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耀森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0):183-186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六五至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农业总投资与各项农业投资、农民纯收入与各项农业投资的灰色关联度变迁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纯收入仍然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但农民收入非农化的特征并不显著。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指出强化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农业投资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带动和优势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谷是农业大县。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55元。由于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太谷城乡差别小,平均富裕程度高,为建设和谐新太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今后太谷农业的发展,仍然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加强农业产业优势,全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具体地  相似文献   

3.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1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9.46元,增加102.30元,增长4.7%,考虑价格下降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收入和农业收入增加.增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0年,新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58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达18120元,比上年增长21.2%,城乡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农民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新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定超 《新农村》2010,(8):10-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具体目标。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立足全县88%的人口,将农民增收作为“头等目标”,全面落实“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举措,深入开展“农民增收年”活动,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58元,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并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收入问题,是农村问题的一个重心,收入上不去,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变化,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出现的重要转机这样一个好形势会不会发生逆转.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市场打不开,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重要转机是不牢靠的.农民增收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据统计,1998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97元,比1997年增长27%;1999年人均纯收入2154元,比1998年增长2.7%;2000年人均纯收入1926元,比1999年下降10.6%,可见农民增收缓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10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从农民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5494元,占52.1%;家庭经营纯收入3798元,占36%;财产性纯收入966元,占9.2%;转移性纯收.3,.284元,占2.7%。工资性纯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支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性来源,财产性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20-8022,8026
2010年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454元,仅为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03%,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35%。该研究从收入构成角度分析了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现状,指出广西贫困县农民增收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社会事业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9.
蒙阴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县,53.5万人口中有46万在农村。近年来,蒙阴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瞄准市场调结构,立足增收抓效益,增强活力建机制,落实政策减负担”的总体工作思路,夯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县农业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25元,比2003年增加403元,增长14.8%。  相似文献   

10.
《河北农业》2009,(2):4-4
2008年,在劳务、价格、政策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比上年增加502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绝对数创1996年以来历年最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相比之下 ,城市居民收入增幅较大 ,而农民收入增加相对缓慢。 1979~ 2 0 0 1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 13 .3 1% ;其中 ,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 9%。从 1997年 ,其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4.6% ,比上年减少 4.4个百分点。 199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持续下降 ,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 4.3 % ;到了 2 0 0 1年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 3 3 0 6.92元 ,其中纯收入 2 3 66.40元 ,比上年增长 4.2 % ,而货币性收入只有 180 0元 ,相当于城市居民 10年前的水平。 2 0 0 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 476元 ,比上年增长 4.4% ,2 0 0 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徘徊在 4%左右 ,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近几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下跌 ,这与我国 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相称的。一、农民增收缓慢的影响我国 13亿人口中有 9亿多人在农村 ,农民长期不增收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评价农村小康的指标有十六项之多,但农民收入是首要的和主要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状况,不仅是农民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而且是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与提高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农民收入的提高,才可能有充足的经济支撑实现农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实现小康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忻州市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14个县中就有11个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98.7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2011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35元,而有5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达3500元,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相比,相差2100元.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相比,相差3477元,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实现忻州农民的小康,增加农民收入更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1.农民绝对收入和比较利益下降。据调查,我区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1990~1995年,为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9.9%;1996~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至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仅6.5%。201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48.7元,较上年增长12.3%。农民收入虽然在不断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农  相似文献   

14.
一、进一步认清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2004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较好地实现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的目标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有如下特点:(一)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农民增收仍然面临不  相似文献   

15.
1 农民增收困难成因1 .1 农民增收举步维艰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 ,而其核心的农民收入问题更为显著。从历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的横向角度看 ,除了 1 981~ 1 985年其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保持 1 4.2 %的高速增长外 ,随后其他年份的年均实际增长率都维持在低水平的状态 :1 986~ 1 990年为 3.0 % ,1 991~ 1 995年为 4.3% ,1 996~ 2 0 0 0年为 4.8% ,2 0 0 1年为 4.2 %。尤其在 1 989~ 1 991年期间 ,农民收入增长更表现为滞缓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5 4 5元增加到 70 8元 ,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率只有0 .7%。其…  相似文献   

16.
一、汝州市农民收入现状汝州市农业人口88.57万人,其中21.55万农户2011年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12877元,较上年11613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6743元,较上年的6117元增长9.2%。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近几年来,虽然汝州市农民收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从总体上看,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地基不牢一是农业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支农资金的支持力度,但受制于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业效益低,农户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的再生产,无力对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  相似文献   

17.
陶爱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85-15987
以江苏省为例,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个指标,依据2002~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采用灰色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按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均GDP、农村科技人员数量、乡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即r06〉r04〉r02〉r05〉r07〉r03〉r01。结合具体实际,具体分析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各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泽县把草畜产业作为全县产业富民第一战略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县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均达到32%.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114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2.1%.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现状及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数据收集,系统分析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其变动趋势,并选择典型县份进行深度分析,归纳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特点,分析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提出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现实路径。【结果】虽然从整体上看广西贫困县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广西平均水平,但从对典型县份的分析来看,仍有一些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其所在区域的平均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贫困县与其所在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同类型贫困县农民纯收入水平及构成表现出较大差异。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贫困县集中连片分布、少数民族比重大、广西财政实力弱等。【建议】应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促进农民非农产业就业,为农民工资性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大幅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强化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明确责任,完善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保障措施,以实现广西贫困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杭州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03年杭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40元,增幅达9.5%,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但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