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5,(6)
以杂木屑为主要营养基质,分别在塑料大棚和林下仿野生两种不同的栽培环境下进行灵芝袋料覆土出菇试验。分析对比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灵芝生长的温度、湿度、各阶段生长周期与其灵芝产量、外观大小、菌盖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栽培除相对湿度对灵芝生长比林下仿野生栽培有利以外,其它对灵芝生长有利的指标参数及产量、品质都是林下仿野生栽培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灵芝菌株林下仿野生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个灵芝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林下覆土出菇的试验方法,对比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灵芝菌丝体的长势、子实体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相同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以编号为12即龙泉市农业局的灵芝菌种综合性状较好,适合于林下仿野生栽培。  相似文献   

3.
农东红  曾广宇  高凯 《食用菌》2023,(6):51-52+58
为充分利用油茶高接换冠、砍伐更新或树形修整等产生的枝干剩余物,提高油茶林地利用率,以油茶枝干及常规灵芝段木原料(枫香木、板栗木)为栽培料,接种7个灵芝菌株,筛选出一株较适宜用油茶木栽培的灵芝菌株(LZZ1);并在油茶、枫香及板栗段木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LZZ1灵芝菌株,结果该菌株前两年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地区松杉灵芝棚式栽培技术成熟,生产初具规模,但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尚在研究。阐述松杉灵芝仿野生栽培环境、菌种制作,袋料菌棒覆土出芝、木段菌棒覆土出芝、生料木段覆土出芝等技术要点,对大兴安岭地区松山灵芝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天麻为试材,采用仿野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海拔、坡度、坡向等地理因子和郁闭度、植被类型等植被因子对云贵高原仿野生栽培天麻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天麻仿生栽培和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新麻总产和箭麻产量受海拔、坡度、坡向、郁闭度、植被类型的影响,不同海拔中,1 800 m的最大,分别为912 g和659 g;不同坡度中,30°~50°陡坡地的最大,分别为588 g和481 g;不同坡向中,南坡的最大,分别为1 266 g和947 g;不同植被中,乔木林的最大,分别为624 g和397 g;不同郁闭度中,40%郁闭度的最大,分别为815 g和540 g, 30%郁闭度的次之,分别为634 g和494 g。海拔1 200~1 800 m、0°~50°坡度、东南西北各个坡向、乔木林或灌木林或乔木灌木混交林、30%~70%郁闭度均可进行天麻仿野生栽培,但以海拔1 800 m、坡度0°~30°、坡向为南坡、乔木林、郁闭度30%~40%的环境为最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野生灵芝进行组织分离、菌种筛选、纯化复壮、栽培试验,得到产量高抗性强的灵芝菌株,进行推广栽培及仿野生栽培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对野生灵芝资源种群及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灵芝仿野生栽培山东省荷泽市南城办事处南关二队食用菌栽培能手李友长,经过多次实验,仿野生栽培获得成功。实验证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强,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一)原料配方棉籽壳80%,款皮17%,石灰水0.3%,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8.
福建原木灵芝栽培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李开本,何修金,陈体强,郑宇,陈世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校植保所福州350013)近几年,短段木仿野生栽培灵芝技术及有关原理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1993~1994年。我所大力推广应用原木灵芝优质高产栽培模...  相似文献   

9.
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林下栽培灵芝不仅可发展灵芝生产,保护生态,还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但灵芝林下栽培过程中常受到一些害虫的为害。为此,阐述林下栽培灵芝主要害虫白蚁、蛞蝓和夜蛾的为害特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害虫方法,实现害虫的安全控制,为灵芝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灵芝仿野生栽培的两种方法任其云,安秀功,赵振栋,张卿(山东省长清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250100)为了提高人工栽培灵芝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采用仿野生栽培方法。现介绍于下。1灵芝菌墙栽培法1.1配料:棉籽皮85%,麸皮5%,玉米面10%,水适量。1.2装袋...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广东粤北山区传统灵芝栽培模式,以及企业和菇农合作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可以减少投资、提高效率.此外,描述了林下栽培灵芝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从事灵芝林下栽培的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允勇 《食用菌》2019,(4):34-35
以竹屑、杂木屑为主料进行了京大、信州灵芝仿野生栽培比较试验,观察其生长情况,分析对比不同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情况、原基出现时间、子实体生长情况、经济性状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信州菌株可以作为大面积栽培推广,京大灵芝菌株可作为采集孢子粉用栽培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林下不同栽培模式栽培猪肚菇的效果,在槟榔林下采用4种栽培料配方,3种覆膜处理栽培猪肚菇。结果表明:3种覆膜处理中,覆黑膜、黑白膜有利于猪肚菇出菇及生长;4种配方中,配方(3)栽培猪肚菇表现较好;配方(3)、配方(4)覆白膜栽培的猪肚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但各组合间猪肚菇大部分经济性状无显著差异。综合可得,槟榔林下栽培猪肚菇以玉米芯为主料,覆黑膜或黑白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针阔混交林林下参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从事林下参栽培实践,在不同林下栽培林下参的试验数据基础上,总结了针阔混交林林下参的栽培关键技术。实践经验证明,针阔混交林林下参的产量和质量较之针叶林和阔叶林有明显的提高。针阔混交林的林下参栽培品种最好选择二马牙品种,针阔混交比为1︰1,郁闭度0.6左右,位置选择在山中腹和山上腹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层栽和地栽方式在夏季林地种植灵芝,通过设施棚膜的保温保湿作用,达到了夏季林地生产灵芝的目的.一般一次投料可连续采收2潮.林下栽培灵芝在充分利用林下小气候的同时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笔者参照野生灵芝的生态环境,在河北省满城县马场村推广露地仿野生栽培灵芝。实践证明,栽培效果很好。这种栽培方式,不仅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生产成本低,而且出芝整齐,芝形正,芝盖厚大,芝柄短,商品性状好,产量高,一般每100kg干料可产干灵芝10k以上,商品合格率在80%以上。现将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1,(5)
林下栽培灵芝不仅解决用地矛盾,而且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减少灵芝生产搭架遮阳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支出,提高灵芝产品效益。  相似文献   

18.
胡玉信 《食用菌》1993,15(4):36-37
山东菏泽市南城南关二队李友长,仿野生栽培灵芝,经多次实验获得成功。实验证明,仿野生栽培的灵芝,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强。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棉子壳80%,麸皮17%,石灰0.3%,磷酸二氢钾0.2%,过磷酸钙1%,石膏1%,水135%。按常规进行拌料。(二)装袋接种采用15×30cm 聚丙烯袋装料,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后在无菌室(箱)内按常规法接入灵芝菌种。  相似文献   

19.
彭兰 《中国食用菌》1998,17(5):15-15
目前,我国灵芝栽培方法普遍采取以下两种方法:灵芝墙式袋栽和墙式仿野生栽培。为了比较这两种栽培模式的优劣,并找寻相对适应本地区推广的栽培模式。本所于1996年6~9月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及方法11试验菌种韩芝2号。12栽培模式1...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15,(4)
<正>灵芝作为医用药品和保健食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成为市场上紧俏的食药用菌。河北平泉县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大规模栽培,建立起多个示范基地,利用当地林木资源栽培段木仿野生灵芝获得成功,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