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研究概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许再福  曾玲 《昆虫天敌》1998,20(3):129-135
本文综述了美洲斑潜蝇寄生蜂的研究概况,包括寄生蜂的种类、生物学、寄主选择特性,寄生蜂与植物的关系,化学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以及寄生蜂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取食对寄生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蜂是调节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对寄主害虫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寄生蜂摄入的营养、寄生蜂的寿命和生殖力以及其对寄主的搜寻效率等。寄生蜂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幼蜂体内营养积累和成蜂取食两个途径。其中成蜂取食又包括取食寄主和取食非寄主食物两个方面。某些种类的成蜂通过取食寄主来获得生存和生殖所需的营养,但是大部分成蜂需要取食糖类来作为其主要能源,而且糖类对寄生蜂的生存和生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寄生蜂的食物来源、食物营养在寄生蜂体内的分配、取食寄主和非寄主食物对寄生蜂的影响以及寄生蜂在寄主搜寻和非寄主食物搜寻之间的权衡,以期为寄生蜂的饲养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桔小实蝇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行为、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寄生蜂对寄主生长发育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蜂在产卵时,常将一些特殊因子注射进寄主体内,从而对寄主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这几年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寄生蜂与寄主发育同步性的调控、寄生蜂对寄主代谢的调控及寄生蜂对寄主激素的调控三个方面概述了寄生蜂对寄主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烟粉虱的寄生蜂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烟粉虱的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性、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Wolbachia是广泛分布在节肢动物生殖组织中的细胞质遗传细菌,在寄生蜂中可以通过诱导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雄性雌性化和杀雄等多种方式调节寄主的生殖。本文在综述了寄生蜂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类群和分化、传播方式及其对寄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温度通过对Wolbachia的作用而影响寄生蜂的表现等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利用寄生蜂体内Wolbachia提高寄生蜂自然控制害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结构及其时间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银川平原麦蚜寄生蜂群落包括初寄生蜂和重寄生蜂两个亚群落,共22种,隶属4总科,7科13属。其中初寄生蜂12种,重寄生蜂10种。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为优势种。并采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均匀度(E)及优势度(C)等指标对麦蚜寄生蜂的群落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前初寄生蜂的多样性指数较大,重寄生蜂的多样性则在5月中旬开始上升,总群落在6月上旬多样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产量损失。寄生蜂是二化螟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和生物防控天敌资源,对田间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本文主要就二化螟寄生蜂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二化螟卵寄生蜂和幼虫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及优势种利用、二化螟幼虫越冬滞育期间寄生蜂对越冬幼虫种群基数的控制和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寄生蜂对二化螟生态控害功能的评估,尝试提出二化螟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研究应在越冬代重视二化螟盘绒茧蜂、稻螟小腹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对越冬滞育幼虫的生态控害潜力、非越冬世代则重点发掘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等卵期优势寄生蜂以降低田间二化螟卵的孵化率、减轻二化螟幼虫为害率,以期为提升寄生蜂的生态控害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寄生蜂的优势度、数量和时间动态等方面,对含cry1Ab基因的Bt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影响作了评价。寄生蜂各科的组成与优势度的分布在Bt稻田和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但数量低于对照,其中,优势类群茧蜂数量显著低于对照。从田间动态看,仅在寄生蜂发生的高峰期,Bt稻田中的主要寄生蜂才显著低于对照。因此,Bt水稻对靶标害虫主要寄生蜂尤其是茧蜂可能具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新疆棉花蚜虫-寄生蜂的食物网结构,通过设计新疆棉花蚜虫和寄生蜂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可以在物种水平上开展棉花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分析的分子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多重PCR检测体系(cMP1、cPriMP2和cHypMP3)和1个单一PCR(cSP1)检测体系,并应用建立的方法对采自库尔勒、阿克苏、昌吉的2 383头僵蚜样品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4个体系的灵敏度均较高,其中蚜虫cMP1体系的检出限为500 DNA拷贝数,初级寄生蜂cPriMP2体系的检出限为5 000 DNA拷贝数,重寄生蜂cHypMP3和cSP1体系的DNA检出限分别为500拷贝数和100拷贝数。该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鉴定4种棉花蚜虫、4种初级寄生蜂和7种重寄生蜂,特异性良好。使用该方法对供试僵蚜样品进行检测并成功绘制出新疆棉花蚜虫-初级寄生蜂-重寄生蜂食物网,定量分析了不同初级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作用及重寄生蜂与初级寄生蜂之间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表明所建立的分子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种类寄生蜂在新疆棉花蚜虫种群控制中的生态功能,解析物种间的食物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