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奶牛腹膜炎为奶牛腹腔浆膜的炎症,从发病机理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从病程看又分为急性和慢性。由奶牛腹膜炎引起的炎性病变又使胃肠机能紊乱,使其它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产生一系列机体反应。1病例介绍病牛为荷斯坦黑白花经产奶牛,产犊37d后到站就诊。之前由当地兽医按前胃弛缓病  相似文献   

2.
牛前胃弛缓主要是由于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导致饲料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积滞于前胃腐败并产生有毒物质.因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紊乱的疾病。病牛采食量减少或废绝.前胃蠕动音减弱或停止:反刍、嗳气次数减少,间歇性臌气:便秘、拉稀交替发生。发病对象主要为劳役负担过重和老龄牛。现将一例罹患前胃弛缓的病牛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牛前胃病主要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笔者经过临床实践用中药治疗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型前胃弛缓病牛215例,治愈198例,治愈率达92%。  相似文献   

4.
真胃变位是奶牛的常见真胃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其发病原因多而复杂,日粮酸度过高或饲喂易发酵饲料导致产酸过多常能引起真胃变位;一些代谢性疾病如低血钙、酮病或胎衣滞留、子宫炎以及前胃和肠发生疾病时,由于胃肠蠕动弛缓或停滞,病牛食欲下降,瘤胃体积变小,腹腔空间变大,真胃由弛缓而产气扩张,亦能引起变位的发生;怀孕后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增大造成对瘤胃向左侧的推挤,使右侧腹底真胃区相对空虚,真胃左移,分娩后腹压降低,瘤胃下降,常造成真胃左方变位;高产奶牛由于后躯硕大,腹腔空间大,增加了真胃的活动性,从而导致真胃变位发生率的增高.另外应激对真胃变位的发生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1.发病原因本病发生在以糟粕为主要饲料的养牛区,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蛋白饲料过多,精料搭配不当,习惯于以料水饲喂,造成奶牛的真胃消化紊乱。使真胃弛缓,这样弛缓的真胃就容易从网胃和瘤胃前的下部间隙,或瘤胃的底部钻入左侧造成变位。2.症状与诊断真胃移位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至三周内出现病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或突然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左侧最后胁骨部隆起,粪便减少呈黑灰色,用手推动腹侧常有落水音。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叩诊时,可听到钢管音,穿刺试验时,内容物酸臭,pH值在2~4。当右侧变位(扭转)时,食欲和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6.
牛前胃弛缓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瑛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79-180
前胃弛缓是牛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的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是指反刍动物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原发性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继发性原因多发生于瘤胃积食,瘤胃膨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及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过程中。口服土霉素片或氯霉素片可能引发本病。奶牛的前胃弛缓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多见的消化道疾病,虽然本病对奶牛的生命威胁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能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前胃弛缓是牛生长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病牛表现出食欲不振、便血等临床症状,对其自身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死亡,分析牛发生前胃弛缓的原因,进行准确诊断,以便提高临床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胃弛缓的发病率在前胃疾病中高达75%以上,该病在不同年龄、不同品种的反刍动物中都可发生,特别是舍饲奶牛更为常见。这是因管理不当和营养不良所造成的,对奶牛危害极大,对畜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我国奶牛业有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奶牛前胃弛缓也时有发生。结合临床实践,为了提高奶牛前胃弛缓的治愈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早应用合理的措施。介绍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和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消化道疾病相继感染或并发感染而引起的,在发病过程中,具有继发性的特点,在奶牛疾病中有很大的发病比例,在前胃消化道病中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和并发,例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和瘤胃臌气等,都是此病的并发感染所导致。因此,本文作者对多例牛前胃疾病开展相关的防治研究与调查,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牛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是反刍兽整个机体机能紊乱的疾病,是耕牛多见病和常发病之一,其病理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兽医临床上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来,笔者对27例患前胃弛缓的病牛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前胃是奶牛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奶牛会患有多同不种致病原因的前胃疾病。本文主要对奶牛常见的前胃疾病的病因、临床诊断进行分析,并对奶牛前胃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可以为奶牛前胃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消化机能出现障碍是奶牛患有前胃疾病的显著特征,大多病牛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且反刍频率有所变化,常会伴有腹泻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解剖位置从右侧经腹底部移到左侧肋部,停留在瘤胃与腹壁之间。该病是目前生产状态下奶牛常见病,为了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损失,早期诊断确诊是可行方式;由于变位初期病牛表现出来前胃迟缓症状,前胃胃迟缓主要指其兴奋和收缩力降低致使内容物排出延迟所引起的以前胃运动和消化等机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病牛表现食欲不振或彻底废绝,反刍减少或完全停止,真胃左方变位在发病初期和发病部分时间段表现出前胃迟缓类似症状,容易误诊误治,本文通过一例病例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1前胃弛缓 病牛间歇性虚胀,瘤胃上虚下实,触诊有粥状感.口色黄白,津液黏滑,听诊瘤胃蠕动减弱.防治措施:①平时注意精、粗饲料搭配饲喂,定时定量,增加其运动量.  相似文献   

14.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兴奋度减弱、收缩力降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舍饲牛群最易发生。病牛临床上主要是食欲不振,反刍减弱,前胃蠕动缓慢甚至完全停止等,对其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前胃弛缓症是耕牛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荆门市后港畜牧兽医站统计,约占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的45%。1985年2月至1990年11月,作者对中、后期前胃弛缓139例病牛,采用温水洗胃和洗胃药物结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材料和方法据病情可将病程划为3个时期。(1) 前中期:病情较轻,前胃神经反射弧存在,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且咀嚼缓慢,瘤胃蠕动音弱,波短而无力。(2) 中期:病情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患前胃弛缓、皱胃变位、瓣胃阻塞、胃肠炎、瘤胃积食等病的奶牛血清中钙、磷和游离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确定出患上述疾病的奶牛钙、磷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患上述疾病的奶牛钙、磷营养失衡,从而探寻出奶牛常见病与钙、磷营养状况的关系,为预防奶牛常见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阐述了钙、磷营养失衡诱发上述疾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耕牛前胃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笔者用"当归苁蓉汤"治疗慢性瘤胃积食和虚弱性前胃弛缓病牛210例,治愈190例,治愈率达90%以上。1病因病机慢性瘤胃积食常因吃了大量难以消化的饲草,如豆秸、红薯秧等,而饮水不足,难以消化;或过食精料,如麦类、豆类或面类等谷物,又饮大量水,饲料膨胀,致使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瘤胃蠕动机能减弱,同时引起幽门肌痉挛收缩,从而导致饲草料停滞在瘤内,引起瘤胃积食。  相似文献   

18.
前胃弛缓是指前胃兴奋性降低和收缩能力减弱的机能障碍性。其特征是食欲降低,瘤胃收缩乏力和收缩次数异常,是乳牛的常发病。1病因根据发病原因,可将此病分为原发性前胃驰缓和继发性前胃弛缓两种。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原因常见于:①饲料发酵、腐烂,品质低劣单纯,长期饲喂适口性较差的饲料,如稻草、麦秸等。②饲料配合不平衡,日料中的精料,糟粕类(如酒精、豆腐渣、糖糟)含量过多。  相似文献   

19.
<正> 测定牛瘤胃液或反刍物PH值为诊断和治疗原发性前胃弛缓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不便,对牛瘤胃液或反刍物的采取常较困难.为了寻求简便易行的方法,对牛口腔PH与瘤胃PH值之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于后.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对门诊就诊的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的原发性前胃弛缓患牛随机采取;选病牛经治疗痊愈后或健康牛只作对照.2、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牛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位于各种胃肠疾病之首.因此做好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很重要. 1.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差或品种单一;过度劳役;其他部位的疾病等引起牛的体质下降,气血不足,中气下陷. 2.临床表现 前胃弛缓的病牛,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无多大变化,只有在病情恶化或继发其他疾病后才有变化.经临床观察,其主要表现如下: (1)食欲情况:前胃弛缓首先引起消化机能障碍,消化机能障碍又引起食欲的变化,而且食欲状况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初期减食,后期病情加重,食欲也就减少至废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