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槜李产于浙江桐乡市,栽培历史悠久.李果大,熟后化浆,蜜甜酒香,品质极上乘,为诸李之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污染、"倒春寒"等原因,造成着果率低,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效益差,果农砍树毁园,出现品种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木隽)李种质资源,拯救这一传统名果,我们从1999年1月开始进行了(木隽)李低产园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2.
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大崔庄镇杏山村的山坡地 ,南坡和西南坡 ,面积为 9 2hm2 ,品种主要有蜜思李、牛心李、日本紫李等 ,栽植密度为 3m× 4m。试验树于 1995年春季栽植 ,从第 3年开始结果 ,并收回前 3年的投资 ,其后产量逐年上升 ,每hm2 产量分别是第 4年产 395 97 6kg ,第 5年产 4 6 485 4kg ,第 6年产 5 32 4 1 2kg ,第 7年产 5 890 1 8kg ,第8年产 6 10 89 8kg ,平均一级果率达 95 6 %。2 精心建园该园为山地 ,土质差 ,首先修筑了水平梯田 ,并挖长、宽、深各 1m的定植坑 ,每坑内施有机肥 5 0kg ,油渣 2kg…  相似文献   

3.
柿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笔者开展了柿大面积早结丰产栽培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试验园总面积 2hm2 ,共植 16 2 5株 ,品种为月柿。园址选在本局青鸟园艺场内 ,土壤为黄红壤。 1996年 3月定植 ,1998年全园 1/ 3的树开始挂果 ,平均株产 6 5kg (折合每 6 6 6 7m2 产果357 5kg) ,最高株产 2 3 4kg。 1999年全园挂果 ,平均株产 11 4kg(折合每 6 6 6 7m2 产果 6 2 6 5kg) ,最高株产 36 3kg。现将试验技术总结如下。1 高标准建园 ,低节位定干 挖长宽深各 1m的定植坑 ,每坑填入杂草 2 0kg ,分两层放入。待土壤沉实后再定植 ,定植时每坑施腐熟…  相似文献   

4.
我县自 1 997年开始大面积引种栽培布朗李。因引种仓促 ,品种杂乱及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 ,大部分品种商品率极低。只有黑琥珀、蜜思、玫瑰皇后李等几个品种适应在永新栽培 ,但这些 3~ 4年生的结果幼树普遍存在开花多、结果少的现象。为提高座果率 ,作者于 2 0 0 0年采用植物激素对黑琥珀李进行保果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为上海溶剂厂生产的粉剂赤霉素和昆明云大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剂云大 1 2 0。试验于 2 0 0 0年 3月在高桥楼镇南方果园进行。土壤为红壤土 ,土层深 1m以上。试验品种为 4年生…  相似文献   

5.
沙田柚疏果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 2 0 0 0~ 2 0 0 1年在上杭县下都乡果林场 9年生沙田柚园进行 ,沙田柚种植密度为株行距 5m×6m ,每 6 6 6 .7m2 栽 2 3株。随机选取挂果较稳、树势基本一致的柚树 4株并挂牌标记 ,谢花后 15天 ,先将发育不良的畸形果、小果和病虫果疏去 ,在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结束后 ,80 %柚果直径达 6cm以上时(6月 10日 )进行第二次疏果 ,并定果 ,其他栽培技术措施按常规柚园管理。2 0 0 0年试验设 4个处理 ,即每株分别留果 15 0、190、2 4 0和 30 0个果 ,疏果后每隔 10天观察一次 ,记载不同处理的叶果比、果实生长发育情况 ,直至 11月 2 5日…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幼龄李树早期丰产技术 ,对红紫峰李连续 4年进行栽培试验示范 ,取得了栽后 2年见果 ,第4年平均株产 15kg ,最高株产 4 0kg ,平均好果率达96%的效果。1 栽植宜选择质地较粘重、矿质元素较丰富、保水保肥力较强的土壤栽培。栽植密度采用行株距为 4m× 2m ,在 1996  相似文献   

7.
柑枝条纤细 ,生长直立 ,树冠扩展慢 ,常规栽培前期土地利用率低 ,进入丰产期年限长 ,一般在植后第 6~ 7年才能丰产。为提高柑栽培经济效益 ,从 1989年起我们进行了密植栽培试验 ,达到了早结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试验在桥湾乡 4村平地进行 ,土壤为紫色中壤土 ,0~ 2 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 2 98% ,pH值为 7;2 0~ 4 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 2 56 % ,pH值为 6 9。设 3个处理 (栽培密度 ) :即二倍式密植株行距 2m×3m ,四倍式密植株行距 1 5m× 2m ,常规栽培株行距3m× 4m ,单位面积 (每 6 6 6 7m2 ,下同 )株数为 11…  相似文献   

8.
无核白鸡心又名森田尼无核 ,欧亚种葡萄。1998年引入海盐县试种 ,至 2 0 0 0年挂果面积达4 2hm2 。基本采用大棚促成栽培 ,棚宽 5m ,种两行 ,株距 1m。双十字“V”形架式。上一年苗春植和当年嫁接苗 6月夏植 ,第 2年多数园进入丰产期 ,春植的每 6 6 6 7m2 产量达 150 0kg ,夏植的达 10 0 0kg。但部分园表现结果枝率较低 ,花序量不足 ,不能达到应有的产量。为此 ,笔者对挂果园连续两年全面逐块调查了花序量情况 ,并提出了改善措施。1 花序量情况2 0 0 0年共调查了 6 8块园 ,12 2 6株葡萄 ,每株平均有花序 9 3个 ,结果枝率 4 …  相似文献   

9.
王官溪蜜柚是新罗区主栽水果之一 ,现有面积已达833 2 6hm2 ,其中以苏坂乡栽培面积最大 ,管理水平最高。如美山村的林春华 1 993年种植 0 3hm2 (4 5亩 )王官溪蜜柚 ,1 996年开始投产 ,总产量达 5t,1 999年达 2 0t,4年平均6 6 6 7m2 产量达 2 778kg ,且品质优良 ,于 1 998年获得新罗区柚果鉴评第一名 ,我区从该园选送的柚果 1 996、1 998两年获全国柚类生产科研协作果品鉴评金杯奖。现将该柚园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1 高标准建果园该园土壤属红壤 ,土层深厚。建园时开 3~ 3 5m的等高平台 ,挖 1× 1× 0 .8m的定植…  相似文献   

10.
早黄李系优质极早熟李品种 ,1 999年 1 1月我中心引进栽种在峨眉山市黄湾乡张坝村 ,川主乡梧桐村两地 ,经精心栽培管理 ,2 0 0 2年 667m2 产量达 1 4 52kg。现将引种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引入地土壤为红砖紫泥土 ,土层厚度 70cm ,pH6 2 ,有机质含量 2 74%,含氮 0 1 81 %,速效磷 1 3mg/kg,速效钾 78mg/kg,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年平均温度 1 4℃ ,年降水量 1 1 2 0mm ,年日照 980h(小时 ) ,栽培面积 1 2hm2 ,1 999年 1 1月定植 ,株行距为 3m× 4m ,共栽植 1 0 0 0株。早黄李苗木由国家南方李资源中心圃、重庆市…  相似文献   

11.
李引种试验     
李在武汉地区大面积栽培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为了加快武汉地区李栽培的进程 ,促进果树产业化的发展 ,蔡甸区林特局科技服务中心 ,在武汉林果科研所引选育李品种的同时 ,于 1994年春从该所引种李进行栽培试验。现将 7年来引种试验示范小结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设在蔡甸区柏林镇官塘、乌梅两村 ,属丘陵岗坡地 ,年平均气温 16 4℃ ,1月平均气温3 4℃ ,7月平均气温 2 8 1℃ ,年降水量 1179 4mm ,常年平均日照时数 2 111 9小时 ,无霜期 2 5 3天。土壤为棕壤 ,土层厚 (耕作层 ) 15~ 2 5cm ,pH值 5 5~6 9。试验园面…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低产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日在 《西南园艺》2002,30(4):29-30
泰顺是浙江省猕猴桃主产区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近 40 0hm2 ,主栽品种为布鲁诺。目前因栽培管理粗效 ,产量低。为了提高猕猴桃单产和经济效益 ,我们于 1 997年~ 2 0 0 0年进行了成龄低产园改造技术试验示范 ,取得了较好效果。1 示范园基本情况和增产效果选择碑排乡恩坑村和桥头洋村的 1 0年生布鲁诺猕猴桃园 ,进行低产改造和增产技术试验示范 ,面积共 0 8hm2 。海拔 62 0m ,年均气温1 5 6℃ ,年降雨量近 2 0 0 0mm ,土壤为山坡地砂性黄泥土 ,管理粗效 ,树势衰弱 ,产量低 ,1 996年每 667m2 平均产量 (以下简称单产 )仅 86 4kg。经…  相似文献   

13.
纽贺尔脐橙是 80年代引进我市的脐橙新品系。笔者于 1 995年春定植纽贺尔脐橙苗 80 0多株 (株行距为 2m× 4m) ,进行早结丰产优质栽培试验 ,1 997年试产 ,6 6 6 7m2 平均产量 40 0多公斤 ,1 998年1 0 0 0kg ,1 999年 1 90 0kg ,达到早结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选择优越的生态环境 ,高标准建园试验园设在沙县西门村马岩 ,由山垅荒田垦复改造而成。该园地下水位较高 ,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周围森林茂密 ,水源条件好 ,日照比平地少 ,海拔高度为 2 5 0~30 0m ,气温日较差大 ,气候温和。根据上述情况 ,建园…  相似文献   

14.
草莓是结果期最早的果树 ,秋后栽植翌年春夏收获。为了市场供求的需要 ,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在 1 995 - 1 997年进行双膜覆盖 (地膜加大棚 )促成栽培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供生产参考。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祖乡下店村进行 ,供试品种丰香 ,面积 6 0 0m2 。露地草莓园 80 0m2 为对照。土壤为沙壤土 ,耕作层 0 4m ,有机质含量 0 6 8%~ 0 73% ,pH6 8,水源方便 ,平畦畦长 30m ,畦宽 1m ;畦间埂宽 0 2 5m ,内行株距 0 2 0m ,6 6 6 7m2 栽 1 1 87株。2 双膜覆盖促成栽培的效益双膜覆盖在 2月初采果 ,较露地栽培开始采果期提早…  相似文献   

15.
用温室大棚栽培李树 ,每 10 0 0m2 可产 180 0kg ,售价相当于露地李的 3~ 4倍。而且能避免花期晚霜之害 ,能提早上市补充水果淡季 ,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1 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栽培李树应以早熟品种为主 ,适宜栽培的品种牡丹早红宝石、莫尔特尼李、大石早生李。2 栽培技术要点2 1 整地定植 定植前深翻 30~ 4 0cm。施基肥每6 6 7m2 有机肥 5 0 0 0kg ,鸡粪 2 0 0 0kg ,复合肥 10 0kg。成品苗于清明节前定植 ;营养袋假植苗 5月中旬前进棚 ;半成品苗最好借果、菜棚在 12月中下旬营养袋假植 ,于 5月中旬进棚定植。株行距 1m…  相似文献   

16.
早熟优质梨翠冠、清香、脆绿和西子绿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文成县南田镇 ,海拔 630m ,年均气温 14 9℃ ,降水量 190 0mm ,年日照时数 1750小时 ,无霜期 2 4 5天。从 1994年开始引种 ,在南田镇新星村高接和育苗。引进品种有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杂交育成的翠冠 (杭青×新世纪 )、清香 (新世纪×三花 )、脆绿 (杭青×新世纪 ) ,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的西子绿 (新世纪× 71 3 55) ,同时以黄花梨 (黄蜜×三花 )做比较试验。高接在 8年生的黄花梨树上 ,每品种多头高接 5株 ,小苗砧木为豆梨 ,1995年栽培的株行距为 3m× 4m ,共 12 0 0株。后扩建引种园 ,株行距为2m× 4m ,到 …  相似文献   

17.
梧州市大面积荔枝低产园改造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梧县是梧州市的荔枝主产区 ,是广西荔枝生产基地县之一 ,其荔枝栽培面积为 46 2 0hm2 ,投产面积为733hm2 ,实施低改前总产量 2 0 45t,平均 6 6 7m2 (亩 )产1 1 2 5kg。梧州市水果办于 1 998、1 999年两年在苍梧县实施大面积荔枝低产园改造。实施的 70 0hm2 面积中 ,两年总产量为 4883 1t ,平均 6 6 7m2 (亩 )产 2 42 94kg ,比实施前三年荔枝 6 6 7m2 (亩 )产 1 1 2 5kg ,亩增 1 30 4 4kg ,增幅达1 1 5 9%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 荔枝低改的主要技术措施1 1 加强荔枝园土壤和树体管理1 …  相似文献   

18.
水库高湿区脐橙园早结丰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口水库位于山区河谷狭窄地段 ,昼夜温差大 ,年均温 17 2℃ ,年降雨量 10 2 0mm ,空气相对湿度 82 % (由库区威远县山王气象站提供 ,气象观测站海拔 750m ,果园海拔 4 2 0~ 4 30m ,水库水面一般在海拔 4 0 6m以下 ,故空气相对湿度高于 82 % ) ,高于脐橙栽培最适宜相对湿度 (6 5%~ 75% )。脐橙园土层薄 ,大多数不足 1m ,pH值 5~ 6 5,有机质 1 2 % ,多为炭渣土。 1983年从外地购进多年生温州蜜柑、甜橙苗建园 ,1992年高换成脐橙。 1996年从四川省果繁站引进枳砧朋娜脐橙无毒苗 ,定植于果园淘汰老树后留下的空地。面积 0 5hm…  相似文献   

19.
汝城县 1983年从福建省引进李 ,经过 18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 ,目前栽培面积达 32 0 0hm2 ,年总产值近亿元 ,李成为汝城县的主栽水果 ,是该县种植最成功的果树。现将我县 18年来对李生物学特性调查研究的结果介绍如下。1 物候期1.1 枝梢生长 一般一年抽梢 3次 ,即春梢、夏梢和秋梢 ,少数旺长树有时在 10月中下旬可抽晚秋梢。春梢 :海拔高度 30 0~ 4 0 0m的地区 (以下称为一类地区 ) ,如文明、田庄、暖水等乡 ,2月 2 4~ 2 8日萌芽 ,3月 5~ 10日抽梢 ,3月 15~ 2 0日自剪 ;海拔 5 80~ 6 2 0m的地区 (以下称为二类地区 ) ,如附…  相似文献   

20.
赤壁市是全国较早引种猕猴桃海沃德品种的(县)市。继1980年十里坪果园场从新西兰引进海沃德并栽培成功后,至今已累计发展约640hm2。多年来平均每公顷产量低于6000kg。目前又面临秦美、金魁等高产品种的激烈竞争。海沃德品种的产量上不去,已阻碍了生产发展。为解决海沃德低产问题,我们自1994年开始,进行了低产园改造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海沃德低产园基本情况  赤壁市海沃德低产园面积470hm2,树龄8~19年生,株行距4m×4m或4m×5m,大多分布在酸性、瘠薄的红黄壤低丘坡地,平均每公顷产量约5100kg。栽培管理粗放,病虫危害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