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素是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可作为反刍家畜蛋白质的补充饲料。近年来,尿素等非蛋白质饲料在奶牛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奶牛有能力将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在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前提下,瘤胃微生物可利用非蛋白质生产它们自身的菌体蛋白质.而这种菌体蛋白对奶牛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将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NPN)转化为菌体蛋白被其吸收利用.合理利用NPN,是开辟蛋白质饲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尿素等NPN可以由工厂生产,成本低,含氮量高,广泛应用就可以节约其他动植物蛋白质饲料,可显著提高增重速度和产奶量.  相似文献   

4.
奶牛日粮中的非蛋白氮(NPN)使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有能力将非蛋白氮(NPN)转化为蛋白质。在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的前提下,瘤胃微生物可利用NPN生产它们自身的菌体蛋白质,而这种菌体蛋白对奶牛是有利的,在家畜的饲料中,大多数使用尿素来充当NPN的来源,这仅仅是由于价格的因素,即用NPN原料生产的蛋白质,比使用油类籽实或动物原料生产蛋白质便宜。但是在使用NPN喂奶牛时,有两个主要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尿素含氮量约为46%,是反刍动物养殖常用的一种廉价非蛋白氮(NPN)饲料。尿素被牛羊等反刍动物采食后,不仅能在瘤胃中合成大量的菌体蛋白满足牛羊蛋白质营养的需要,还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所需的氮素,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有利于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使用尿素不科学或滥用尿素,  相似文献   

6.
缩二脲喂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缩二脲又命双缩脲,它是尿素经加热缩合而成的白色、无味、呈颗粒状的含氮化合物,含氮量为35%~40%。根据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能将非蛋白质氮(NPN)转化为“菌体蛋白”来满足自身对蛋白质需求的特性,我们进行了缩二脲喂羊试验,寻求解决我省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的途径,并为缩二脲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生产上应用的非蛋白质氮,主要包括尿素、缩二脲、异丁叉二脲和铵盐。奶牛是反刍动物,具有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室。由于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的作用,使奶牛对蛋白质及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具有特殊性。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约有60%~70%的蛋白质首先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氨基酸和氨。生成的这些氨基酸和氨一部分用于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外,其余的氨由瘤胃壁吸收经门静脉随血液进入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一部分经唾液和血液返回到瘤胃再利用,另一部分则从肾排出体外。瘤胃中80%的细菌可以以氨作为生长的唯一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这些…  相似文献   

8.
奶牛的正常泌乳需要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根据反刍动物可在其瘤胃内将非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的生理特性,常利用非蛋白氮饲喂奶牛以缓和常规蛋白质饲料来源不足的矛盾,同时降低奶牛饲养成本,提高产奶量和增加效益.本试验利用微多蛋白素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和替代部分常规蛋白质饲料喂奶牛,以观察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于奶牛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当非蛋白质含氮物进人瘤胃后,就会被微生物分解成氨,氨又被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微生物蛋白,进一步被瘤胃消化吸收。据测定,瘤胃氨的浓度在0.35~29毫克%时.细菌对其利用性很高。植物性饲料中含有很多非蛋白氮(10%~30%),如幼嫩青绿饲料中非蛋白质氮常占总氮量的30%,这些饲料中的非蛋白质氮能被瘤胃微生物用来合成菌体蛋白。除此之外,目前生产中利用较为普遍的还有一些含氮的有机物以及氨化饲料等。现就如何合理利用非蛋白含氮物谈自己的看法。1尿素尿素已在养牛业中广泛使用,但在实际操作中…  相似文献   

10.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11.
近来,随着奶牛产奶性能的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供应已成为重要的问题。奶牛采食粗蛋白的70~75%在瘤胃内被分解为微生物蛋白;到达奶牛小肠约三分之一处的粗蛋白源于瘤胃内不被分解的饲料,其余的源于瘤胃微生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分解率的变动幅度为50~90%。另外,瘤胃中总微生物中的原虫与细菌的比例因营养因素而有差  相似文献   

12.
1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小肠氨基酸多数来自瘤胃微生物 ,少量来自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及内源性氨基酸。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平衡较好 ,比较理想 ;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氨基酸平衡较差。如何调节小肠氨基酸的平衡 ,使其成为理想氨基酸 ,是当前国内外反刍家畜氨基酸研究的热点问题。瘤  相似文献   

13.
80.防止发生瘤胃疾病 由于瘤胃本身不能直接对饲料进行消化吸收,而真正参与分解消化饲料的是瘤胃内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虫、真菌、病毒等)。在它们的作用下发酵,使饲料转化合成可利用的形态,所以为了使瘤胃机能正常,必先调养好瘤胃。微生物能为1头奶牛提供50%~80%的日蛋白质需要量,并满足奶牛80%的能量需求。由此可见日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世界各国在发展反刍动物生产中,普遍受到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限制,同时也存在反刍动物对含氮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蛋白质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生物学效价取决于小肠可消化蛋白,虽然瘤胃微生物能合成一定数量的菌体蛋白来满足奶牛正常生理需要,但难以满足高产奶牛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通过高蛋白水平日粮来补充蛋白质的做法一直以来是多数中小规模奶牛场的常规日粮调整办法。  相似文献   

15.
奶牛饲喂舔砖饲料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素含氮量 4 4%~ 4 6 % ,作为反刍家畜非蛋白氮的饲料 ,完全可以补充蛋白质饲料的缺乏。尿素被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利用 ,进而大量繁殖 ,微生物最终成为饲料被畜体消化吸收。尿素从非蛋白氮转化为营养效价很高的菌体蛋白而被利用 ,扩大了蛋白质饲料的来源。利用舔砖的方式饲喂尿素 ,可以解决常规喂尿素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观测该饲料提高产奶能力 ,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水平状况 ,特作本次对比试验。1 试验奶牛的选择和试验方法1 .1 奶牛的选择选择永昌县城关镇两户健康无病的黑白花奶牛 1 2头 ,每户 6头 ,产犊 1 5~ 2个月 ,…  相似文献   

16.
石平 《四川草原》2009,(7):58-59
<正>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  相似文献   

17.
胡俊 《广东奶业》2006,(2):27-27,30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的含氮物,由于牛的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尿素分解生成的氨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因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牛蛋白质的补充来源,以提高经济效益。日粮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所以补喂尿素的饲料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这是保证牛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充分利用尿素的首要条件。以尿素喂牛必须注意使用方法和用量,如果投喂过量,不仅效果差,甚至可引致牛只中毒,严重时可致牛只死亡。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尿素,在生产实际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影响尿素转化为蛋白质的因素1.1饲料…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蛋白质来源于微生物蛋白(MCP)、瘤胃非降解饲料蛋白质(UDP)及极少量的内源蛋白质(ECP)。其中,影响MCP合成的因素主要有饲料蛋白质的组成及含量、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饲料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瘤胃的微生物组成和pH值;  相似文献   

19.
<正>1非蛋白氮非蛋白氮含氮物质包括尿素、缩二脲、铵盐、异丁基二脲等,它们可以为瘤胃微生物提供合成菌体蛋白所需的氮源,所以可作为蛋白质添加剂代替日粮中部分蛋白质饲料。  相似文献   

20.
绒山羊品种能够利用瘤胃内的微生物以尿素为原料合成自身所需菌体蛋白质的特殊功能,因而在绒山羊饲料中适当的科学添加尿素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