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余蜜桔是渝水区科技人员 2 0世纪 70年代在实生本地早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单株。近些年来新余蜜桔品质表现不稳定 ,为此笔者于 1 997~ 2 0 0 1年开展了本研究 ,以探求气象因素与新余蜜桔品质的关系。1 方法本试验设在渝水区沙土东坡新余蜜桔母本园。每年 1 1月上旬在新余蜜桔母本园的上、中、下坡共 6株树的中部随机采摘 4 8个果用手提折光仪测量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比较。2 结果与分析2 1 日照与可溶性固性物的关系新余蜜桔固形物含量与 7、8月的日照时数关系不大 ,而与 9、1 0月的日照总时数呈密切正相关。 9、1 0月日照时数越高 ,光合…  相似文献   

2.
新余蜜桔以其质优、商品性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青睐,现正成为渝水区一大支柱产业向全区大面积推广发展。为减少新余蜜桔前期管理难度,便于果园前期间作,增加收入,做到以园养园,并达到熟化土壤、成园快而整齐、早投产等目标。我们推行新余蜜桔大苗移栽方式,即在移栽到大田前,将1年生新余蜜桔茁木集中假值2年,待苗木形成一定树冠后,再带土移栽上山。具体假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新余蜜桔是新余市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于1977年在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彭家村委通过群体选育调查发现的优变单株,其品质优,味甜,肉嫩、化渣,风味好。近年来,新余蜜桔品种优势日益显现,销量和价格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增强新余蜜桔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稳定新余蜜桔品质,新余蜜桔科技示范园主要开展了以下科技示范:  相似文献   

4.
为了初步评价新余蜜桔自然四倍体材料,从组织形态学、光合作用、抗逆性及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角度,对新余蜜桔自然四倍体和新余蜜桔二倍体叶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新余蜜桔二倍体,新余蜜桔自然四倍体叶片叶形指数显著变小,叶片增厚,气孔器密度变小,但气孔开口变大;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木质素及酚类物质等抗性相关物质含量显著升高,叶片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及异戊烯基腺嘌呤(IP)含量均显著升高,表现出高抗逆性潜能。新余蜜桔自然四倍体具备成为无核育种的优良亲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余蜜桔留树保鲜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覆盖物及覆盖方式在新余蜜桔留树保鲜期间对树体生长及果品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接覆盖白色薄膜会造成新余蜜桔叶片黄化与脱落,直接覆盖75%遮阳网预防霜冻效果不佳;简易棚、倒U形拱棚和覆盖地膜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延长新余蜜桔的采摘期,起到提高果实内在品质的效果,但是12月15日以后浮皮果率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加快新余蜜桔产业发展,推进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提升新余蜜桔品质品牌,按照高效、绿色、生态的要求,融合现代果业栽培管理新技术,我们制定了《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模式规程》和标准化果园创建考评办法。全市示范创建标准化新果园1000hm2,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成年果园3334hm2。通过标准园创建活动,全面提高了果农标准化生产意识,提高了高效、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余蜜桔喷施新型果树促控剂PBO试验,结果表明:PBO提高新余蜜桔坐果率33.1%~47.2%,增加产量36.1%~48.2%,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3%~3.39%,降低果实果皮厚度0.02~0.03mm,减少第2次生理落果率48.6%~62.1%,贮藏3个月后腐烂率减少21.5%~26.9%;并且新余蜜桔坐果率、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PBO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第2次生理落果率及贮藏腐烂率随PBO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新余蜜桔肉质细嫩、味浓化渣、果形整齐,丰产稳产,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新余蜜桔市场不断拓宽,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势头强劲,出口创汇一年比一年好。从产业发展出发,笔者阐述了新余蜜桔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对出口创汇提出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9.
几种杀菌剂对新余蜜桔黑点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药剂7个处理对新余蜜桔黑点病进行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生M-45+咪鲜胺、大生M-45+腈菌唑、大生M-45、大生M-45+烯唑醇4种处理对新余蜜桔黑点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其中以大生M-45+咪鲜胺防治效果最好,达76.7%。  相似文献   

10.
肖佐鹏  赖欢 《现代园艺》2014,(23):36-37
<正>新余蜜桔属柑桔类范畴,其生长结果需要全面的、充足的养分供应,需有大中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硼、锌、铁、铜、锰、钼等共12种。新余蜜桔生长量大,长势强,原认为需肥量少,通过多年的摸索,要使新余蜜桔丰产稳产,需要大量的肥料,否则易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同时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无  相似文献   

11.
<正>新余蜜桔原名"彭家39号",是新余市1977年从"本地早"群体中选育的优良品种,1996年示范推广。经过30多年的扶持和发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地方特色的柑桔产业,也是新余市种植业经济效益高、农民增收最明显的优势产业。已成为新余农业的一张亮  相似文献   

12.
<正>新余蜜桔是采用自然芽变选育而成的柑桔新品种。在红壤丘陵山地种植,具有耐瘠、耐旱,适应性强;树势较强,枝密紧凑;早结丰产;抗寒性强,能抗-8.2℃低温等特点。其果实11月初成熟,果  相似文献   

13.
<正>金秋时节,新余蜜桔销售临近旺季,桔农正满怀丰收的喜悦,期盼今年蜜桔能卖个好价钱。2012年全国柑桔产量总体上出现恢复性减产,销售形势总体将好于2011年,这对新余蜜桔的销售形势十分有利。1全国柑橘产销形势分析全国柑桔预计产量同比减产15%左右,且品种和地区存在差异,呈现以下特点:1.1生产省份严重减产受2011年丰产和2012年春夏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柑桔主产省市2012年大幅减产。江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减产较多,四川和浙江稍微减产或持平,仅湖北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适宜的60C0-r辐射剂量对新余蜜桔接穗进行辐射诱变,然后高接在幼年温州蜜柑上。通过多年田间筛选、稳定性观察、基因检测、果品品质分析等方法初步选出了2013-1和2013-2两个综合性状符合预期的新余蜜桔无核优质新株系,暂命名为辐佑1号、辐佑2号。  相似文献   

15.
<正>新余蜜桔是江西省继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之后第三大特色果业,2009~2013年通过5年的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柑桔项目,推广了"猪——沼——果"肥水一体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太阳能杀虫灯、捕食螨、诱虫黄板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完善了新余蜜桔良种繁育体系,建立了一批标准化优质生态果园,新增了3条采后商品化处理线,新增柑桔贮藏能力4万t,为新余市2万hm2生态果园建设树立了样板,为新余市的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新余蜜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新余蜜桔在全国各地掀起了阵阵热销风暴,4000多吨产品销售一空,产地批发价2.4元/kg。尽管近几年来新余蜜桔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但还是远远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增长,产品不仅俏销江苏、上海、广东、湖北等省市,而且还出口到我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新余市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切入点,以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提效益,以效益促增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水果、商品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渝水区列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新余蜜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分宜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夏布之乡",新余市被评为"中国蜜桔之乡"。2012年,全市新余蜜桔投产面积达到6000hm2,年产7万t,纯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新型高效、绿色无公害的新余蜜桔保鲜剂,以新余蜜桔果实为材料,研究由白薇乙醇提取液(50mg/mL)和壳聚糖(20mg/mL)组成的可食性复合膜剂(白薇复合膜剂)在果面涂膜对冷藏期间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空白)相比,白薇复合膜剂涂膜处理可以显著(p0.05)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极显著(p0.01)降低果实失重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的下降;有效抑制果实丙二醛的积累,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说明,白薇复合膜剂用于新余蜜桔的冷藏保鲜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新余蜜桔是继赣南脐橙、南丰蜜桔之后江西又一果业特色品种。该品种自1996年在我省新余市示范推广以来,果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和专业界的好评,先后被评为“全国优质果品”、“江西省名牌产品”、“中国柑桔产品出口种植基地”和“江西省主推柑桔优良品种”。且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柑桔产业区,产品畅销沿海发达地区和出口东南亚。由于新余蜜桔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0.
一、选育经过及株系表现“彭家39”是1977年原新余县经作站根据农林部《农、林、牧、渔业1976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草案)》和全国柑桔资源协作会议及省柑桔资源座谈会精神,在柑桔资源调查中发现的本地早优变单株。该单株是在姚圩乡彭家村发现的,当时调查编号为39号,本地早别名天台山蜜桔,故暂称这个优株为彭家39蜜桔。该株系源于本地早,优于本地早,除保持原品种质优、抗寒,适于加工制罐等优点外,在丰产性和品质上有了进一步提高,1977~1980年连续三年获宜春地区和全省柑桔鉴评会同类品种第一名。1979年省果树所分析其果实内质: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