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地区,朗德鹅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颈部接近黑色,而在腹部毛色较浅呈银灰色,其羽绒产量每只可达350~450g,体重7~8kg,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出生70天左右即可做为商品鹅出售,90~120天即可获得多种产品。朗德鹅耐粗饲,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雏鹅成活率高达90%以上,饲养周期短,肥肝质量好,是其它家禽所不具备的。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养鹅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将朗德鹅育雏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2.
提高雏鹅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鹅幼小体弱,管理稍有不当,就易发生死亡,因而雏鹅的饲养技术非常关键,直接影响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据调查,农村一些养鹅地区雏鹅的成活牢一般为60%~70%,有的甚至仅30%~40%,严重影响了养鹅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7年以来,先后引进雏鹅8809只进行多次育雏探索,基本掌握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雏鹅是指从出壳至21日龄以内的小鹅。雏鹅绒毛稀少,体小娇嫩,消化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差,如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起发病和死亡。因此,培育雏鹅是养鹅生产中的最重要环节。要提高育雏过程中的成活率,必须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舍要在进雏前1周内准备好,彻底打扫干净,墙壁用石灰乳刷白消毒,地面用火碱水消毒。将水槽、饲槽、用具洗刷干净后,封闭好门窗,将育雏室温升至  相似文献   

4.
雏鹅主要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小鹅,提高雏鹅的成活率是养鹅生产成功的关键,也是养鹅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培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因此,根据雏鹅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和要求进行精心饲养、正确管理,以确保育雏的饲养效率,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1 严格做好雏鹅的选择 选择健壮的雏鹅是雏鹅高效饲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提高小鹅育雏成活率的技术要点李兴(河北省承德市畜牧工作站067000)发展养鹅业的成败关键是小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育雏舍...  相似文献   

7.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全部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成鹅的生产性能,所以说雏鹅的饲养管理是鹅整个生长期饲养管理的基础。1准备育雏育雏前,应准备好育雏室、加温设备和育雏用具。育雏室要保温、干燥、清洁、光照充足、通气良好。  相似文献   

9.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至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故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鹅是否成功的关键。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室内外消毒将育雏室内外彻底清扫干净再消毒,室内可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每1m3空间用42mL福尔马林和21g高锰酸钾,熏蒸20min),墙壁可用20%石灰乳涂刷,地面可用5%漂白粉混悬液消毒。饲养用具如料槽、饮水器可用3%的热火碱液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相似文献   

10.
1育雏不过关育雏室大多为闲置杂屋,且为地面育雏,保温差,育雏期各日龄温度把握不好,忽高忽低,弱雏、病雏较多,降低了成活率。有的鹅农因饲养只数不多,饲养周期短等原因,甚至不育雏。建议鹅农不管养鹅规模大小,都要掌握育雏技术,最好采用网上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为宜,并悬挂温度计、湿度计,便于随时调整,确保育雏期内温、湿度适宜。用网上育雏可避免雏鹅与粪便的直接接触,减少雏鹅发病率,提高育雏成活率。育雏期内一般第一天温度保持在30℃,以后每天降1℃,直降到18℃时逐步脱温。湿度一般为60%~70%,育雏时间长短视季节不同可适…  相似文献   

11.
<正>鹅育雏期是指雏鹅出壳后4周龄以内的时期,此阶段是养鹅生产的关键时期,故掌握雏鹅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是养鹅生产中提高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直接影响养鹅的经济效益。雏鹅个体小,体质弱,绒毛稀疏,体温调节能  相似文献   

12.
育雏技术是养鹅生产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我们通过生产实践,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将育雏室冲洗干净,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消毒地面、墙壁,用2%烧碱洗刷用具。将食槽、饮水器以及照明、供温、排气等设备装配好。育雏室应保温、干燥、洁净。2.选好雏鹅苗雏鹅质量的优劣,对雏鹅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鹅苗应选用注射过小鹅瘟疫苗的母鹅后代。选择雏鹅的方法,可归纳为“一看二摸”:一看雏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养鹅生产中,育雏技术是养鹅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雏鹅(出壳后至20日龄)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既怕冷、怕热,又怕湿的特点,现将小鹅育雏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1.育雏季节的选择:育雏季节要根据种蛋的来源、当地的气候状况与饲料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市场的需要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市场需要尤为重要。一般都是春季抓苗鹅,这时正是种鹅产蛋的旺季,可以大量孵化;气候由冷转暖,育雏较为有利;百草萌发,可作雏鹅开食的青饲料;当雏鹅长到20日龄左右时,青饲料已普遍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嘉兴市秀洲区的养鹅农户逐渐增多。在饲养过程中 ,雏鹅培育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养鹅的经济效益。现就如何提高雏鹅成活率 ,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1 育雏准备  鹅一般以平养为主 ,进雏前半个月 ,要对房舍和饲养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用福尔马林密封薰蒸房舍。进雏前 2~ 3天再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 1次 ,棚舍出口处应设消毒池。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 ,调节体温能力差 ,一旦外界温度不适 ,就会影响成活率。棚舍内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 ,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 :1~ 2日龄 2 8~ 2 9℃ ,相对湿度 6 0 %~ 6 5 % ;3~ 6日龄 2 6~ 2 8…  相似文献   

16.
夏季养鹅有以下优点:一是气候适宜。养夏鹅一般5月底进雏鹅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夏鹅养到60d左右,鹅平均体重1.5~2.5kg,而且雏鹅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这个期间育雏,雏鹅可以吃到鲜嫩的青草.此后.又可在秋季吃落谷和野生草籽等。因此雏鹅不仅生长快且周期短.但夏季圈舍温度高、湿度大.肉鹅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加之蚊蝇骚扰.会严重影响肉鹅的生长。如果加强饲养管理,利用优势条件。避其不利因素,60~70日龄即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7.
雏鹅(1~3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雏鹅的成活率、中鹅的生长发育和种鹅的产蛋率。刚出壳的雏鹅体小,绒毛稀,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较弱,怕湿、怕冷、怕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所以在育雏阶段,应当给雏鹅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实行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养好雏鹅。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饲养雏鹅中,育雏期普遍存在雏鹅成活率低,虽然重视传染病的预防,但忽视了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往往使饲养雏鹅失败。据2010—2013年4年来门诊不完全统计,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比例占20%~35%,高的可达39%以上,给养鹅场(养鹅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养鹅场(户)饲养雏鹅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30日龄以内的鹅统称为雏鹅。雏鹅绒毛稀,怕冷怕热,消化力弱,吸收功能差,若饲养管理不善成活率只有60%~70%,甚至全部死亡。四川内江市中区伏龙乡科技示范户林玉女士,1990~1999年连续10年育雏鹅,雏鹅成活率一直很高,尤其是近几年改平养为笼养,不仅雏鹅成活率达到98%,而且比平养多增重3成多,并节约大量加温燃料。现将她笼养雏鹅的十条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出壳至3周龄的幼鹅称雏鹅。此阶段需要供温,并以人工喂养为主,逐渐过渡到放牧饲养。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