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西葫芦化瓜原因及种类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形不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这种现象称为化瓜。化瓜是西葫芦栽培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日光温室冬茬西葫芦,苗期日照短,温度低,雌...  相似文献   

2.
温室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爽 《蔬菜》2001,(10):19-19
西葫芦化瓜是生产上较棘手的问题。化瓜即指西葫芦雌花开放后3~4天内,幼果先端退绿变黄,变细变软,果实不膨大或膨大很少,表面失去光泽,先端萎缩,不能形成商品瓜,最终烂掉或脱落的现象。目前西葫芦化瓜已成为菜农最头疼的一件事,现笔者将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化瓜原因 西葫芦化瓜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条件不适或养分供应失调造成的。具体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内因 由于授粉不良或根本就没授粉,子房内不能生成植物生长素,导致胚和胚乳不能正常生长,加之营养生长与其竞争养分,当养分向雌花的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越冬茬温室栽培或早春大棚栽培时,容易出现落花、结瓜稀少、化瓜等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将西葫芦不易坐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西葫芦越冬茬温室栽培或早春大棚栽培时,容易出现落花、结瓜稀少、化瓜等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化瓜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7,(10):54-55
西葫芦是我国北方设施园艺栽培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在西葫芦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化瓜现象。笔者对西葫芦化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从品种选择、温度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化瓜的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可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海波 《蔬菜》2011,(3):38-39
化瓜现象是黄瓜保护地栽培过程中较常见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坐瓜初期幼瓜在膨大时中途停止生长,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瘪,落花,最后干枯。由于自身原因,黄瓜生长期间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化瓜量少于30%是植株自我调节的正常现象。但超过这一限制,大量化瓜则属异常现象,它往往与品种不适、管理不当或天气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化瓜轻则导致大幅度减产,严重时甚至绝产,是菜农普遍感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为把损失降低到最底限度,我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的日光温室西葫芦化瓜病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蔬菜》2011,(3)
化瓜现象是黄瓜保护地栽培过程中较常见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坐瓜初期幼瓜在膨大时中途停止生长,由瓜尖至全瓜逐渐变黄,干瘪,落花,最后干枯.由于自身原因,黄瓜生长期间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化瓜量少于30%是植株自我调节的正常现象.但超过这一限制,大量化瓜则属异常现象,它往往与品种不适、管理不当或天气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平  李莉 《蔬菜》2001,(3):23-24
什么叫黄瓜化瓜? 黄瓜雌花未开放或开放后子房不膨大,迅速萎缩变黄脱落,称为化瓜。温室大棚中出现的黄瓜化瓜现象是由环境条件、栽培季节及栽培品种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现简述如下。 一、造成化瓜的原因 1.花芽分化受阻引起的化瓜,育苗期温度经常低于10℃以下的低温,可能导致花芽分化不正常而化瓜;温度过高,水、肥过大,秧苗徒长时花芽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分化受阻易引起化瓜;干旱缺水、光照不足时也会造成花芽分化不良,引起化瓜。 2.生长期植株的营养生长过旺,抑制了生殖生长,营养集中在茎叶上时,也易发生化瓜,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0.
张建 《长江蔬菜》2009,(12):12-13
飞碟瓜,又叫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飞碟瓜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短,20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相继引入栽培。生长习性和一般西葫芦相似,凡能栽培西葫芦的地方,均可种植。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分绿色、黄色、乳白或微绿色三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保护地种植西葫芦效益好,但因管理不当化瓜会造成不必要损失,了解化瓜原因并对症施治,可提高坐瓜率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生产上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和土壤水分对西葫芦叶面积和化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葫芦在大棚环境下有利于叶生长,不利于瓜生长;露地早春地温和气温低对叶和瓜的生长都不利;苗期不浇水光合面积小,化瓜严重;只有在适宜的地温,气温及水分条件下才能使西葫芦高产,化瓜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2年2点对4个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商品瓜位置与化瓜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商品瓜离生长点的距离不同,结果中期半矮蔓品种平均为20.9cm,矮蔓品种为14.9cm,这主要是由于节间长度不同引起。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化瓜率都较高,达37.9%~40.3%,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半矮蔓品种化瓜主要在商品瓜下方,矮蔓品种主要在商品瓜上方;生育后期商品瓜位置与新生叶的产生正相关,半矮蔓品种商品瓜对新生叶产生抑制作用小,库之间的竞争是其化瓜的主要原因,矮蔓品种商品瓜对新生叶产生抑制作用大,源的供应不足是其化瓜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生产中通过控制节间长度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化瓜现象是黄瓜生产上存在的普遍问题,特别是采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如果管理不好,化瓜率可达50%以上。 (1)品种结实能力差引起的化瓜。可通过人工授粉、放蜂等措施提高坐果率。据试验,进行人工授粉刺激子房膨大,可使化瓜率下降70%左右。另外,不同季节,不同栽  相似文献   

15.
棚室西葫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意大利瓜。近年来,南方地区大棚内种植的西葫芦多为纯黄色或墨绿色品种,产品供应港澳市场和出口创汇,经济价值较高。病毒病是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西葫芦种植面积的扩大。西葫芦病  相似文献   

16.
正早春拱棚西甜瓜,在膨瓜期常常由于气候原因或管理不当等会出现膨大慢的现象,一旦发生要及时查明原因,对症防治。1膨大慢的原因1.1低温影响幼瓜褪毛前是果实内细胞分裂时期,此时温度过低会使细胞分裂速度慢甚至停止,使瓜内没有足够的细胞数量。幼瓜褪毛以后是果实内细胞膨大的时期,此时温度过低会使细胞膨大速度变慢、膨大程度不够,从而影响果实膨大速度,并最终影响果实大小。1.2干旱缺水西甜瓜进入膨大期后,需要吸  相似文献   

17.
一、化瓜原因    1、授粉不良  西葫芦为虫媒花,异花受粉蔬菜。棚室内缺少昆虫活动,加上湿度较大,影响花粉发育,致使雌花受粉不良,子房内不能形成更多的生长素,在养分向雌花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子房发育受阻,不能结实而化瓜。    2、光照  在西葫芦开花结果期,遇到连续阴天,造成光照不足,使植株光合能力降低,光合产物减少,加之昼夜温差小,养分的消耗多于制造,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雌花和幼瓜因供给的养分极少或得不到养分而黄化脱落。    3、温度  温度过高过低,以及剧烈变化都会引起化瓜。温度过高,白天超过35℃,夜…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西葫芦的产量,探讨膨果素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西葫芦上应用的最佳浓度,为蔬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做本次试验。本次试验采用早青一代西葫芦品种。膨果素有效成分为40%,共设三个处理浓度:0.16%、0.24%、0.32%,以清水作对照,以20(10-6),2,4—D作标准尺度,重复三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结果表明:膨果素可使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茎粗度增加,化瓜率降低,单瓜重增加,单株产量尤其是前期产量大幅度提高,膨果素在西葫芦上应用的最佳浓度为0.24%。  相似文献   

19.
西葫芦在早春保护地栽培时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不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极易形成落花和化瓜。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授粉或用2,4-D、防落素处理来保花保果,但因2,4-D在果实中的残留对人体有害,且如果点花时间和浓度把握不当,极易形成落花、僵果或畸形果,造成西葫芦产量低、商品性差,且费工费时,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西安市阎良医农业技术推广站2004年将咸阳德丰公司生产的0.1%噻苯隆制剂襦果灵应用到西葫芦生产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延安市宝塔区,拱棚主要用于早春季节瓜菜覆盖生产,栽培作物包括西甜瓜、番茄、西葫芦、辣椒、茄子、鲜食玉米及豆类蔬菜等。拱棚覆盖的特点是:晴天白天温度高,夜温低,棚内瓜菜容易受寒害或受冻害,特殊天气下甚至会出现逆温现象。因此在早春季节,应加强温度、水肥等管理措施,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