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一年生旱作豆科牧草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合适的豆科牧草品种,对于挖掘牧草生产潜力,发展畜牧业,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为1988~1989年在商都县的试验结果,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概况试验在商都县哈报沟村南平缓的旱地上进行,前茬一致,地力均匀,土质沙壤土,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只有0.617%,全氮含量0.047%.参试牧草品种为蒙苕1号、  相似文献   

2.
林牧复合经营突破了单一种植桉树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林业、牧业和草业有机结合。根据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模式的理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等资源,发挥生物的资源潜能,在桉树林下种植适宜牧草,促进了桉树的生长,又缓解种植桉树带来的环境弊端。通过桉树林下种植的4种牧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存活率、生长率,茎叶的鲜质量和干质量等指标并统计对比,结果表明,苏丹草在株高、叶长、叶面积、存活率、生长率、茎叶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指标中占明显优势;在4种牧草8项指标的显著性分析中,不同的牧草品种对各项指标皆产生了显著影响;据以牧草的8项指标为变量的聚类分析,紫花苜蓿不适合种植,黑麦草和高丹草为基本适合种植,苏丹草最适合种植。  相似文献   

3.
椒(花椒)园生草就是在花椒行间种植对椒树生产有益的豆科牧草作为覆盖物,每年定期青割后放置原地或取走作树盘覆盖材料的椒园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省龙里县选择5种牧草进行引种栽培及禾本科和豆科的各种配比试验。为该县适应牧草品种的筛选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栽培牧草、种植人工草地或半人工草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优质牧草饲料,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实际生产当中应根据牧草的品种特性、利用方式和家畜的需求,灵活掌握牧草的利用方法和利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简介豆科牧草作为畜牧饲草、培肥农田地力、生态复绿、水土保持的功能特点,浅析了豆科牧草在云南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树体生长的影响,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行间生草+清耕带覆盖"的生草方式,进行了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白三叶试验。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有利于平欧杂种榛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了碳素营养的积累,提高了抗干旱能力;有效降低了不抗抽条品种辽榛7号的抽条比例;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和1年生枝生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林下套种牧草明显促进了平欧杂种榛的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8.
垂穗披碱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穗披碱草(Elymus mutans G.)为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质地柔软,营养丰富,是优良的牧草.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有限的牧草已不能满足牲畜的需要,而过度的放牧又导致大面积草地退化,沙化现象日益严重,从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现有的草原资源得以保护,在牧区种植优良牧草势在必行.种植优良牧草不仅能为广大牧民提供大量的优质牧草,而且能防止土壤沙化,保护生态系统,使青藏高原的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豆科牧草适宜混播组合、播种量比例分配、播种技术要点及采种的简介,进一步了解豆科牧草混播技术,以提高种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伊春林区的牧草资源较少、质量较差,而且牧草结构单一,众多畜牧业户渴望引种比较理想的牧草。调查表明:紫花苜蓿生长特性适合伊春的自然地理条件,是一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牧草。而且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有“牧草之王”的美称。目前,畜牧业已成为伊春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紫花苜蓿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经济项目,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当地牧草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1.
山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核心是确定各种农作物、林果、牧草资源的占地比例及规模。装水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利用方向,在于建设发展以板栗、苹果为主的林果生产基地,畜牧养殖业在于发展以消耗饲草为主的大牲畜(主要是牛)和山羊,另外,种植在5级地上的粮食作物,应以旱作为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农村掀起一股牧草种植热,但存在一些盲目性。实践证明,只有根据养殖对象选择适宜的牧草品种,才能产生高效益。 种草养牛羊。可选用狼尾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苇状羊茅、苣菊、籽粒苋、紫云英等。养牛不能过量饲喂粗纤维含量少的多汁叶类牧草,应与粗纤维含量高的粗饲料搭配饲喂。羊耐粗饲,可用豆秆、玉米秆等搭配。 种草养猪。鲁梅克斯、串叶松香草、聚合草、籽粒苋、苦荬菜、苣菊、紫云英、草木樨等都适宜喂猪。但猪是单胃动物,以消耗精饲料为主,青饲料喂量不可过多,如能打成草粉饲喂最好。 种草养兔。可选用狼尾草、苦荬…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开鲁地区的饲草资源,采用直接青贮和添加剂青贮2种处理方法对5个藜麦品种(C4R-11F4、R1BF2、F2、SC和蒙藜2号)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酸性洗涤纤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藜麦达到调制优质牧草青贮饲料所需的标准;青贮后藜麦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较原料相比均有所降低;除R1BF2和蒙藜2号外其他品种藜麦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原料相比均有所降低;根据牧草质量标准可知,R1BF2表现最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在东莞市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与分析,包括:应用新技术保育、利用、推广植物品种;采用新型种植材料、新型种植方式及栽培技术,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应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及生物有机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进行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试验,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株产主要受果苞数的影响,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2;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苞数,不同品种间提高程度不同,辽榛7号提高程度最大,提高了96.71%;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坚果的蛋白质、总糖、淀粉和脂肪含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坚果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6.
假俭草是一种集草坪利用、牧草资源开发和水土保持等用途于一身的优良草种资源,然而其繁殖种植技术一直不够成熟,阻碍了其规模推广运用。对撒播后的假俭草茎段采用不同覆盖方式处理,采用重复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开展对比研究,优选出有利于假俭草茎段撒播后的生根和成活覆盖方式。试验结果显示,覆土+无纺布的覆盖方式对假俭草撒播茎段的生根效率、缩短生根时间和成活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贮灰场的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种植豆科牧草具有培肥地力和固沙作用,提出了营造乔灌混交防护林带,网格内营造针叶树种,分步、分期改造,逐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建立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贮灰场复垦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从美国、加拿大、中国内蒙古引进的25种牧草品种在志丹县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各种牧草的适应性,评定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从而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牧草,既满足生产需要,为建立大面积高产、优质的人工牧草提供依据,同时又为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提供优良品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年驯化筛选,这25个牧草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或生态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牲畜适口性,值得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2年来在榆林市榆阳区,连续观察56种牧草适应性、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等指标,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所进行的试验品种多数均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远高于本地品种。并根据所参试植物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待点筛选出适应推广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观察了来自俄罗斯乌兰乌德的黄花苜蓿、红三叶和来自伊尔库茨克地区的牧地山黧豆三种野生豆科牧草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物候期。对硬实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的生长速度、干鲜重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种野生豆科牧草均具有较高的硬实特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黄花苜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相对较高;三种牧草生育期均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