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犊牛生长发育迅速,抗病力差。因此,培育犊牛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三早”。1早喂初乳初乳是指母牛产后5~7天内分泌的乳汁,与常乳相比,初乳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尤其免疫球蛋白、矿物质、VA等,对犊牛免疫和胎粪排出有促进作用。若出生犊牛在24小时内未吃上初乳,犊牛将对许多病原菌丧失抵抗力,尤其易受大肠杆菌侵袭,发生严重下痢或败血症,使死亡增加。因此,早喂初乳是犊牛健康生长所必需的。喂法: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喂2升,过5~6小时再喂2升。2早喂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可促进瘤胃发育,增强犊牛后期利用粗饲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晨  张永根 《中国奶牛》2006,(11):44-46
“犊牛岛”技术即户外犊牛单独围栏饲养技术。“犊牛岛”由箱式牛舍和围栏组成,一面开放,三面封闭。放置在舍外朝阳、干燥的旷场上,冬暖夏凉。犊牛单栏饲养,便于工人对犊牛和其生活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避免犊牛间互相吸吮,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降低下痢和胃肠炎的发病几率。可将犊牛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该法可以保证牛群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我们研制的犊牛料消化能12.89MJ,粗蛋白22.09%,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本犊牛料营养全价,有提高犊牛免疫力和生长功能,试验证明补喂犊牛料每头犊牛可以节约鲜奶235kg,6月龄提高增重22.75kg,并增加经济效益136.50元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南京地区3个奶牛场的55头6月龄以内的犊牛为调查对象,在16头犊牛的粪便中查到隐孢子虫卵囊,平均感染率为29.1%(16/55)。A、B2个奶牛场犊牛的感染率(分别是40.0%和35.7%)高于C场犊牛的感染率(19.2%),但3个奶牛场感染率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各奶牛场1~3月龄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强度和感染率均比4~6月龄犊牛高(P〈0.05)。  相似文献   

5.
犊牛饲料中的药物添加白虹(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犊牛饲料中添加药物可提高犊牛对饲料中营养素的利用,刺激犊牛食欲,促进消化,改进代谢,控制疾病和寄生虫的发生。虽然,这些药物大多数都属于非营养性的,但是由于有促进生长,改善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6.
国外几种预防犊牛腹泻的免疫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几种预防犊牛腹泻的免疫制剂北京奶牛中心(100085)朱玉林犊牛腹泻是初生犊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萧定汉等对北京一奶牛场的调查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5%。由此可见用于治疗犊牛腹泻和犊牛死亡造成的损失非常可观。犊牛腹泻的致病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及饲料加工业的进步,我国牛乳的产量逐年上升,而产乳的成本有所降低,这对牛乳多元化转化和消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生产“小牛肉”就是在乳及乳制品丰富的条件下,将乳进一步转化,生产出高品质的牛肉。犊牛的人工哺乳是生产“小牛肉”最根本方法,同时,也是犊牛早期断奶的必行之法。  相似文献   

8.
犊牛哺乳初期应补饲精料及干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初生时,瘤胃极不发达,瘤胃容积很小,瘤胃和蜂巢胃仅占胃总容积的1/3;10~12周龄时占67%;4月龄时占80%;1.5岁时占85%,基本完成了反刍胃的发育。犊牛在1~2周龄时,几乎不进行反刍,至3~4周龄反刍才开始。在前三个胃功能没有建立之前,食物主要靠真胃消化。真胃没有淀粉酶。这时只能摄取少量精料和干草。要使牛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使其瘤胃尽早充分的发育。固体饲料对瘤胃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固体饲料在瘤胃内的发酵产物中,最主要的低级脂肪酸是醋酸、丙酸、酪酸,这些脂肪酸的产生是刺激瘤…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因其发病因素复杂,如诊治不当,延误治疗,将给牛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笔者自拟“中药犊牛安瓿止泻散”治疗腹泻,治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1 犊牛饲养技术要点1.1 尽早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用干净布或干草擦净身上黏液,以免感冒造成肺炎,并尽早哺喂初乳,一般出生后0.5~1.5h内喂初乳。犊牛出生后能站立时,将犊牛头引至乳房下,挤出牛奶于手指上,让犊牛舐食,并引至乳头让犊牛吮乳。采用人工哺乳时,日哺乳量应占体重的15%,分三次等量供给,保持温度37~38℃,严防犊牛下痢。1.2 初饲植物性饲料。犊牛出生后两周左右补饲植物性饲料,以利于刺激瘤胃生长发育。投喂优质幼嫩青干草,自由采食;补充犊牛开食料,其中应包括Ca、P、微量元素和VA、VE。开始时日给量20g,以粉…  相似文献   

11.
我场培育奶犊牛的饲养管理制度○黑龙江省勃利种畜场奶牛分场(七台河市154631)杨焕辰刘庆玲徐高发几年来,我场由于严格执行培育奶犊牛的“五·三”工作制,使犊牛成活率达97%以上,6月龄平均体重达176.5kg。“五·三”工作制的内容为:喂饲三定,管理...  相似文献   

12.
“早期补饲”对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补饲”对促进犊牛生长发育的应用试验曹文学,李栋,高务江,牛克新(邹平县农牧渔业局256200)犊牛“早期补饲”是犊牛在初生2周龄后,哺乳的同时开始补给适量的精粗饲料,以促进消化器官早期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是提高犊牛培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瘤胃是反刍动物重要的消化器官,初生犊牛消化能力较弱,其瘤胃和网胃体积仅占四个胃的三分之一,成年奶牛瘤胃和网胃体积可达到四个胃体积的80%-85%。因此初生犊牛营养平衡、呼吸功能及体温调节能力极低,饲养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多种病菌的侵袭,造成疾病和死亡。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犊牛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采用“五三”工作制的犊牛饲养管理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口服硫酸庆大霉素防治犊牛腹泻病的试验窦应龙(陕西宝鸡市农牧良种场陕西眉县721000)犊牛腹泻是初生牛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肖定汉等对北京一奶牛场的调查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5%。本场自1984年以来,每年均有大批犊牛发病(表1...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哈尔滨市某奶牛场377头2月龄以内的犊牛1-6月份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为38.73%和3.71%,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02%和1.33%,2月龄犊牛1~6月份总发病率为60.67%,死亡率为9.82%,而1-6月份之间,以1月份发病率为最高,以后各自逐渐递减,上述结果提示,犊牛发病原因主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肉用犊牛饲料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很高,绝大部分肉用犊牛饲料产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各州。1991年Halone公司和Moore公司对肉用犊牛业进行了全面调查,他们估计全美向用犊牛饲料年产量约为25万吨。近年来,乳犊牛的屠宰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奶牛存栏数下降和肉用乳牛生产上升。犊牛宰杀总数由1977年570万头降至1989年220万头。同时,行业资料表明,1977年向用犊牛宰杀数量为120万头、1990年降到85万头。专家们认为肉用犊牛的屠宰数量将维持在1990年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7.
建立犊牛岛,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使犊牛的成活率由建岛前的81.2%提高到建岛后的99.28%;日增重由原来的平均529.72g增另到659.12g,提高24.43%;原来满1个月物犊牛平均体重为43.74kg,满6个月龄平均体重为130.35kg,岛内培育的犊牛分别为54.24kg和153.06kg相应提高24.01%和17.42%;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将69头肺炎奶犊牛分成3组,分别为24,25和20头,分别应用双莴连注射液。氨基苄青霉素和恩诺沙星进行治疗,治愈率分别为62.5%,,68.0%和90%,治愈时间分别为11.3±1.20,9.8±1.4和4.4±1.1d。治疗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另外2组,该药可作为治疗犊牛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产前14天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和不做任何处理的预防新生犊牛腹泻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新生犊牛腹泻发病率为2.67%,死亡率为0;对照组新生犊牛腹发病率为18.67%,两组比较新生犊牛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哺乳期犊牛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5%~3.0%,每kg饲料干物质含消化能13.2MJ焦,粗蛋白14%,钙0.6%,磷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