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农民对农机化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政府对机具补贴力度的加大,辽宁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迅猛增加,目前全省水稻插秧机已达到2800台。水稻机插配套育秧和插秧机使用技术能否到位已成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地膜隔离层育秧与水稻机插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机插秧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从选地做床、床土及种子准备、覆膜材料准备、适时播种等方面探讨了地膜隔离层育秧技术,强调采用地膜隔离层育秧,插秧前要用切刀把秧床分割成方形秧片,以便于与插秧机匹配。另外介绍了机械插秧技术流程,机插秧要安排好播种期,确保够秧龄时能够及时插秧。  相似文献   

3.
<正> 水稻开闭式软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近几年来,盘锦地区在借鉴日本水稻规格化育苗机械插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并且己为我地区农民所接受。随着这项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我地区所引进的日木机动插秧机己逐步被吉林省延吉插秧机厂生产的2ZT—9356型机动插秧机代替。但是,大洼县地处大辽河以北双台子河以南西濒渤海。属退海冲积盐碱地,土质极为粘重,土壤比阻很大(1.37kg/cm~2)。2Z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秧可以节省秧田、水、肥、药、人工,具有节本高效的特点,但在成都平原未能得到有效推广.笔者认为,大田小户制约应用、插秧机利用率低、机插秧技术与现有熟制的矛盾以及机插秧育秧技术还不够成熟等因素制约了机插秧发展,并提出了促进机插秧推广应用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振宏 《北方水稻》2012,42(4):42-46
与传统手工插秧相比,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时、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等特点。详尽阐述了机插水稻育秧技术、大田移栽技术、大田管理技术、水稻插秧机使用保养技术等,这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紧密合理衔接,构成了江苏淮北地区水稻机插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6.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技术在育秧过程中不需使用任何育秧载体材料,培育好的水稻秧苗用专用切秧装置进行切秧处理后,形成标准规格的秧片,配套用于插秧机实现机械插秧。与目前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有载体(塑料秧盘、打孔地膜、塑料编织布)育秧机插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8.
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相对发达,机械化生产较易实现,但机插秧技术却没能得到迅速的发展。笔者结合近年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情况,指出机插秧技术受制于生产规模小、插秧机利用率低、与现有稻麦(油)两熟种植制度和两季都需要高产难以协调、育秧技术还需完善4个难点,提出通过种植制度的协调和变革、适度增加生产规模以提高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提高社会化服务程度来提高插秧机的利用率、进一步完善育秧技术4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8日,农业农村部在黑龙江建三江举办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集成示范活动,展示示范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成果,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6种带有侧深施肥功能的32台插秧机分别进行陆地施肥效果展示和水田插秧作业演示,这是国内首次较大规模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水稻生产全过程系列机械化中,机插秧和机收割还是个薄弱环节。为解决水稻插秧机械化问题,盘锦地区从一九八五年开始引进、试验、推广水稻盘育苗机插秧生产技术,当年引进日本久保田机动插秧机28台,完成机插面积3,672亩。到一九九一年,水稻盘育苗机插秧打破了一度徘徊不前的局面,出现了新的突破,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在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104制种基地,选用高密度窄行水稻插秧机,进行母本机插秧制种技术示范。与人工移栽母本比较,母本机插秧制种有效穗多,确保制种高产稳产,还能提高插秧效率,减少用工,节省成本。培育均匀一致、密度适宜的秧盘毯状秧苗是保障母本机插秧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零天化除"机插秧技术在水稻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开展了"零天化除"高速插秧机和常规高速插秧机田间实际生产对比试验,并在田间测产和生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经核算,在其他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技术可增产5.8%、增加收益84.69元/667 m^2。结果表明,"零天化除"机插秧技术在促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同时,亦减少了用药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益,是一项高效省工节本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场高标准水田开发,先后引进70台延吉市插秧机厂生产的和依兰收割机厂生产的22T─935型动力插秧机,其配套动力为165FG2260.5W(瓦特)风冷式柴油机,技术规格为6行乘座型连杆式,插秧距为10cm、12cm二个档次,插秧深度为2mm,作业效率一般每小时可插秧2.5──3亩,为了提高这种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充分发挥其在生产中的作用,现将使用该机插秧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做好插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好坏,不仅与插秧机本身的技术状态及正确操作有关,而且和整地质量、秧苗培育及田块准备有直接关系。1.1整…  相似文献   

14.
<正> 3 机械插秧不言而喻,插秧机是实现插秧机械化的唯一工具。就插秧机的类型而言,除早期应用的插洗根大苗的插秧机外,目前仍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冈山县的实产业公司生产的冈山式插秧机,该公司的育秧和插秧机具有下述特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稻田间插秧对比试验,研究2ZT-9356(B)型机动插秧机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机械播种、大地开闭式软盘育苗技术配套条件下,机械插秧作业质量各项指标与人工手插相近,均达到农艺要求,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手插秧。采用该型机械插秧,每年插秧16hm2,每台机械可创收2075元。如自购自用,可节约插秧费337.5元/hm2。同时,少用劳动力19.5个/hm2,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有机栽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常规香稻品种19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有机栽培条件下不同机械种植方式(DD,旱插秧机旱插秧;DW,水插秧机旱插秧;D,机械旱直播;CK,常规水插秧)对香稻品种产量、品质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DD处理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D处理水稻产量显著下降;DD、DW和D处理的水稻香气合成关键基因BADH2表达受到抑制,从而明显提高了稻米香气,其中,DD处理香气物质(2-乙酰-1-吡咯啉)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旱插秧机旱插秧适宜作为有机栽培条件下机械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由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共同承担的省科技项目《双季稻区现代标准稻作生产技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0Z095)于2005年3月21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对10公顷规模双季稻生产的农业机械设备选型配套、与农机配套的农艺技术规范和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对水稻机插秧苗培育技术、机动插秧机的秧船装置、水田机械耕整地技术进行明显的改进,并和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营养诊断等技术实施集成应用,前景良好。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为提出了机插秧苗无载体培育技术;改进了机动插…  相似文献   

18.
培育适于机插秧要求的秧苗是机械插秧成功的关键。综述国外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发展趋势及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并指出海南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机械栽插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育秧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与手工插秧相比,机械插秧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对秧苗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提高了育秧难度,这也是制约我国机械插秧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基于对大量基层农技人员相关报道的梳理,在总结我国水稻机插秧推广应用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插育秧与手插育秧的区别,及影响水稻机插秧苗群体和个体素质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日本和韩国的应用现状,并阐述了目前我国使用较广的插秧机的类型及其相应的配套技术,展望水稻机插作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