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  相似文献   

2.
2006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要求,中央制定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锁定"三农"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民增收问题,抓住了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抓住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保障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根本.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保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解读2004~2007年中共中央连续四年以"三农"为主题下发的四个"一号文件"入手,阐述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提出作为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介绍了北京农学院图书馆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的总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突然提出来的,而是党的重农政策不断延续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背景,继而以中央有关"三农"的系列文件为根据,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说明必须依靠农民自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的知识水平、文明程度和民主法治意识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凸显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阐述培育农民素质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受权播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即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七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前六个一号文件一年一个中心,分别聚焦于“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持续发展”上。其中2006年2月发布的新世纪第三个一号文件,部署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国家新一轮发展的迫切需要,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和谐发展重要的主题。财政资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发挥着较强的主导作用。因此,使用管理好财政资金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为此,本文拟从新农村建设概述着手,阐述当前会计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数条对策。粗浅的论述.仅仅是抛砖引玉,以便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可以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89-190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同时李克强总理更是提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口号。本文以"工业兴村"、"以工哺农"、"科技兴农"、"文明兴村"四个方面,介绍了江阴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就要从"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方面进行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第3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布了“一号文件”,为我国农业发展开创出新局面;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引领农民增收6.2%、粮食增产3.1%,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期的专题报道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解读,旨在与读者一起共同深化对“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了,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4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谢清坤  陈潇 《现代农业》2007,(8):106-107
2005年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建设新农村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做了周密的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全面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也为今后农村的发展指明了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自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可见农业、农村工作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对如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文作者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启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鼓励社会资本向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网络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手段。三是保障粮食安全,稳步提高经济水平。确保食品安全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市场调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的总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突然提出来的,而是党的重农政策不断延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央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央连续五年发出关于农业的1号文件,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于新农村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注意防止各种偏差,确保健康发展。一、新农村建设阶段出现的问题一是很多问题是原来就存在的。"三农"工作搞了这么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2):44-46
<正>1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新农村建设有力开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垦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5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6年中央1号文件则把“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农业要闻     
《云南农业》2007,(3):4-5
▲中央一号文件颁布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这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形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