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放线菌是牛羊猪及人的一种传染病,骆驼也有散发。1症状病驼多在左侧颌骨下有一硬肿隆起,界限明显,不可移动。肿胀部初期触诊疼痛,后期坚硬无痛。有一侧在下颌骨外侧肿大,蔓延到整个颊部,骨体增大,显著变形。有的侵害下颌骨内侧,周围组织肿胀,蔓延至下颌骨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或木舌病,是牛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的非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肿胀。症状牛患侧上、下颌骨肿大,其中上颌骨肿大明显,上、下颌骨界限清晰,肿胀进展缓慢,经20个月上颌骨出现大而坚实的骨质硬块,下颌骨颌下出现轻微肿胀,触诊舌根部肿胀、舌的灵活性下降。肿部初期触诊有疼痛感,后期则无痛觉。病牛吞咽初期影响轻微,随着病程延长影响下降,到出现流涎时吞咽困难。呼吸在初期无明显影响,到20个月后影响明显。由于咀嚼缓慢,食欲欠佳,渐行性消瘦。12个月后上颌骨皮肤化脓破溃,有少量脓汁流出,在破溃口周围形成…  相似文献   

3.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典型症状病牛在上、下颌骨部出现界限明显,不能活动的硬肿。病牛的呼吸、吞咽及咀嚼均感困难,消瘦甚快。肿胀部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脓液,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舌和咽喉被侵害时,组织变硬,舌活动困难,称“木舌症”,此病症状典型,容易诊断。防治应避免在低湿地区放牧,舍饲牛最好在饲喂前将谷糠、干草等浸软,避免刺伤牛口腔黏膜。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应及时处理。①治疗硬结时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一同切除。创腔用碘…  相似文献   

4.
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牦牛、黄牛)和猪,其次是马;是由于吃了带有刺芒的饲草,损伤口腔粘膜,造成病原菌(牛放线菌、林氏放线菌)入侵,引起感染,群众俗称“老鼠疮”。其主要病变在颌骨、舌部以及面颊部和下颌骨后面的皮肤,一般多见上下颌骨肿大,肿大进度慢,界限明显,肿大部初期疼痛,以后逐渐变硬化脓,破溃。病牛  相似文献   

5.
封闭疗法治疗奶牛放线菌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发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此病特点为头、颈、颌下和舌体的放线菌肿。牛放线菌是牛的骨骼的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胞的杆菌,有长成菌丝的倾向。本病主要侵害牛科动物,以2-5岁最为易感。受感染的牛只常见下颌骨肿大,界限不明显。肿胀部病初疼痛,晚期无痛觉。病牛呼吸、吞咽和咀嚼均感困难,泌乳奶牛产奶量下降,消瘦甚快。  相似文献   

6.
本病是由多种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此病菌对干燥抵抗力很强,但对青霉素和碘化物敏感。其主要侵害动物皮肤和柔软器官,当皮肤或粘膜发生损伤,病菌常趁机侵入。林氏放线杆菌多侵害牛舌咽部,呈现舌肿胀、坚硬,故又称“木舌症”。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该病4例,均愈。现简介如下:1症状舌受侵害时病牛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口温增高,舌头肿大,坚硬疼痛;采食困难,水草难咽,口内流涎。肿胀严重者能充满口腔,舌尖垂露于口外;头颈直伸,气促喘粗,不能舐鼻。口色青紫,脉象洪大。若不及时治疗,会饥饿而死。2治疗2.1西药治疗内服碘化钾,成年牛5~…  相似文献   

7.
1 临床症状 牛常突然发病,病初走路瘸腿,疼痛厉害,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腿瘸也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但具有反复性。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硬,有疼痛表现,一般4条腿有轮换性疼痛,且有转移性。严重的病牛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12,(18):25
正1临床症状牛常突然受风湿发病,刚开始走路瘸,疼痛厉害,迈小步、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上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瘸的也轻了,甚至完全消失。但休息后再走,又瘸又痛,具有反复性的突出特点。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硬,有疼痛,一般四条腿有轮换性疼痛。严重的病牛大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由于风湿发病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9.
1风湿病急性风湿一般呈全身性,病牛多突然发病,伴有体温升高,呻吟,呼吸、脉搏频数,食欲减退。受侵害部位不局限于一处或一肢,常呈游走性,且易复发。本病多侵害后肢,呈明显腰板症状。肌风湿,触诊皮肤紧张,有坚实感,肌肉温热疼痛。关节风湿,牛关节温热、疼痛、肿大。如患部累及运动器官,则病牛步样强拘,步幅短缩,呈现跛行,但跛行可随运动的持续而减轻或消失。全身风湿,犊牛常全身僵直,类似破伤风的症候,但本病一般无外伤史,可依据牛瞬膜不突出、不流涎,牙关紧闭不显著,吞咽无麻痹现象和惊恐反应等而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5日始,乌兰县茶卡镇某村的3户牧民饲养的220头牦牛中有45头在10天内发病,并有8头死亡,发病率20.45%,致死率17.78%。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1)浮肿型。颈部、咽喉部及胸前的皮下结缔组织出现炎性水肿;舌及周围组织高度肿胀,病牛伸舌作喘、呻吟、流涎,呼吸困难;体温39.0~40.9摄氏度;开始粪便正常,到严重时腹痛下痢,粪中带血;可视黏膜紫红至青紫,因咽喉肿胀严重,窒息死亡。(2)肺炎型和胸型。病牛咳嗽,鼻内分泌物增多,肺部听诊支气管呼吸音粗厉,且听到胸膜摩擦音,叩诊有浊音,病牛呼吸高度困难。2剖检病理变化对死亡病牛及时…  相似文献   

11.
奶牛患肌肉风湿症,刚开始走路瘸,疼痛厉害,迈小步,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上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瘸也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但休息后再走,又瘸又痛,具有反复性的突出特点。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硬,有疼痛,一般四条腿有轮换性疼痛和转移性。严重的病牛大拱腰,四肢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由于风湿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颈、腰和四肢风湿。  相似文献   

12.
1988年8~11月间,我市滥坝区的四个乡近百头耕牛相继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有72头耕牛死亡。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初期病牛体温升高,达41~42℃,病牛跛行不愿走,在腿上部、臀、腰、肩、颈等多肌肉部位可见肿胀,初热而痛,后变冷无痛。肿胀局部皮肤干硬呈暗红,随后出现坏死,触诊有捻发音。病牛无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一般病程2~5天,即死亡。死牛尸体膨胀,天然孔流血水。切开肿胀部位,流出暗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局部淋巴结肿大,触之坚  相似文献   

13.
<正>颌骨骨折多因动物跌倒时头部颌骨或切齿触地,或因头部猛烈摇摆而与其他坚硬物体撞击而引发。一般分为颌前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较常见,多见于马、牛,犬、猫等小动物也有发生。一侧或两侧下颌支水平骨折常发生于齿间隙,易伤及口腔黏膜、齿龈或舌,多采用手术治疗。现今养马多用于赛马或表演,马匹价值极其昂贵。笔者最近遇到1例赛马因打斗导致下颌骨骨折病例,经治疗后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牛。其中,皱胃完全阻塞5例,不完全阻塞6例;在完全阻塞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轮廓明显、如大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触诊皱胃轮廓不明显。观察11例病牛的皱胃内容物,有2例为皱胃积沙,其余9例为皱胃积粪;而且其中有1例皱胃内有金属异物。11例皱胃阻塞病牛全部继发瓣胃阻塞,其中有6例伴有严重瘤胃积液,网胃内有会属异物病牛3例。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黄土丘林地带,由于受风、寒、湿的侵袭,每年冬春季节易发黄牛四肢风湿病。我运用中西结合治疗17例,收到较好疗效。症状:病牛多为突然发病,关节疼痛,伸屈不利,全身僵硬,步幅拘紧,起卧困难,形似木马。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持续运动后,症状可减轻。触诊疼痛,局部紧张、紧硬,肿胀不明显。重症病例,肢体沉重,四肢厥冷,常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0月青海省天峻县关角乡的牦牛发生了体温升高,急性肠炎、咽喉皮下水肿的疾病,诊断为牦牛巴氏杆菌病。发庆愣况:该乡牦牛存栏6282头。发病牛共7头,年龄在2—4岁,其中死亡3头,其余4头治愈。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C,精神不振,被毛粗乱,食欲减退到废绝,反刍停止。随后病牛腹痛下痢,开始如稀粥,后是水样,混有粘液和血块,恶臭,随Z颈部、胸前和腹部皮下出现水肿,与此同时病牛可见呼吸困难,鼻汁带血,经检查可见咽喉及舌周围组织高度水肿。最后病牛皮肤发钳,腿、面部明显肿胀,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迅速死亡。病程2—6…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冬季后,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奶牛常因运动过急过快,浑身出汗后,不经休息,在没落汗的情况下喝冷水,或汗没落拴在风口处,从而引发牛的风湿症。牛久卧寒冷、潮湿的圈舍里,又受贼风侵害,容易引起牛肌肉或关节疼痛。尤其孕牛或产后母牛畜体虚弱,最容易发病。1临床症状牛常突然受风湿发病,初走路瘸,疼痛厉害,迈小步,跛行的症状常随运动逐步减轻,走上几步或几十步,疼痛减轻,瘸也减轻了,甚至完全消失。但休息后再走,又瘸又痛,具有反复性的突出特点。病牛大多数拱腰,两后肢强硬,不能走,起卧困难。后腰、四肢强硬,伸屈困难,局部肌肉有肿胀现象,触诊发  相似文献   

18.
我站饲养的1178号黑白花5岁奶公牛,于1979年3月发病,发现头部右侧下颌骨有一硬肿,高出皮肤1—2cm,面积达2—3cm~2,触诊局部热、痛、硬,肿胀部不可移动。检查口腔发现在右侧后数第2—3臼齿处有一破溃,溃疡面呈紫褐色,表面附有少量脓汁。病程发展经过1—2月左右,整个右侧下颌骨外方肿大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戒们在动物门诊部期间,共收治了11例奶牛皱胃阻塞病例,现将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在11例病牛中,皱胃完全阻塞的有5例,不完全阻塞的有6例。在完全阻塞的5例中,有4例病牛触诊右腹中下部,皱胃区域轮廓明显,如西瓜状,其余7例右腹部触诊皱胃轮廓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亚急性、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牛放线菌多为牛放线菌引起。其特征在颌骨形成菌肿,肿大界限明显,肿胀发展缓慢。围场县奶牛小区2010~2011年先后有5头黑白花奶牛发病。其中下颌骨菌肿4例,上颌骨菌肿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