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多抗霉素防治苹果霉心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心腐病、苹果霉腐病,主要由多种弱寄生菌如链格孢菌、粉红单端孢菌、镰刀菌和拟茎点菌等病菌引起。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期和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只危害果实。引起心室腐烂,严重影响果农收入。尤其是套袋苹果受害更重,2009年我们对全县果园调查,套袋红富士霉心病病果率为26.7%。为了有效控制霉心病的发生,进一步验证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2010年春,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临猗县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已超过3·5万hm2,套塑膜袋栽培已基本普及。苹果果实套塑膜袋对预防果实病虫侵害,提高果面光洁度,减少果实农药残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普遍存在苹果着色差、果实小、日灼严重、缺钙引起的苹果苦痘病、格链孢菌和粉红聚端孢菌引起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红腐病,其病原菌有链格孢菌、串珠镰孢菌、粉红单端孢菌等,主要危害元帅、富士、红星等苹果品种,去年全国大部分果区发生非常严重,苹果经济价值严重受损。1症状苹果发生霉心病时,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幼果受害的,早期脱落。剖果观察,果实受害是从心室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色霉状物。在贮藏期中,果心霉烂发展严重时,有些果实可见水渍状、褐色、形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可相连成块,  相似文献   

4.
采用构建真菌克隆文库和T-RFL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肃、陕西和山西省20个地区再植苹果园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同时还研究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与再植苹果园土壤中优势真菌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真菌分类门的水平上,子囊菌门真菌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连作土壤中主要的真菌类型;在属的水平上,镰孢菌属、被孢霉属、毛壳菌属、隐球酵母菌属等是主要优势菌群。从果园地区分布来看,甘肃省的5个地区土壤真菌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对较低的优势度指数。陕西富平,山西平陆,山西盐湖区的苹果连作障碍较严重,镰孢菌的丰度较高。从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受抑制量与土壤中优势真菌属的相关性来看,镰孢菌的丰度与苹果连作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极显著性正相关(r = 0.585,P < 0.01),而被孢霉属的丰度与其呈显著性负相关(r =–0.473,P < 0.05)。引起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苹果连作障碍的主要有害真菌类型是镰孢菌属。  相似文献   

5.
1主要病害及虫害种类1.2主要病害种类红富士等苹果品种主要感染的叶面病害有两种,一种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危害盛期是春梢和秋梢期;第二种是苹果褐斑病,发生盛期为6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多雨期;个别园片苹果白粉病、锈病发生较重。红富士不套袋果实主要病害为: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套袋苹果主要果实病害,按病斑类型分为3种,即黑点型、褐斑和红晕褐斑型以及红点型。黑点型病果主要由粉红单端孢霉侵染所致;褐斑和红晕褐斑型病果主要致病菌是顶孢头孢霉;红点型病果则是由链格孢霉侵染所致。套袋果轮纹烂果病发生轻微。2.2主要虫害种类危害…  相似文献   

6.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珍 《山西果树》2010,(1):53-53
1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 苹果霉心病又叫心腐病或霉腐病,只危害果实,主要表现在心室霉变和果心、果肉腐烂。该病是由细交链孢菌、粉红聚端孢霉菌、镰刀菌、头孢霉菌等多种病菌引起的。这些病菌随风雨和气流传播,苹果开花时,随着花朵开放,病菌首先在花器的柱头、花丝、萼片等组织上定殖;落花后,  相似文献   

7.
从连作苹果园健康苹果树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对苹果连作障碍镰孢属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XC1,该菌对尖孢镰孢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9.83%。根据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gyr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目前菌株XC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0057。苹果连作土盆栽试验表明,XC1菌肥处理能显著促进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的生长,其株高、地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4.8%、34.8%、121.1%和96.0%;显著提高连作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57倍、2.71倍、1.21倍和1.79倍;显著减少连作土壤中真菌的数量,提高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且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比对照降低了76.4%。这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抑制连作障碍病原菌的效果明显,可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8.
套袋苹果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探讨套袋微域环境下微生物种群及对果实病害和质量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套袋苹果袋内微域环境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分类,分析了不同果袋和苹果表面不同部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苹果套袋微域环境下,主要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还包括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主要放线菌是烬灰类群(Cinereus),另外还有白色类群(Albosporus)、绿色类群(Viridis)和黄色类群(Flavus)等;不同果袋种类和果实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细格链孢菌引起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在河南省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已成为目前该省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目前生产上常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喷克、大生、扑海因、宝丽安等药剂进行防治,前5种对斑点落叶病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效果不理想,后二者对斑点落叶病有较好防治效果,但药剂品种单一,不利于开展综合防治,长期使用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0.
果实套袋后易发生黑点病、康氏粉蚧等,其中套袋苹果黑点病也成为影响果实品质最严重的问题。1侵染性病害造成苹果黑点病的病原菌有多种:苹果柱盘孢霉、苹果茎点病、粉红聚端孢霉、链格孢属、轮斑病弱菌系等。发病初期多表现为皮孔褐变,褐变的皮孔周围呈深绿色,较正常果皮颜色深,后病斑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褐色斑或针芒状小黑点。防治措施:于落花后7天开始,每  相似文献   

11.
苹果霉心病的生物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霉心病的生物防治试验傅学池徐维敏梅汝鸿陈策(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苹果霉心病是元帅系苹果的重要病害,主要在贮运期为害,病果率一般达50%以上,病重果不堪食用,丧失商品价值,常造成严重损失。此病系链格孢、粉红单端孢以及棒盘...  相似文献   

12.
苹果枝干轮纹病是苹果上的重要病害,在山东省苹果产区,其危害已超过苹果树腐烂病。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的4项主要措施是:"清"除侵染菌源,减少侵染菌源量;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保"护枝干、剪锯口和果实,防止病菌侵染;加强栽培、肥水、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持"健"旺树势,防止已侵染病菌在树体内生长、扩展、致病和产孢;适时适度"治"疗病斑,铲除潜伏病菌,刮除病瘤,防止已侵染的病菌进一步扩展为害。综合运用"清、保、健、治"4项措施,并坚持数年,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万寿菊秸秆粉末处理对苹果连作障碍相关病原镰孢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万寿菊秸秆粉末对4种镰孢属真菌(尖孢、腐皮、层出和串珠镰孢菌)的抑制效果;在田间条件下,以2年生苹果幼树(‘烟富3号’/M9T337)为试材,设置连作土对照、溴甲烷熏蒸、万寿菊混栽、0.5%和1%万寿菊秸秆粉末、0.5%和1%玉米芯粉末7个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幼树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寿菊挥发性成分对4种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67~33.30g·L-1万寿菊秸秆粉末用量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20%~100%,抑制率随用量增加而升高。万寿菊秸秆粉末处理的腐皮镰孢菌菌丝变细,分支增多,短小且杂乱,表面破损,逐渐皱缩塌陷,呈枯死状。凤毛寨试验地壤土条件下以0.5%万寿菊秸秆粉末处理的效果最好,湾头村试验地粘壤土条件下以1%万寿菊秸秆粉末处理的效果最好,苹果幼树的株高、地径和枝条年生长量等指标显著高于连作对照。经万寿菊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细菌/真菌增加。在凤毛寨试验点,0.5%万寿菊秸秆粉末处理的青霉菌...  相似文献   

14.
选择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青蒿精油、生姜精油、桉叶油等7种来源广且易提取的植物精油,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测试了7种植物精油的单剂、复配剂、单剂或复配剂分别与农药混配对苹果黑腐皮壳菌、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毒力,以期为果园专用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用以实现果园化学农药的减量与替代。结果表明:陈皮精油、松树油、薄荷精油、柠檬精油对这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施用单剂时陈皮精油和松树油对2种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黑腐皮壳菌时,其EC50分别为123.37、157.12mg/L,抑制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时,其EC50分别为148.13、188.02 mg/L;精油复配后,松树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和柠檬精油-薄荷精油复配剂对黑腐皮壳菌的抑制作用比各单剂强,其EC50分别为75.04、96.74 mg/L,SR分别为2.30、2.11,均大于1.5,表现为增效作用。同时,松树油-柠檬精油复配剂对链格孢苹果专化型菌的抑制作用也比各单剂强,其EC50为122.02 mg/L,SR为2.10...  相似文献   

15.
1989-1993年,在甘肃苹果产区采集红星或元帅品种病果和无症状果实,逐果取果心组织分离,获得30余个真菌分离物,以链格抱(Alternariaalternata)出现率最高,占51.3%;其次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roseum)、棒盘孢(Corymeumsp.)、节孢状镰刀菌(Fusariumarthrosporioides)、狭截盘多毛孢(Truncatellaangustata)等,依次占11.8%、12.0%、8.9%、7.9%。每个单果大多是只能分离出一种菌,少数出现2一3种菌。不同症状的果实,出现的真菌种类不同,霉心果以链格孢出现率最高,占60%-80%;心腐果中链格孢出现率显著较少,占10%-30%;而粉红单端孢、节孢状镰刀菌、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等5种菌的出现率较高,占7.8%-25.5%。用果心不带菌的果实人工接种,对12种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看出,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致心腐的病菌主要有5种,分别是粉红单端孢、棒盘孢、节孢状镰刀菌、狭截盘多毛孢和一种不产孢的浅色丝状菌。链格孢主要致霉心症状。混合接种试验表明,如有几种真菌进入果心,则致病性强的一种首先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6.
报刊摘引     
一种危险的新病源——苹果叶枯菌近两年来,我们在宁夏的盐池、灵武、银川等地的苹果树上陆续发现了由于苹果叶枯菌侵害苹果叶片而引起的苹果叶枯病。此病造成叶片提早大量脱落,还常与苹果早期落叶病并发,影响了树势和苹果产量。此病主要发生在叶尖和叶缘上,初呈近圆形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展为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并散发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生于寄主表皮下,器壁膜质,深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病原菌为真菌的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菌属的苹果叶枯菌。  相似文献   

17.
以平邑甜茶幼苗(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串珠镰孢菌和根皮苷对幼苗生长及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阐明连作障碍的发生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月份串珠镰孢菌、根皮苷、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其中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处理的株高、地径、鲜质量、干质量降低最显著,分别为连作土对照的70.6%、77.4%、52.3%和43.7%;9月份各处理的生长量趋势与8月份一致。在8月和9月,不同处理对幼苗根系呼吸速率的抑制作用表现为: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 > 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 > 连作土对照。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连作土壤中细菌的生长,促进了真菌的生长,改变了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3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连作土壤中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8月,根皮苷、串珠镰孢菌、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处理后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显著,分别比对照降低14.8%、29.1%和53.4%。综上,串珠镰孢菌和根皮苷单独或组合处理均显著抑制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其中串珠镰孢菌 + 根皮苷处理最为显著,说明根皮苷和串珠镰孢菌共同作用加重了苹果连作障碍现象。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对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总体发病较重,品种间发病存在差异,珊夏、富士、金冠品种发病重;药剂的选择和果袋质量是苹果黑点病发生的关键。田间病果分离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苹果黑点病主要是由粉红聚端孢霉引起的真菌病害,6月连阴雨的气象因素是造成该病流行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各种因素,我们提出套袋前将治疗性和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来控制苹果黑点病发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草酸青霉A1菌株的鉴定及对苹果4种镰孢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连作条件下的平邑甜茶健康根系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A1,通过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观察鉴定该菌属于青霉属,将其ITS r DNA序列和β-tubulin序列与Gen Bank中已知标准菌株的ITS r DNA序列和β-tubulin序列进行比对,并利用MEGA5.05软件构建青霉菌A1菌株进化树。结果表明,青霉菌A1与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KF152942.1,KC344990.1)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最终将青霉菌A1鉴定为草酸青霉A1。在马铃薯培养基(PDA)和玉米粉培养基上分别将内生真菌A1与尖孢镰孢菌、串珠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进行对峙试验,结果在PDA培养基上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2.0%、74.0%、47.0%和54.5%,拮抗系数达到Ⅱ级或Ⅰ级,在玉米粉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0.5%、82.2%、68.4%和53.4%,拮抗系数达到Ⅱ级或Ⅰ级,说明草酸青霉A1对4种苹果连作障碍病原镰孢属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邑甜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连作土对照相比,A1菌肥显著促进了连作平邑甜茶幼苗鲜样质量、干样质量的增加,分别增加2.53倍和2.35倍,说明草酸青霉A1菌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土壤中的尖孢镰孢菌基因拷贝数进行检测,发现A1菌肥处理的土壤中尖孢镰孢菌的基因拷贝数量大幅下降,说明草酸青霉菌A1可以抑制其生长。A1菌株可作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的拮抗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红腐病。其病原菌有链格孢菌,串珠镰孢菌,粉红单端孢菌等,主要危害元帅、富士、红星等品种苹果。1症状苹果发生霉心病时,一般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幼果受害的,早期脱落。剖果观察,果实受害从心室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