油气管道非开挖穿越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造价以及成败。从地质条件、穿越长度、管径、管道的保护与维修、施工效率、经济性和局限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水平定向钻、顶管、盾构3种常用大口径长输油气管道非开挖穿越方式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并给出一般选取原则。若地质条件适合,应首选定向钻穿越,顶管和盾构次之。若地质不适合水平定向钻穿越或受管道最小曲率半径的影响穿越距离较短(800m以内),应选择顶管穿越,穿越距离大干800m时.刚采用盾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了输水管道过河段施工技术,分析了围堰导流和施工排水等存在的问题,根据河流特点,选择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穿越河流工程这一施工难点,顺利开展输水管道施工。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穿越管道是中俄东线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穿越方案的选择受地质条件、环境安全保护、施工周期及费用等多方面影响,详细查明穿越区地质条件,可为穿越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和参数。在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多种勘察手段详细查明穿越区地质条件,搜集并利用地震评价、防洪评价等资料,从区域稳定性、水文条件及穿越层位岩土性质等方面阐述穿越场地的适宜性,分析穿越断面的地层结构、岩性特征、河床稳定性及冲刷趋势,进行管道穿越方式的比选,提出穿越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为穿越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妃甸供水管线穿越沙河段,该段为双排DN1400钢筋混凝土管道,其中主穿越段为双排DN1200钢管。该段土层属于粉沙土层,地下水位较高,河流水面较宽、水流较急。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配合围堰导流施工,将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施工高程,沟槽开挖时边坡稳定,槽底无积水,保证了干场作业。  相似文献   

11.
王猛  杨道力 《油气储运》2000,19(7):52-54
用钻孔灌注桩加固水下管道具有适用性广、承载力大、建造费用低等特点。以唐白河穿赵管道段加固为例,对这种加固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加固水下管道,能管道悬空固定在水中,通过适当调整钻孔灌注桩间距、桩径等方法,可减小穿、跨越的距离,对提高穿跨越管道正常的安全运行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永兴 《油气储运》2004,23(6):30-32
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江南水网段的现场施工为例,介绍了输气管道水网地区采用挖泥船水下成沟法进行河流穿越的施工过程,对这种施工方法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孙兆强 《油气储运》2004,23(3):59-60
结合魏荆输油管道唐白河穿越段水下隧道改造工程,综合分析了热油管道在水下隧道穿越施工中的安全性、热力性和敷设方式的可行性, 指出热油管道采用水下隧道穿越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散热损失小、可满足管道在温差变形作用下的安全运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输油气管道的漂管沉降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输油气管道漂管沉降的施工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探讨了漂管沉降施工的一些相关规范.对比其它输油气管道施工中的穿越方案,分别从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两个方面阐述了漂管沉降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李贵宾 《油气储运》2003,22(1):35-36
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施工中首次采用漂浮法穿越江南水网的施工工艺,这种方法具有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特点,总结了该方法的施工经验,可为类似该水网地质条件的管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广 《油气储运》2002,21(6):20-23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是大型管道跨越,其跨度居大管径管桥之首,且跨越段水深流急,工程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设计方案选定、结构计算、主材选用及工程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调研,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悬索结构形式。介绍了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过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管道跨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蒲爱华  姚安林 《油气储运》1998,17(8):7-10,26
基于水下穿越管道所受可变荷载的随机性,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作为可变荷载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的基本特性,得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最大值的概率分布函数FM(x)与任意时点概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实用关系式。对于裸露悬空水下穿越管道承受的动水荷载,采用相关模型理论计算管道的动力响应幅值,进而求出管道所受的动应力,最后根据水下穿越管道服役期内的荷载状况将其划分为空管状态、正常运行状态、裸露悬空状态  相似文献   

18.
河流穿越管道和海底管道一般采用组合结构,以保证其安全运行。前者常采用组装式混凝土加重块成套管,后者常采用混凝土连续覆盖层,与管道一起构成复合结构。然而在设计阶段,对于这种组合结构的强度设计,由于其复杂性和出于技术、经济方面的考虑,工程上大多不考虑混凝土(水泥)与管道的相互作用。为此,将穿越管道结构看成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组合梁,并认为混凝土(水泥)与钢管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也不计防腐绝缘层的影响,分别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红花套长江穿越盾构隧道施工中所采用的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法施工工艺.针对盾构法施工的特点,进行了测量贯通误差分析,通过对各种测量方案的比选,提出了采用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法进行竖井定向测量的技术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