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奶牛生产中,胎前产后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占到奶牛疾病的50%以上,不仅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奶的品质,还影响奶牛的生产繁殖,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困扰着奶牛业的发展。现就奶牛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西部奶牛养殖小区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国内的奶牛养殖大省。目前,总产奶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成为全国奶牛业和乳制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由于大多数奶牛分布在垦区农场,因此,了解垦区农场奶牛的常发病,有利于全面地控制疾病发生,提高垦区奶牛业的经济效益。现将某管局两个农场2001~2003年奶牛疾病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瑞典奶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北京奶牛中心(100085)程起方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瑞典的奶业发生了令人注目的变化,参加牛奶记录的成母牛平均单产由5215千克提高到8011千克(按4%标准乳计算),成母牛数量由80万头减少到50万头。瑞典奶牛业的发展得益于...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乳房疾病,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多年来从事奶牛兽医工作,采用浦公英配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奶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生 《四川奶业》2009,(3):26-26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医疗保健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其中奶牛子宫颈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保健与防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保健与防病工作就成为奶牛饲养业的技术关键。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牛饲养业的经济效益。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就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保健与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切实实施,以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奶牛疾病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奶牛一旦发病,就会降低生产性能,甚至造成死亡,同时,还导致饲养成本增加,从而降低奶牛饲养业的经济效益。奶牛保健措施是奶牛饲养业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技术,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就应因地制宜的制定保健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8.
全混日粮(TMR)技术在奶牛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混日粮(TMR)是奶业发达国家推广应用的一项饲养技术,具有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奶牛疾病,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节约劳力和时间等作用。本文介绍了TMR的概念,推广TMR的意义,TMR的技术要点。指出: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是新疆奶牛业的当务之急;在规模化奶牛场推广应用TMR技术,对实现奶牛业智能化管理,提高奶牛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世界奶牛业,乳房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对奶牛业危害、对乳制食品安全威胁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所谓奶牛乳房炎就是由细菌和/或其毒素所引起的奶牛乳房发炎。1967年,国际奶业联合会(IDF)将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划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奶牛业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奶牛疾病,近几年给我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的我国奶牛业首要的任务是严格控制奶牛疾病的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有效的促进奶牛业的发展。1现阶段比较常见的奶牛疾病1.1乳腺炎据有关调查发现,我国多数奶牛场中的成年奶牛都有发生乳腺炎的可能。例如常见奶牛感染的临床型乳腺炎,将会严重导致奶牛泌乳量明显下降,并且患有乳腺炎的奶牛分泌的牛奶是不能食用的。同时对感染隐性乳腺炎的奶牛产奶量和质量会严重下降,不及时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会使奶牛丧失分泌乳功能。近几年我国奶牛业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已占40%,严重的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该病是我国奶牛业应重要防治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奶牛疫病实施综合防控措施,是保障奶牛业稳产、高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开展奶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为确保奶牛业稳定健康高效发展,现将奶牛疫病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产中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它严重地影响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影响我国广大奶牛场户的快速奔小康。为了保证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现把北安各兽医站多年试验的防治经验进行汇编介绍给广大养奶牛场户,以加快我国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DHI是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缩写,即奶牛群改良计划,也称奶牛记录体系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其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期的欧州,此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奶牛业的发展,不断应用完善,到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奶牛场的一整套完整的生产记录和管理体系。目前,在奶牛业较发达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荷兰、瑞典、以色列、日本等,都十分重视DHI,并成立相应组织负责DHI的实施。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奶牛群的生产水平,有关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奶牛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养殖户追求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往往在注重奶产量的同时而忽视奶牛疾病带来的隐性损失。在所有奶牛疾病中,奶牛肢蹄疾病影响奶牛业发展是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病,据有关资料表明:肢蹄疾病在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达30%~40%,淘汰率比其它疾病淘汰率高4%~6%,于此同时发生肢蹄疾病不仅增加治疗费用和难度,而且有些牛可能无法治疗而过早的淘汰,从而缩短了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认识和分析奶牛肢蹄疾病的原因、分类评估,以及综合的预防和重点的治疗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奶牛黏液膜性肠炎属奶牛腹泻症之一,早期不易确诊。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疾病相继增多,加之兽医在临床中对奶牛黏液膜肠炎认识不足,往往以常规的胃肠炎治疗,大量中西药物的应用,耗资很大,却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有的造成死亡、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随着奶牛业迅速发展和奶牛数量的逐步增多,奶牛生产瘫痪已成为影响我市奶牛业发展的奶牛常发病之一,往往因治疗不及时和方法不当,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奶牛业的发展。目前有关资料介绍的疗法虽多,但能取得良效的却很少。为有效治疗该病,减少和堵绝该病造成的危害,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促进奶牛业大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很有效的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奶牛医疗保健工作内容也更加复杂,其中奶牛子宫颈疾病已成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及其对奶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史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之高,损失之大,已成为困扰奶牛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笔者综述了奶牛乳房炎对奶业生产的影响、发病原因、临床种类、研究近况及对策,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奶牛单产,充分发挥奶牛的产奶性能,是当前农村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简便易行,供奶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病因及其常用的防治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当前危害奶牛业发展,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制约奶牛生产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乳房炎的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奶牛患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乳房炎。我国奶牛养殖起步较晚,各地发展不平衡,养殖集约化水平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