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造林后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经对杉木中心产区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2和P2K1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和21%,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20%和19.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5%和28%;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观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造林后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经对杉木中心产区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土壤肥力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2和P2K1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和21%,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0%和19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高25%和28%,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9%;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干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树干距离80cm的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杉木大径材的需求,采用不同抚育措施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变化和杉木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明显;测土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有效促进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积累,改善了土壤肥力水平。采取间伐施肥措施能显著增加杉木大径材胸径的生长,两年平均增加了3.43 cm,其中:平衡施肥带来的平均胸径增加量分别为1.03 cm;间伐带来的平均胸径增加量分别为2.4 cm。培育杉木大径材应实施间伐与测土施肥相结合的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杉木连栽对土壤肥力及其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7,自引:10,他引:77  
从常绿阔叶林皆伐烧垦后,到15年生头耕土杉木林,土壤肥力下降超过杉木连栽三个轮伐期的幅度。三耕土杉木林速生阶段林地土壤肥力低,林木生长差;杆材林阶段林相稀疏;林下植物生长繁茂,对土壤肥力提高起了积极作用。但杉木速生期已过,对促进杉木生长效果很不显著。常见于连栽杉木林下植物约有174种,适合很多亚热带乔、灌、草本都能正常生长繁殖的环境,证明仍然适合杉木生长。如果停止火烧清理迹地,实行局部整地控制水土流失,调整林分密度,使林地植被覆盖达到50—60%,可以收到维持或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效果,有利于杉木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6.
以杉木为例,研究了林地施肥对人工林幼树期生产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杉木连续施肥5年,并进行观察,分析了其生长情况,确定施肥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寻找杉木施肥品种和施肥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从而得出了适合永安杉木栽植的最佳肥料品种和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提高杉树的生长量,随着树龄的增加,施肥与不施肥的差别越大,杉木树枝、树干、树叶、树根、树皮生长量得变化幅度依次减小,杉木生长成效结果为:磷酸一铵复合肥有机肥不下肥。通过研究,为今后杉木及其他人工林幼树期的抚育管理提供参考,希望在今后人工林种植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杉木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的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桉混交林林分的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出26.41%,生物量则是纯林的1.6倍,大大地提高林分生产力。两种林分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差不大,混交林土壤肥力略有下降,但混交林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因而营造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杉木连栽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变化的主分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江西分宜县大岗山不同立地指数(12、14、16指数)、不同生长阶段(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1、2代杉木人工林23项土壤因子进行了测定,运用主分量分析筛选出评价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3个综合因子,并用主分量分析结果进一步对所选的样地进行综合评分、排序。2代杉木人工林综合得分均低于对应的1代杉木人工林,表明连栽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的事实;1代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的变化趋势为:从幼龄林发育至中龄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呈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发育至成熟林阶段,林地综合地力略有回升,说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下降孕育在1代林阶段。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历时4年,研究结果显示,营造蓝桉纯林会引起林地土壤肥力明显降低,有机质、全N、有效N、P、K、交换性Ca2+、Mg2+等7项指标均直接受影响。蓝桉人工林,经造林初期林地施肥能提高其生长量,但不能阻止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由于施肥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故也加强了对土壤肥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幼林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立地指数为14的马尾松幼林地施肥,结果表明,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各施肥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林地保水保肥能力。未施肥的处理则随林木生长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土壤肥力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综述了土壤肥力及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途径 ,包括土壤肥力的概念、林地土壤肥力衰退状况以及通过优化林木结构、施肥、施用生物肥等途径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杉木幼林前三年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速生乡土刚材树种,为亚热带丘陵山地速生丰产林的主要造林树种。林地由于连续栽杉,土壤肥力衰退,杉木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趋势。本研究试图通过人为投入来弥补已损失掉的杉木林地肥力,以缩短轮伐期,达到速生丰产目的,为杉木集约栽培探索一条新途径。杉木林施肥肥效问题,目前结论不同。叶仲节(1985年)报道,杉木幼林施用氮素化肥无效,施磷肥初期有效,施钾肥呈负效;杉木幼林施用有  相似文献   

13.
多代杉木林地的地力衰退是围绕杉木产区林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试验是在多代杉木人工低产林地上营造杉木优良种源子代苗、马尾松、桤木、泡桐、毛竹等多种树种混交林,以期通过生物自身的力量,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和水肥条件,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长期高强度多代连栽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对解决广西人工林地力衰退、林分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多等实际生产经营问题有重要意义,旨在充分了解广西杉木人工林主产区土壤肥力情况及演变特征,为杉木人工林生态、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长期连作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5 a以来长期监测土壤肥力指标数据,改变传统的"以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辅以因子分析法与模糊数学法分别进行土壤肥力评价,利用两种评价方法对比验证评价结果,探讨长期连作对广西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演变的影响。【结果】经过25 a长期连作下杉木人工林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37.83%、25.11%,全钾含量下降了35.02%,土壤pH值显著升高。土壤肥力指数(IFI)介于0.34~0.53之间,土壤肥力指数随种植时间的增长而缓慢提高。两种土壤肥力评价方法除2006年评价结果有差异外,其余年份均一致,说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可信度较高且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结论】杉木轮作期较长,长期连作并未导致广西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退化,但是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与树种对土壤养分的选择性吸收,导致土壤中部分养分元素缺失严重。在今后的杉木人工林经营中,应积极开展林业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施肥,在杉木速生期及时补充磷、钾等养分元素,保证杉木人工林高产高效、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5.
杉阔混交林地土壤肥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改良杉木林地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分稳定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我国营造杉阔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土壤养分贮量和供应状况的影响,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6.
对26年生楠木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肥力进行调查,以研究楠木人工林培肥土壤功能,结果表明:营造楠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水分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楠木人工林比杉木能更好地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17.
林木施肥是提高人工林集约经营水平的有效技术措施;是改善林地营养条件,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增加林木的生长活力和抗逆能力,提高木材产量,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杉木是速生丰产树种,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丰富的养分。南方杉  相似文献   

18.
生态型林地清理对杉木生长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伐迹地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生长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 a生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杉木生长小于没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的对照林分,3 a生基本接近,5 a生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的大于对照林分.15a生时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的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蓄积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10.5%、125.9%和143.1%;采取生态型林地清理方式的林分土壤肥力及物种多样性均比对照林分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毛竹林经营重视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许多毛竹林地力衰退,毛竹生长不良。文章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毛竹林生长及林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毛竹低产林进行适当疏伐、调整林分结构,再加上林地除草、垦复、施肥等抚育措施,可以大大改善毛竹林的生长条件,促进毛竹林生长,提高林分的生产力,同时也明显改善林地的土壤条件,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相对于将毛竹低产林转变为毛竹纯林而言,转变为保留一定数量杉木的混交林,林分生长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低产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湖南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质量状况,研究了林地土壤酶活性特点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第2代杉木林林分年龄的增长,土壤酶活性呈递减趋势;土壤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0-30 cm土层中的酶活性明显高于30-60 cm土层;立地条件不同,土壤酶活性也不同,山顶和山脊土壤酶活性明显低于山腰,而山腰又低于山洼,自然恢复杉木林地(Ⅶ区)的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年生的第2代杉木人工林地(Ⅲ区);各种土壤酶活性夏季最高,其它季节酶活性因不同酶而异,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其它肥力因素的关系密切,林地土壤中各种酶活性之间共同作用影响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