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更新指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在迹地形成幼林的过程,马尾松飞籽成林,因而天然更新能力强。本文总结了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分析了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城市森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哈尔滨市建成区内0.5hm2相似林龄的11种城市森林类型进行了林木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11种城市森林类型中有6种林下更新数量达到天然更新要求,2种林下更新数量接近天然更新要求。更新树种是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为主的阔叶树种,榆树(Ulmus propinqua)、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更新也很好。各类森林类型林下没有针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蒙古栎(Quecus mongolica)林下没有任何苗木更新,但其他林分林下有蒙古栎更新苗木。对更新苗木进行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近4a,水曲柳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4~7a前黄波罗天然更新数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西藏云杉林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高山林区人工与天然更新在森林恢复过程中各机能,寻求有效技术措施,缩短森林恢复的时间,对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色齐拉山森林采伐迹地上的云杉人工与天然更新成活率,生长状况进行了综合试验研究,为西藏大面积采伐尽快恢复森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辽西地区森林的主体,大部分林分已进入成熟期或近熟期,更新问题亟待解决。为此课题组开展了辽西油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研究,本项目属森林培育学领域。本项目采取大量临时标准地调查方法开展油松天然更新规律研究,通过固定试验地观测方法研究油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取得的成果为:(1)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油松天然更新规律,为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揭  相似文献   

5.
森林更新是延续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森林永续利用的基础,森林更新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林区天然更新情况,评定更新等级,为森林经营和组织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鹤岗市林业局十八号林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气候温和、湿润,适合阔叶树生长,森林类型分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柞树林及杨桦林几大类。发挥优势,加大阔叶树的培养力度,利用天然更新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增加阔叶树面积是一项省钱、省力、效果好的途径之一。在林场的各类迹地上,一般来说,树种的天然更新都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阔叶树种天然更新更为明显,天然更新树种的质量也比较好,树种全面,三大硬阔及针叶树种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项调查是采用常规方法,按不同立地特征和林分类型,进行天然更新调查,通过1046块样地的更新效果分析,洮河林区云、冷杉天然更新中等和良好的占79%,更新效果较好。并从林地类型、森林类型、郁闭度、林龄、地形等方面,分析了天然更新的规律,找出了影响天然更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为合理经营森林,实现永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然更新指的是利用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在迹地形成幼林的过程,马尾松飞籽成林,因此天然更新能力强。本文首先指出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制约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种森林更新方式对气候、土壤、森林水文以及物种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兴安落叶松林皆伐更新林、渐伐更新林及原始林天然更新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的天然更新数量及高度依次为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原始林;3种森林类型天然更新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但是聚集强度存在差异,聚集强度依次为原始林>渐伐更新林>皆伐更新林.在此基础上提出兴安落叶松林抚育经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影响栓皮栎天然更新的因素主要有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林窗、林分空间结构、森林动物、结实量、灌草盖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厚度等。本文分析影响栓皮栎天然更新的因素,提出改善栓皮栎天然更新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阐述天然更新、人工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种森林更新方式对气候、土壤、森林水文以及物种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96年第12卷总目次第1期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倒木对天然更新的影响(Ⅰ)———倒木自身特点对天然更新的影响赵秀海(1)…………………………………………………………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倒木对天然更新的影响(Ⅱ)———林冠空隙对森林天然更新的影响赵秀...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森林更新仍以人工更新为主。受种源、生境异质性、地表枯落物、群落差异性、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影响,天然更新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我国的推广并不普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更新研究现状,我国关于天然更新的政策、法规和林业相关工程,以及我国天然更新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我国早期的天然更新是被动的、无主观意识的靠自然力的森林恢复,而现在的天然更新是全面甄别天然更新的环境条件、更新潜力、限制因素和更新目标之后,确定的科学的生态恢复对策。人工辅助天然更新的理念是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充分利用自然力,遵循生态演替规律,利用演替驱动种,不改变自然演替方向,加速自然演替速度,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胁迫的抵抗力,重建生态学系统功能,最终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未来森林恢复的主要科学措施。本文结合经营措施、自然干扰等实例,进一步论证了天然更新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有效、投入产出比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兴安落叶松林2种主伐迹地天然的更新特征及生长因子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主伐天然更新固定样地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编程研究大兴安岭北段地区的兴安落叶松皆伐样地和渐伐样地的天然更新特征.[结果]2种主伐方式的天然更新均为良好,且后者的天然更新较前者更好,天然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因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大兴安岭的森林采伐和更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林区天然更新特点及采育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兴安岭林区不同地区和林型的天然更新特点及采育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的天然更新能力很强,具有大量结实和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更新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生态环境的制约。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特点是以伐前更新为主,阔叶树比重增多,幼树分布不均匀,需人工补植。现行的“一次采育伐”是不合理的,有条件的地方应适当加大等带间隔皆伐的比重,在迹地上人工更新,在依靠天然更新的伐区应以二次渐伐为主。优先发展人工更新,以人工更新和促进天然更新,二者结合的原则恢复森林是适合大兴安岭林区具体情况的。  相似文献   

16.
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秦岭火地塘松栎混交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调查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皆伐后大多数天然更新良好,14~15年的更新幼树数量可达4700~10000株/ha,其中主要乔木树种为3000~4000株/ha,平均树高为2.5~4.0m;皆伐后天然更新状况与保留母树状况、地形、下木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采伐迹地适当保留母树,保护伐前更新幼树。抚育伐后更新林分,可以缩短森林培育周期。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林区,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带,其北、西两面受腾格里、巴丹吉林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低温多风、少雨干旱、无霜期短、气候条件极为恶劣。因此,云杉生长极其缓慢、树种单纯、结构简单、分布极不均匀。其土地利用率也不高,林业生产潜力很大。同时,祁连山林区又是河西地区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对河西地区的农业、牧业、林业、工业、环境及人民生活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我国、我省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水源涵养林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现有森林,积极造林更新,不断提高森林生产率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开展云杉林天然更新规律的调查研究,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项调查,系采用常规更新调查方法,按照不同的森林类型、立地特征,以标准地法和路线调查方法相结合,共选设161个标准地和668个样方,在寺大隆、西水、隆畅河、大黄山及西营河等五个林场进行了重点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初步结果分述如下: 一、青海云杉林在林冠下天然更新是不好的。更新不良和无更新的面积占47.2%,其中寺大隆林场更新更差。二、云杉林内林窗面积不超过400m~2的范围内云杉天然更新良好。超过这个范围以后,更新显著变差。林内集材道,带寬不过30m其天然更新良好。云杉林緣向外扩展30m的范围内天然更新良好,但随着坡度的增加,放牧和其他人为活动干扰的减少,其更新范围能扩展到50m。三、与云杉林分、立地因素等因子的分析:据初步观察,云杉林分郁闭度与云杉天然更新有极密切的关系。一般郁闭度在0.5左右时天然更新最好,0.4~0.7时更新良好,过密过稀更新不良。当林下藓类层厚度在5cm以下时更新良好,随着藓类层的加厚其天然更新效果愈差。苔草的多度也与云杉天然更新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苔草多度sp~cop~1时更新良好。Cop~3时更新很差。当坡度在25°以下时,受地形影响天然更新良好,超过25°以后天然更新愈来愈差。同样在坡位的中下部天然更新较好。愈往上更新愈差。为了提高祁连山北坡云杉林的水源涵养效益,从量与质的两个方面来积极地开展科学的营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要迅速地有效地扩大森林面积,就必须因地、因林制宜,采用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更新地段,而有条件实行天然更新的林地,要采取促进措施实行天然更新。此外要提高森林的质量,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抚育方法。总之,更新和抚育措施是祁连山水源林两项重要的营林工作,不可偏废。因此,建议祁连山林区,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前提下,积极地开展以更新和抚育为核心的营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全区农、林、牧全面区划、制定方案,有计划地把祁连山水源林经营管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天然林又称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其特点是环境适应力强,森林结构分布较稳定,但成长时间较长,按其退化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多元分布,系统描述和分析金沟岭林场两种起源(造林失败地天然更新和火灾迹地天然更新)的杨桦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森林经营管理和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有力手段,以期促进林分演替.[方法]每木调查和空间定位6块样地(面积均为30 m×30 m)的林木.利用RStudio forestSAS包计算...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大通县东峡林场森林植被结构组成上分布最广的植物群体为青海云杉,其构成了特殊的青海云杉林植物景观。本文以案例调查的模式,以东峡林场青海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云杉林下天然更新特征以及云杉林幼苗的特征调查,得出具体的调查数据,进而明确青海云杉林天然更新的基本模式,以期为更好地进行天然针叶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