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木调头机     
为了提高锯材质量和出材率,按制材工艺要求,原木应小头进锯。原木调头机就是适应此种工艺要求的专用设备,它可将大头朝前的原木,调转180度变为小头朝前,然后再进锯制材。经过两年来实际使用,效果很好。原木小头进锯的优点:1、提高出材率:原木小头朝前进锯,比大头朝前进锯,可提高出材率2%。2、给划线进锯创造有利条件:划线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合理下锯”是制材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要求。在生产中,由于忽视了“合理下锯”,锯材出材率会下降2~4%,甚至更多。例如,一根椭圆形原木(图1),若按实线下锯图锯解,其出材率和订制材比率将大大高于虚线下锯图(按虚线下锯图锯解,不仅主产出材率低,而且还产生利用率不高的大三角子)。  相似文献   

3.
孙友富 《木材工业》1992,6(4):35-38
本文就制材生产中通常使用的三种下锯法,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锯解,然后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三种下锯法对主产锯材宽度、原木出材率和经济效果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原木、选择适当的下锯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联圆锯径切板制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径切板的出材率,研究出双联圆锯制材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应用扫描技术获得原木外型轮廓数据,建立与优化下锯模型,原木单次下锯即可产出规格板材.与传统制材普通带锯制材技术相比,可有效提高制材的生产效率和锯材中径切板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原木等级及径级对规格材质量及出材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不同径级和质量等级的兴安落叶松原木,采用毛板下锯法和四面下锯法加工规格材,并检测分析了不同等级规格材的出材率。结果表明,原木径级在26~28cm时,规格材出材率较高;原木的等级与径级,及下锯法与原木径级交互因素,对规格材的出材率有显著的影响。要提高规格材出材率,应根据规格材尺寸优化匹配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在枕木生产中,合理下锯是节约木材、提高成材出材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做到合理下锯,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弯曲原木和径差较大的5米枕资合理截锯的问题,合理留钝稜的问题,注意剔除原木的天然缺点合理配置主副产品的问题以及充分利用原木断面形状的特点提高枕木出材率的问题等。而过去在枕木生产中工人接触最频繁,潛力较大,而又尚未被人们所重视的因素就是原木断面形状与枕木出材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省年产原木50万m~3,锯材约17万m~3。在资源不足,原木径级逐年缩小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木材资源,就必须提高出材率。根据基本原理和我省生产实践经验,下列有关提高出材率的因素,可供制材部门参考。一、小头进锯:进大带锯,采用小头向前。易看清径级、形状、缺陷,便于桉料下  相似文献   

8.
锯材出材率是说明原木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用同样多的原木生产出更多的锯材,是解决我国工业高速度发展所需原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合理制材,节约利用原木,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锯材出材率综合指标概况锯材出材率是锯材产量与耗用原木数量之比,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或叫“锯材综合出材率”。它可以回答锯木制材用原木利用的一般状况。表一是临江林业局所属两个厂一九七七年锯材综合出材率指标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制材是木材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和组成。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制材生产集中于提高锯材出材率,而忽略了占原木材积30%以上的制材剩余物的有效利用。为了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制材业应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锯材出材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制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一、制材剩余物的种类和数量现代制材生产中,由原木加工成锯材,其剩余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包括树皮、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我国木材加工企业在毛边锯材锯切过程中存在出材率低和智能化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非支配排序与遗传算法提出一种毛边锯材优化下锯智能算法。【方法】通过分析毛边锯材下锯方式,确定了先截断后纵解再截断的加工方法。分析毛边锯材传统纵向等宽锯切方法不足,以出材率为最终求解目标,完成两阶段优化下锯模型构建。将毛边锯材视作无缺陷锯材进行下锯方案求解,同时考虑出材率与坯料价值,基于坯料宽度编码,采用非支配排序与拥挤度排序确定个体优劣,提出多种群寻优策略完成种群迭代,获取多种下锯方案。取出所有下锯方案对原含缺陷锯材模拟锯切,使用遗传算法寻找方案的最优下锯顺序,以得到最终下锯方案。选用C++编程实现算法功能,并通过OpenCV C++编程显示仿真锯切结果。实测毛边锯材分别采用传统等宽锯切方法与本算法对锯材进行模拟锯切,对比锯切结果以验证算法可行性。【结果】本算法在使用不同横向截断长度、不同输入坯料宽度和不同锯材的情形下,仿真锯切结果均优于传统等宽锯切方法,锯材完整坯料出材率与总出材率明显提升。【结论】优化下锯方法相比传统等宽锯切方法可提供更好的下锯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毛边锯材优化下锯...  相似文献   

11.
锯材出材率是说明制材用原木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按其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锯材综合出材率”,另一种是“锯材标准出材率”。综合出材率是以锯材混合产量除以原木混合用量得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反映锯材消耗原木被利用的一般状况。标准出材率是近几年新提出来的,它是以针叶二等(4米中径为基础)一般原木统一按生产“厚板”为标准进行计算的。它的特点主要是消除了耗用原木材种等级和产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将小径木纵向锯解为多块扇形木材后重组为近似板材再刨切为弦切单板的工艺,以提高原木出材率。【方法】首先对理想原木进行数学建模,并分别对短径方向、长径方向的弦切单板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以建立的原木及弦切单板数学模型为基础,绘制最优星形下锯图及最优弦切单板刨切图;最后分别对星形下锯与直接刨切2种不同工艺进行出材率计算,以比较原木出材率的高低。【结果】通过对模型的比较,短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大于长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要求弦切单板宽度时,应以短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要求弦切单板数量时,应以长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计算出材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直接刨切,采用星形下锯工艺可以提高原木出材率。【结论】采用星形纵向锯解后重组刨切单板的工艺可提高原木出材率,同时可为实际选材提供理论支持,选择原木尺寸规格越大,出材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一、研制目的和意义1、框锯制材容易获得较高的锯材精度,设备操作简单,锯条修整方便。但我国目前使用的框锯机多为四、五十年代的产品,性能低劣,结构落后,很难满足制材的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框锯,性能虽然先进,但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2、我国的原木径级逐年下降,利用框锯直接将小径级原木加工成毛边板不仅可提高出材率,而且由于板材的变形较小锯材再加工损失也将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孙友富  杨小军  王正 《木材工业》2012,26(5):19-21,35
为探寻较佳的原木锯解和锯材再剖方法,有效控制锯材变形,提高木材利用率,选用3种下锯方法进行荷木原木的锯解,及欧洲榉木锯材的再剖试验.锯材的变形情况表明,针对中等径级原木,在锯解时采用两面下锯法较优;进 行锯材宽度再剖时,宜先制成斜切板或弦切板再做剖分;进行厚度再剖时,最好先锯解为径切板.  相似文献   

15.
“锯材出材率”是锯木制材生产过程中被耗用原木所出锯材多少,说明原木有效利用程度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用同样多的原木生产出更多的锯材,使原木发挥更大的作用。是解决我国工业高速发展所需原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一个重要源泉。因此,锯木制材合理地、节约地利用原木,对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最大出材率原理和原木的锯解方法,探讨了在利用现有设备的条件下,提高木材主产出材率的途径,并编制了电子计算机程序,为提高木材出材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制材工业上,受自然气候变化,影响到锯材的产品规格质量和切割速度,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更为突出。从入冬开始,气温下降,原木冻结,材质变硬,造成冬季制材效率比夏季低,产品规格质量差,成为制材工业多年来设有解决的实际问题。我省临江林业局制材厂锉锯小组,经过十多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适应冬季修磨锯的新经验,起到了良好作用,该厂不仅在冬季提高了产量和产品的规格质量,减少了改锯材,而且由于缩小锯路,提高了出材率。现已持续三年,节约了大量优质原木,为四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将该厂锉锯组在冬季修磨锯技术上的经验,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建立和应用原木优化下锯理论,提高木材出材率已成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提出弓形弯曲原木的数学模型,全面描述弯曲原木的解析形状,并对弯曲原木的主产出材率进行优化设计,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原木优化下锯的三维再现,这对提高原木出材率和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技术水平与现代化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研究和应用优化下锯理论实现原木最优下锯,提高木材出材率已成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以最优化技术为基础的原木优化下锯法,以最小余料为目标函数的原木优化下锯方法,采用解析法建立原木优化下锯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排样求解,得出了一种基于梯形下锯法锯切原木的优化下锯算法,为数控双联圆锯径切板优化下锯提供了数学方法和基础,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原木剥皮是现代制材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我国多年来制材生产一直是原木带皮锯剖,约占原木材积6—10%的树皮都混在制材剩余物板皮、边条、木截头和碎材中。由于树皮有其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样不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质量,而且将影响制材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木材加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剩余物的树皮含量。为了改善制材剩余物的质量,在制材企业里要实行锯材原木剥皮锯割。一、原木剥皮锯割的好处1、原木剥皮时,附在树皮上的泥砂和混杂物可以同时被剥掉,减少锯条的磨损,延长锯条使用时间,减少锯解的动力消耗,提高锯材质量和锯机的生产效率。据调查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