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配合"山东省丘陵旱薄地谷子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促进鲁中地区谷子生产健康稳步发展,本课题组选取了近年来育成的10个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适应性对比试验,力图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品种豫谷18每667m2籽粒产量为332.68kg;豫谷32籽粒产量为349.01kg,在参试品种中最高,比对照品种豫谷18增产16.33kg,增产率达4.91%;冀谷39产量最低,为314.69kg,比对照减产17.99kg,减产率为5.41%。通过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抗逆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知,豫谷32、济谷22表现较好,适宜在鲁中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龙山小米丰产优质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助力济南市小米产业发展,提升龙山小米品质,本研究以华北谷区主推的12个品种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鉴定品种间的产量差异,通过营养指标测定鉴定品种间的品质差异,以筛选出适合龙山及周边平原地区种植的丰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对株高、亩穗数和出米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千粒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株高、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P0.05),出米率差异不显著;分析不同品种在5个产量性状的优缺点,筛选出济谷22、济谷21和沧谷9号3个农艺性状和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分析9个营养指标的测定结果,筛选出济谷20、豫谷32、济糯米2号和济谷22为营养优质谷子品种。综合产量和营养品质性状结果,发现济谷22较对照豫谷18的增产幅度较高(28.74%),其淀粉、蛋白质、粗纤维、铁和锌等5个营养指标也均高于参试样品的平均值,可作为发展龙山小米产业主推的丰产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评价不同生态区新育成夏谷品种在鲁中地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和生态适应性,于2017—2018年连续2个夏谷生长季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在系统分析田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对16个参试谷子品种进行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属于“优良”等级的品种有‘豫谷32’、‘济白米1号’和‘济糯米2号’;属于“良好”等级的品种有‘豫谷18’、‘济谷22’、‘济谷19’、‘济谷20’和‘济谷21’;属于“一般”等级的品种有‘中谷2号’、‘济谷17’、‘保谷23’、‘沧谷9号’、‘豫谷31’和‘冀谷39’;属于“较差”等级的品种有‘中谷7号’和‘冀谷42’。说明,‘豫谷32’、‘济白米1号’和‘济糯米2号’在鲁中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对于推动当地谷子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吉科糯 21 是以糯玉米自选系 JN345 为母本、自选系 JN201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的特点,2024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 20244002。该品种生育期91d;籽粒白紫色、糯质型,排列整齐,外观商品性好;百粒重 36.5g,粗淀粉含量 51.03%,直链淀粉含量 0.79%,皮渣率 5.83%。2022-2023 年 2 年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14121.5kg,比对照品种春糯 1 号增产 6.4%;2023 年 6 点次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300.0kg,比对照品种春糯 1 号增产 7.3%。吉科糯 21 中抗大斑病、镰孢茎腐病,感灰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熟至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研究太行山区初生核桃林下间作套种谷子种植密度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选用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张杂谷16号为参试谷子品种;设45万/hm~2、60万/hm~2、75万/hm~2、90万/hm~2、105万/hm~2 5个种植密度;5月25日、6月20日、7月15日3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产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90万/hm~2、90万/hm~2、75万/hm~2下达到最高产量,为6303.0kg/hm~2、5808.0kg/hm~2、6803.0kg/hm~2。3个品种均在播期6月20日时产量最高,分别为5631.5kg/hm~2、5309.5kg/hm~2、6557.0kg/hm~2;播期7月15日时产量最低,分别为1726.5kg/hm~2、1802.5kg/hm~2、1734.5kg/hm~2。随着播期推迟,参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变化趋势相同且同一品种不同播期产量间差异性显著。提出了在当地条件下3个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播期,为初生核桃林间作种植谷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谷子新品种陇谷11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抗拿扑净种质DSB98-6做父本、自育品系材料8519-3-2做母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国品鉴谷2011003),201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谷11号在甘肃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281.56kg/666.7m2,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9.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0.36kg/666.7m2,较对照陇谷6号增产10.03%;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早熟组)中两年平均产量332.80kg/666.7m2,较对照大同29增产1.6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8.10kg/666.7m2,较对照大同29 增产5.25%。陇谷11号含粗蛋白160.9g/kg,粗脂肪46.4g/kg,赖氨酸3.56g/kg,粗淀粉740.3g/kg;人工接种黑穗病发病株率6.56%,高抗谷子黑穗病;抗除草剂拿扑净;适宜山西北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赤峰和甘肃省中部、河西地区春播。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地区酿酒企业对优质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需求,筛选了 4 个试种表现较好的糯高粱品种,在伊犁河谷 2 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表明:4 个糯高粱品种在 2 个区域种植均可正常成熟,且所有品种在积温偏低的河谷东部片区种植生育期均比河谷中心片区长 4~5d ;在产量方面,综合 2 个不同地区各糯高粱的产量表现,产量均比对照晋杂 22 高,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齐杂 106、辽粘 3 号、齐糯 115、辽糯 10 号、晋杂 22;在酿酒品质方面,4 个参试糯高粱品种的粗淀粉含量介于 73.72%~76.60%,支链淀粉含量介于 95.88%~98.80%,粗蛋白含量介于 8.54%~10.40%,粗脂肪含量介于3.06%~3.91%,单宁含量介于 0.77~1.15%,均符合本地伊力特酒厂对高粱原料的品质需求。综合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推荐齐杂 106、辽粘 3 号在伊犁河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优质谷子新杂交种张杂谷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杂谷16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谷子不育系A 2为母本,以"复1×5号父"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谷子新组合。其中母本A 2为该院自育谷子不育系,恢复系"复1×5号父"是由复1(抗谷瘟材料)与5号父转育成抗除草剂(拿捕净)的新种质资源。张杂谷16号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23.75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6.27%,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5.42%,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10.3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9.6%,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10.8%,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5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谷子农艺性状和食味品质在2个试点的变异,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农场和清水河县碓九也村种植的11份品种进行农艺和食味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农艺性状在农大和清水河的变异幅度分别为8.35%~27.45%和7.58%~26.74%;穗粒重在两地的变异幅度均最大.2个试点穗重与穗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农大的穗长与穗粗呈不显著负相关,清水河二者极显著负相关;农大的穗粗与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清水河呈显著或不显著负相关.参试品种在2个试点的碱消值均大于3.大鸟谷、鑫谷10号、猫爪粘、安谷346-11和大黄谷等5份品种的胶稠度在农大和清水河均大于115 mm.2个试点大黄谷和大黑谷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余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均相同.参试品种非糯类型为赤10-321,低直链淀粉类型为安谷346-11、大黄谷、大黑谷、安谷221和利谷21,糯质类型为白米粘谷和猫瓜粘.  相似文献   

10.
威芋4号原名克选10号,是威宁县农科所从黑龙江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疫"品种实生籽后代,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食味佳、淀粉含量高、用途广等优点,集食、饲、加工等兼用。200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7.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13%;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25.6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7.4%;两年平均产量2131.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17个试点16增1减,增产点次达94.1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4.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2%,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2500m地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06002号。  相似文献   

11.
“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品种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欣 《种子世界》2009,(4):47-48
“张杂谷”系列杂交种同常规的谷子品种相比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杂交谷子品种比常规谷子品种产量增产达30%以上,增产1500kg/hm^2以上,2007年在张家口下花园区武家庄村种植的张杂谷5号,平均产量达9750kg/hm^2,武尚金家种植的最高产量达12150kg/hm^2(已经下花园公证处公证)创造了国内谷子高产记录。如按平均产谷量9000kg/hm^2计算,产谷草1.2万kg/hm^2。  相似文献   

12.
李志华  穆婷婷  李爱军 《种子》2021,(3):124-131
基于201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展示谷子部分登记品种的春谷早熟区和中晚熟区试验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山西省晋中市展示点69个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以及抗逆性进行比较与分析。参试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产量变幅为4425~4942.5 kg,株高变幅为111.0~178.6 cm,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8.85%~15.47%,籽粒脂肪含量变幅为1.06%~5.69%,籽粒淀粉含量变幅为58.81%~86.8%,春谷早熟区生育期变幅为108~122 d,春谷中晚熟区生育期变幅为118~126 d。谷子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对谷子登记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定,旨在为谷子品种的合理评判以及谷子的引种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育食味上佳兼具功能性的优质商品性品种和株高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是今后谷子育种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云南省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审定推广,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主持开展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自主区域试验,在云南省设 7 个试验点的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比较参试品种抗逆性、品质、利用价值及平均产量。2 年区域试验表明大玉糯 11 号每 hm2 去苞叶鲜果穗平均产量 14503.5kg,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18.2%,增产点率 100%,外观品质及蒸煮品质等级为 2 级;大玉糯 12 号去苞叶鲜果穗产量 14982.0kg,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22.1%,增产点率 100%,外观品质及蒸煮品质等级为 1级。 2022 年生产试验大玉糯 11 号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19.5%,大玉糯 12 号较对照石糯 2 号增产 23.9%。综合 2021-2022 年区域试验及 2022 年生产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大玉糯 11 号、大玉糯 12 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 912~2120m 的鲜食玉米产区或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彩糯玉米品种‘苏科糯6号’。以自交系‘JS09116’为母本、‘JS04388’为父本,配制了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184.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16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9%。品质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苏科糯6号’具有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粗缩病的特征。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点,于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鲜果穗品质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汝阳县陶营镇大北西村,试验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是具备灌溉条件的旱肥地,中等肥力,交通便利,土质为幼褐土土种,黏壤土质地,前茬为小麦,产量6 000kg/hm~2。1.2参试品种试验品种为省内外近年新审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共11个,其中张杂谷8号为对照品种。参试品种为豫谷16号、豫谷17号、豫谷19号、豫谷23号、豫谷24号、豫谷5415号、冀谷31号、晋谷51号、豫谷18号、衡谷10号。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彝族集中地区种植的白粒型玉米品种,本研究选用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美姑和昭觉 2 个环境下开展不同白粒型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 18 个白粒型玉米品种在昭觉试验点种植产量优于美姑试验点种植。产量方面,富华 9 号、格美玉 3 号、超龙玉 168、大天 1039 与凉单 3 号(CK)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产量与品质来看,品种格美玉 3 号在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方面均极显著优于凉单 3 号(CK);大天 1039 同时在产量和脂肪含量与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于对照的品种是山玉 13、富华 9 号和富华 22,但它们与对照间 的含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引进5个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张掖市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在122~141 d,其中生育期最长的是陇薯8号,为141 d,较陇薯3号(CK)延长12 d。植株株高最高的为青薯2号,105.2 cm,较对照高15.7 cm。经产量分析,庄薯3号产量最高达到49 775.3 kg/hm2,较陇薯3号增产13.7%,青薯2号产量最低。庄薯3号淀粉含量为20.6%,与其他品种比较,庄薯3号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经试验初步得出,庄薯3号适合于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川糯粱2号是以抗病不育系L 407 A为母本,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21 R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高淀粉糯质杂交高粱.该组合株型好,穗大粒多,产量高,粗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好,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移栽叶龄为5~6叶期,适宜种植密度为7 000~8 000株/667 m2,施足基肥,早追早管,注意田间各生育时期病虫草害的防治.川糯粱2号生育期较早,比泸糯8号早7d左右,适宜在四川东南部做单季和双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选取山西、吉林、河北和河南等地的16个谷子品种,研究不同谷子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农艺性状、产量、小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理论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变幅为108.68(黑谷8号)~160.42cm(晋谷40号),理论产量变幅为2625(长生16号)~4215kg/hm2(晋谷40号)。参试品种橘色颜色指数(CCI值)变异范围为2.37~4.48,以晋谷40号CCI值最大,粗脂肪变异系数为3.29%~6.45%,长生8号和神谷13号的胶稠度和蒸煮性好,豫谷35号、长生16号和神谷5号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氨基酸呈味特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丙氨酸含量越高,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总和与苦味氨基酸含量的差值越大,鲜味越浓。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长生8号、长农52号、长生16号、豫谷35号和晋谷40号5个产量与品质表现最佳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王绍新 《中国种业》2022,(2):136-137
石彩糯2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石糯3为母本、石糯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石彩糯2号平均产量900.8kg/667m2,比对照万糯6号增产2.23%,示范试验比对照增产1.18%;该品种品质达到部颁糯玉米一级标准,抗病性突出,果穗外观商品性好。202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