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祁连山森林经营历史,分析了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1)大力发展社会林业,促进公众积极参与林业实践,在林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2)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3)调整林种结构,加快分类经营步伐,推动商品林的发展;(4)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兴林战略。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定位观测、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的气象、水文、森林、草原资料及相关文献,采用回归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变化。结果表明:1960年以来,祁连山北坡年气温的年际变化率为0.0334℃·a-1,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87年以后气候明显变暖;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率为0.5702mm·a-1,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太明显,在1976年气候由干旱向湿润转变;1956—2006年,祁连山北坡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党河和哈尔腾6个内流区河流域及大通河流域冰川面积减少17.7%,冰川厚度减薄5~20m,雪线上升100~140m,河西内流区冰川冰储量减少11.4%;东段冷龙岭有27条冰川在1972—2007年的35年间消失;1956—2009年,祁连山北坡出山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呈明显减少趋势,黑河流域略有增加,疏勒河流域增加趋势明显;1958—1988年间,祁连山北坡毁林草开荒面积达10.0万多hm2;1958—1980年,森林面积减少0.6万hm2;1989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不断加强保护培育,森林逐步恢复,至2008年有林地面积较1989年增加9.4万hm2;因受人为干扰特别是超载放牧影响,1958年以来,祁连山北坡有林地、灌木林及草原的质量一直处于退化状态,致使森林病虫危害严重,灌木林积雪和保水能力下降,草地产草量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祁连山北坡生态环境仍处于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状况,亟待加强保护与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祁连山森林经营历史 ,分析了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 :(1)大力发展社会林业 ,促进公众积极参与林业实践 ,在林业的发展中获得利益 ;(2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 ,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发展第三产业 ;(3)调整林种结构 ,加快分类经营步伐 ,推动商品林的发展 ;(4 )加强科学研究 ,推动科技兴林战略  相似文献   

4.
孙小霞  张荣  袁虹 《中国林业》2012,(14):33-33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分布有以青海云杉为主要建群树种的乔木林19.8万多公顷,灌木林69.4万多公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储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森林健康、实现森林最佳的服务功能,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管理目标。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分树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双重影响,森林有害生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祁连山森林经营历史 ,分析了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祁连山北坡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水源涵养林专业研究机构。作为全国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成员单位,三十年来,共承担了《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项目、《祁连山药用植物研究》、《祁连山土壤呼吸沿环境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等部、省、地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科研课题(项目)62项,取得科研成果34项,  相似文献   

7.
祁连山北坡森林火险等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连山北坡森林火险等级指标的研究车克钧,王金叶,党显荣,贺红元,张学龙(甘肃省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734000)1自然概况祁连山林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东经93”00,--102“40’,北纬36”40,~40”00’.总面积约7.2万km’。...  相似文献   

8.
树高与年龄的关系叫做立地指数,它已被用来评定单一树种或近于纯林组成的同龄林分的立地质量。通常选取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的树高代表决定立地指数的林分高,以优势木或亚优势木在标准年龄长到的平均高来规定立地指数。作者在张掖森林管理局和各有关林场协助下探索性地编制了《祁连山北坡云杉立地指数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北坡植被群落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祁连山北坡垂直气候带植被群落分布特征,采用样地调查和档案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海拔梯度变化格局研究植被群落的梯度特征,结果表明:(1)祁连山北坡植物分属84科399属1044种,从大到小依次为菊科、禾本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藜科、伞形科、唇形科、石竹科、十字花科,这前10个科的属和种均占祁连山植物属和种的54.89%;(2)沿海拔梯度,祁连山北坡植被群落呈现5大植被带和16个主要的、典型的植被群落。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云杉林森林群落营养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祁连山(北坡)寺大隆林区青海云杉森林群落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主要测定了该系统乔木层、下木层(活地被物层)、枯落物层以及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说明了9种养分元素在林木各器官中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经营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退化林是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生理衰退阶段,出现林木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稳定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甚至丧失,难以通过自然能力更新恢复的森林.近些年来,东京城国有林区因自然现象、林木生理现象和人为干扰引起林分退化,通过分析东京城森林的退化现状与特点,提出了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北坡中东段,横跨张掖、金昌、武威3市,范围包括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大部分,以及古浪、凉州、山丹、民乐、甘州、  相似文献   

13.
哈溪双龙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溪双龙沟流域位于祁连山北坡东端、石羊河上游的高寒地带,是甘肃内陆河石羊河流域——黄羊河支流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境内森林、草原广袤,并且分布有品味极高的砂(岩)金、铜、铁和丰富的煤炭等矿藏资源,人为采矿活动频繁,林牧矛盾突出,流域原生植被和地貌环境破坏严重,水源涵养能力低,生态服务功能弱。分析双龙沟流域生态系统退化成因,对于石羊河上游生态恢复治理和武威绿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南18个县级以上行政机构所在地城市周边的森林进行调查,分析了森林覆盖率、林种、树种、起源和权属等属性因子,表明:(1)海南城边森林总体上覆盖较高,但在不同城边差异大。(2)城边森林质量参差不齐,不同的城市边的森林不仅在覆盖率上有较大差异,在林分结构上也有所不同。(3)景现质量大多不高,一些重点生态区域缺乏森林保护。(4)村边林发育较好。(5)城边林面临威胁。  相似文献   

15.
<正>退化林是指因环境变化、造林和经营不当、遭受自然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因素影响,林分提前或加速进入生理衰退阶段,出现林木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稳定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甚至丧失,难以通过自然能力更新恢复的林分。当前的我国的森林退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在西北生态环境脆弱的新疆地区尤为突出。大量的林分退化不仅破坏林森林的生态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严重破碎化,降低了森林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北坡林区林火起因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连山北坡林区49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但林火(森林火警和草原荒火)时有发生,主要是由林区林牧间作,人为火源多,及冬春季气候干燥寒冷,易燃物积累多等原因所致。发生的林火具有冬春季节频率高,阳坡草地和林缘地易燃烧、强度高、扑救难度大、损失惨痛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该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森林生产力等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森林生产力等级仅涉及森林蓄积和木材生产能力等级;全省140个县级单位森林生产力等级推算,主要依据各县活立木蓄积量(万m^3)、林分平均蓄积量(m^3/hm^2)、年蓄积生长量(万m^3/年)和采伐限额的商品材出材量(万m^3)4项指标;森林生产力等级分为现实森林生产力等级和期望森林生产力等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山地森林水源涵养区与山前走廊水源消耗区降水和气温变化差异,2006年在祁连山北坡、河西走廊的南边缘、北边缘建立3套自动气象站,2015年提取3个气象站的2007~2014年的降水和气温共计19.3万组数据。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和气温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从走廊北边缘到南边缘再到祁连山北坡,随着海拔的逐增,年均降水量逐渐增大,年均气温逐渐减小,但年际变化幅度相反,则降水量的变化幅度逐减,气温的变化幅度逐增。走廊北边缘和祁连山北坡年均气温呈波动性增加趋势,而走廊南边缘的年均气温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降水量均呈波动性减少趋势。(2)从走廊北边缘到南边缘再到祁连山北坡,随着海拔的逐渐增大,月降水量都逐渐增大,气温都逐渐减小;祁连山北坡月均降水变化幅度最小,月均气温变化幅度最大;走廊南、北边缘的月均降水和气温变化幅度基本接近,变化幅度都较小。(3)降水和气温属于高度相关或者显著性相关;祁连山北坡、走廊南边缘、北边缘降水和气温的回归模型都通过了R2拟合检验、F方差检验、t偏回归系数检验。通过模型评估和分析,降水量和气温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都较好,可预测祁连山北坡、走廊南边缘、北边缘降水量和气温在97.6%以上,且准确率可达97.1%以上。本研究可为研究土壤、植被、水资源的垂直梯度变化提供参考数据,也可为进一步解决山区林牧与川区水资源短缺双重矛盾、山区防火风险指数与川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丛生指数(I)、CA值、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标(m^*/m)等5种聚集度指标判定出祁连山北坡苔藓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再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进行数学拟合,进一步证明祁连山北坡苔藓类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20.
在喜玛拉雅嘎瓦耳(Garhwal Himalaya)地区,选择7种温带(1500 to 3100 m,a.s.l.)森林类型,研究不同坡面(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对自然森林的森林成分、群落结构和土壤特性的影响。在每种森林中自由采样。为了阐明研究不同坡面(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对天然森林的森林成分、群落结构和土壤特性的影响,利用标准统计软件计算多种指标,如,重要价值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优势辛普森浓度、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种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在每种森林中采集复合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水分含量、持水量、pH、有机碳、磷、钾和有效氮含量。结果表明,北坡森林的总基盖度(高山栎林Quercus semecarpifolia为74.4 m2&#183;ha-1)、优势度(长叶松林Pinus roxburghii为0.85)和树种多样(石斛蟹Quercus floribunda为1.81)均高于其他坡位森林,北坡森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白橡树Quercusleucotrichophora为40.8%)、持水量(藏柏Cupressus torulos为48.9%)、有机碳(雪松Cedrus deodara为3.8%)、磷(白橡树Quercus leucotrichophora为31.9 kg&#183;ha-1)和氮(西藏长叶松林Pinus roxburghii为1.0%)均比其他坡位土壤值高。因此,北坡森林的生产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